基于ROS的智能汽车设计与实训教程第二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子目录
10
子目录
11
子目录
12
子目录
13
子目录
14
2.3 用户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 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 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 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 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 护。
一个新的目录。
(5)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
除一个空的目录。
(6)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7)rm(英文全拼:remove): 移除文件或目录。
(8)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
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24
vi/vim 使用实例
按下 i 进入输入模式(也称为编辑模式),开始编辑文 字。
在一般模式之中,只要按下 i、 o、 a 等字符就可以 进入输入模式了
在编辑模式当中,你可以发现在左下角状态栏中会 出现–INSERT-的字样,那就是可以输入任意字符的提示。 这时,除了Esc键之外,其他按键都可以视作为一般的输 入按钮了,所以你可以进行任何的编辑。
修改和删除。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
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
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
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其语法为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参数说明如下。
-c comment: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9)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19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 倒着写;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可 以往前翻页; head 只看开始几行; tail 只看末尾几行。
1991年,Linus Torvalds开始在MINIX上编写各种驱动程序 等操作系统内核组件。
1991年底,Linus Torvalds公开了Linux内核源代码00.2版。 1993年,Linux1.0版发行,Linux转向GPL版权协议。 1994年,Linux的第一个商业发行版Slackware问世。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确认 Linux版本1.2.13符合POSIX标准。 1999年,Linux的简体中文发行版问世。 2000年后,Linux系统日趋成熟,涌现大量基于Linux服务器 平台的应用,并广泛应用于基于ARM技术的嵌入式系统中。
5
Linux版本的选择
对于桌面系统,如果考虑成本和版本的情况,可以选择Ubuntu 桌面系统;如果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服务器Linux系统,建议选择 CentOS或者Red Hat,在这两者当中首选CentOS,因为它是国内互 联网公司使用的首选,如果公司不考虑软件成本,则可以选择RHEL, RHEL有版权和售后,CentOS则无版权、无售后;如果对系统稳定性、 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是特殊使用偏好的用户,可以考虑Debin或 FreeBSD;如果痴迷于新技术体验和追求最新的软件版本,可以选择 Fedora,但要容忍Fedora潜在的新技术软件的BUG和系统稳定性的 问题;如果喜欢更好的中文环境支持,可以选择麒麟Linux。
接下来就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2)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
目录。
(3)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
显示目前的目录。
(4)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
8
子目录
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因为不但所 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 同时根目录也与开 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 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数库等 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 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因为根目录是这么的 重要,所以FHS希望根目录不要放在非常大的分区,因 为越大的分区内用户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 录所在分区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
23
vi/vim 使用实例
使用 vi/vim 进入一般模式 如果想要使用 vi 来建立一个名为 runoob.txt 的文 件时,在终端界面内输入如下命令: $ vim runoob.txt 直接输入vi 文件名 就能够进入 vi 的一般模式了。 注意,记得 vi 后面一定要加文件名,不管该文件存在与 否。
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 例如,audit、cron、mail、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 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
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 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 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破解,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 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有超级用 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Linux简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系统软件,它的作 用是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使用者提供 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操作及使用环境,从而在计算机系统 (硬件)与使用者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
什么是Linux
Linux 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 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在大学期间,他接触 到了学校的Unix系统,当时的Unix系统仅为一台主机,且对应了多 个终端,使用时存在操作等待时间很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年轻的 Linus Torvalds的使用需求。因此他萌生了自己开发一个Unix的想法, 于是,他找到了谭邦宁教授开发的用于教学的Minix操作系统,把 Minix安装到了I386个人计算机上。此后,Linus Torvalds开始陆续 阅读了Minix系统的源代码,从Minix系统中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系统 核心程序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从而逐步开始了Linux系统雏形的设 计和开发。
/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 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 产生
17
2.4 文件管理
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 录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 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18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6
2.2 目录结构
当使用Linux时,通过指令“ls –l /”就会发现,在 根目录下包涵很多的目录,如etc、usr、var、bin等, 而在这些目录中也有很多目录或文件。文件系统在Linux 下看上去就像树形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把文件系统的结 构形象的称为树形结构。
7
目录结构
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因为不但所 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 同时根目录也与开 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 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数库等 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 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因为根目录是这么的 重要,所以FHS希望根目录不要放在非常大的分区,因 为越大的分区内用户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 录所在分区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 令。用户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 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 个方面:
(1)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2)用户口令的管理。 (3)用户组的管理。
15
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
20
2.5 文本编辑
所有的 Unix Like 系统都会内建 vi 文本编辑器,其 他的文本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但是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是 vim 编辑器。vim 具 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 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21
什么是 vim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vim的代 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 被广泛使用。简单的说,vi 是老式的文字处理器,不过 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3
Linux的发展历程
1984年,Andrew S.Tanenbaum开发了用于教学的Unix系 统,命名为MINIX。
1989年,Andrew S.Tanenbaum将MINIX系统运行与x86的 PC计算机平台。
1990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生Linus Torvalds首次接触 MINIX系统。
2
什么是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 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 操作系统。Linux 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 协议。它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 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22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 (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 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 分别如下。
(1)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2)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3)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 模式;
4
Linux系统组成
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为Linus Torvalds开发的Kernel,Linux 内核之上的组件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GNU的组件,如Emacs、 gcc、bash、gawk等;另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则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的BSD Unix项目和麻省理工学院的X Windows系统项 目,以后在这之后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开发的应用程序等。正式Linux 内核与GNU项目、BSD Unix以及MIT的X11(X Windows)的结 合,才使得整个Linux操作系统得以很快形成,并得到了发展,进而 组成了今天优秀的Linux系统。
25
vi/vim 使用实例
按下 Esc 按钮回到一般模式 假设已经按照上面的样式编辑完毕了,按下Esc键按 钮即可退出,就会发现画面左下角的 – INSERT – 不见了。 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储存后离开 vi 保存并离开的指令很简单,输入 “:wq” 即可保存 离开。
26
-d 目录: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
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
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16
拥有帐户文件
子目录
10
子目录
11
子目录
12
子目录
13
子目录
14
2.3 用户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 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 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 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 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 护。
一个新的目录。
(5)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
除一个空的目录。
(6)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7)rm(英文全拼:remove): 移除文件或目录。
(8)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
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24
vi/vim 使用实例
按下 i 进入输入模式(也称为编辑模式),开始编辑文 字。
在一般模式之中,只要按下 i、 o、 a 等字符就可以 进入输入模式了
在编辑模式当中,你可以发现在左下角状态栏中会 出现–INSERT-的字样,那就是可以输入任意字符的提示。 这时,除了Esc键之外,其他按键都可以视作为一般的输 入按钮了,所以你可以进行任何的编辑。
修改和删除。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
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
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
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其语法为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参数说明如下。
-c comment: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9)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19
Linux 文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 倒着写;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可 以往前翻页; head 只看开始几行; tail 只看末尾几行。
1991年,Linus Torvalds开始在MINIX上编写各种驱动程序 等操作系统内核组件。
1991年底,Linus Torvalds公开了Linux内核源代码00.2版。 1993年,Linux1.0版发行,Linux转向GPL版权协议。 1994年,Linux的第一个商业发行版Slackware问世。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确认 Linux版本1.2.13符合POSIX标准。 1999年,Linux的简体中文发行版问世。 2000年后,Linux系统日趋成熟,涌现大量基于Linux服务器 平台的应用,并广泛应用于基于ARM技术的嵌入式系统中。
5
Linux版本的选择
对于桌面系统,如果考虑成本和版本的情况,可以选择Ubuntu 桌面系统;如果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服务器Linux系统,建议选择 CentOS或者Red Hat,在这两者当中首选CentOS,因为它是国内互 联网公司使用的首选,如果公司不考虑软件成本,则可以选择RHEL, RHEL有版权和售后,CentOS则无版权、无售后;如果对系统稳定性、 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是特殊使用偏好的用户,可以考虑Debin或 FreeBSD;如果痴迷于新技术体验和追求最新的软件版本,可以选择 Fedora,但要容忍Fedora潜在的新技术软件的BUG和系统稳定性的 问题;如果喜欢更好的中文环境支持,可以选择麒麟Linux。
接下来就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2)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
目录。
(3)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
显示目前的目录。
(4)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
8
子目录
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因为不但所 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 同时根目录也与开 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 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数库等 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 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因为根目录是这么的 重要,所以FHS希望根目录不要放在非常大的分区,因 为越大的分区内用户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 录所在分区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
23
vi/vim 使用实例
使用 vi/vim 进入一般模式 如果想要使用 vi 来建立一个名为 runoob.txt 的文 件时,在终端界面内输入如下命令: $ vim runoob.txt 直接输入vi 文件名 就能够进入 vi 的一般模式了。 注意,记得 vi 后面一定要加文件名,不管该文件存在与 否。
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 例如,audit、cron、mail、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 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
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 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 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破解,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 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有超级用 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Linux简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系统软件,它的作 用是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使用者提供 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操作及使用环境,从而在计算机系统 (硬件)与使用者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
什么是Linux
Linux 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 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在大学期间,他接触 到了学校的Unix系统,当时的Unix系统仅为一台主机,且对应了多 个终端,使用时存在操作等待时间很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年轻的 Linus Torvalds的使用需求。因此他萌生了自己开发一个Unix的想法, 于是,他找到了谭邦宁教授开发的用于教学的Minix操作系统,把 Minix安装到了I386个人计算机上。此后,Linus Torvalds开始陆续 阅读了Minix系统的源代码,从Minix系统中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系统 核心程序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从而逐步开始了Linux系统雏形的设 计和开发。
/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 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 产生
17
2.4 文件管理
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 录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 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18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6
2.2 目录结构
当使用Linux时,通过指令“ls –l /”就会发现,在 根目录下包涵很多的目录,如etc、usr、var、bin等, 而在这些目录中也有很多目录或文件。文件系统在Linux 下看上去就像树形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把文件系统的结 构形象的称为树形结构。
7
目录结构
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因为不但所 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 同时根目录也与开 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 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函数库等 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 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因为根目录是这么的 重要,所以FHS希望根目录不要放在非常大的分区,因 为越大的分区内用户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 录所在分区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 令。用户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 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 个方面:
(1)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2)用户口令的管理。 (3)用户组的管理。
15
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
20
2.5 文本编辑
所有的 Unix Like 系统都会内建 vi 文本编辑器,其 他的文本编辑器则不一定会存在。
但是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是 vim 编辑器。vim 具 有程序编辑的能力,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 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21
什么是 vim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vim的代 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 被广泛使用。简单的说,vi 是老式的文字处理器,不过 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vim 则可以说是程序开发者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
3
Linux的发展历程
1984年,Andrew S.Tanenbaum开发了用于教学的Unix系 统,命名为MINIX。
1989年,Andrew S.Tanenbaum将MINIX系统运行与x86的 PC计算机平台。
1990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生Linus Torvalds首次接触 MINIX系统。
2
什么是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 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 操作系统。Linux 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 协议。它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 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22
vi/vim 的使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 (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 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这三种模式的作用 分别如下。
(1)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2)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3)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 模式;
4
Linux系统组成
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为Linus Torvalds开发的Kernel,Linux 内核之上的组件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GNU的组件,如Emacs、 gcc、bash、gawk等;另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则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的BSD Unix项目和麻省理工学院的X Windows系统项 目,以后在这之后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开发的应用程序等。正式Linux 内核与GNU项目、BSD Unix以及MIT的X11(X Windows)的结 合,才使得整个Linux操作系统得以很快形成,并得到了发展,进而 组成了今天优秀的Linux系统。
25
vi/vim 使用实例
按下 Esc 按钮回到一般模式 假设已经按照上面的样式编辑完毕了,按下Esc键按 钮即可退出,就会发现画面左下角的 – INSERT – 不见了。 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储存后离开 vi 保存并离开的指令很简单,输入 “:wq” 即可保存 离开。
26
-d 目录: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
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
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16
拥有帐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