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分课内容笔记形式201210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各分课
李大敏修订20121025重校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猜测:需要土壤、浇水、合适的温度、阳光、肥料等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2、写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包括的项目有:提出的问题、做出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3、相关的概念
实验组:指实验中改变条件的组,对照组:指实验中改变条件的组。
三、种子的发芽实验
4、“种子需要水吗?”实验的操作方法
⑴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盘子⑵在盘子内铺上纸巾并按三个洞⑶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⑷往一个盘子里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干燥
每天定时观察,作好记录,两组实验绿豆同时对比记录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
2、在“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发现不是必须的;
3、在“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发现不是必须的;
4、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合适的温度。
三、种植绿豆芽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1、实验计划【样表】
我们想研究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它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光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空气、
二、绿豆芽的生长对水的需求
4、实验方法及要求:在一个平底的培养皿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芽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实验现象: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其它植物对环境的需求
5、香蕉树的叶子宽大是因为生长在亚热带、雨水大、便于水的蒸发,而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是因为为了减少水的蒸发,适应沙漠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
松树的叶子呈细长针形,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生长在降水较多的温带地区。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一、蚯蚓与环境
1、“蚯蚓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阴暗”的实验
把蚯蚓放在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盒子中,看它爬向那边。(蚯蚓会爬向黑暗的一边)2、“蚯蚓是喜欢干燥还是喜欢潮湿”的实验
把蚯蚓放在一半湿土一半干土的盒子中间,看它爬向那边。(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二、其它动物与环境
3、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如:燕子、大雁、天鹅等候鸟,为了寻找合适的环境条件会迁徙,青蛙、狗熊、蛇等动物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找一个地方冬眠。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谁被谁吃
1、蔷薇丛中的食物关系:
①蔷薇→蚜虫→瓢虫→鸟②蔷薇→蚜虫→瓢虫→鸟③落叶→蚯蚓→鸟
2、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生产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4、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5、食物链的顺序: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在“蔷薇→蚜虫→瓢虫→鸟”这条食物链中,谁是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答:蔷薇是生产者,蚜虫、瓢虫、鸟是消费者。
二、田野里的食物网
7、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1、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把它们看做一个生态系统。(P14)
一、设计生态瓶
二、制作生态瓶
①用一个大型的透明饮料瓶,剪掉上面一段,(变成一个圆柱形的桶)②在桶底放入一层干净的细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洁净水;③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放些浮萍;④等植物存活后,在放入小鱼、小虾、或泥鳅等小动物。(P16)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将两个相同的生态瓶做对比实验:一个里面的水倒掉一半,另一个不变,两个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都不变。由于水量减少,物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要多。
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2、水草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由于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增多,小鱼浮出水面
的次数会减少。
3、小鱼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由于小鱼的数量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腐水面
的次数会增多。
如果需氧的生物增加过多,它们可能会因缺氧而死掉。
4、要想使生物过得好些,应该①改善生物的生长条件②增加生产者数量③控制或
减少消费者数量。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1、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一、鹰、兔、草
2、它们存在的联系:
⑴鹰少→→兔多→→草少→→兔少→→草多
⑵鹰少→→兔多→→草少→→草原沙漠化
⑶兔少→→鹰少→→草多
⑷草少→→兔少→→鹰少
3、造成草原上兔子减少的原因是猎杀、驱赶、饿死、缺少食物、等,草减少的原
因是干旱、过度放牧、开荒种田、等,鹰减少的原因是捕捉、饿死、走私出境、猎杀
等各种不利的因素。
二、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北方高原草原区域,生态环境很脆弱,最近十几年的过度放牧,使草原的草的生
长恢复非常慢;乱挖发菜等固沙固尘植被,使缺水的草原大片大片的地表裸露;由于
偷猎、向外国走私,老鹰、猎隼等捕鼠动物减少,鼠害严重;只开发不保护,使沙漠
的面积逐渐扩大等等。
单元资料库
1、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会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3、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系统。
5、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6、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