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患者发生拔管与导管固定不牢,镇静效果不足,肢体约束不当,患者自身因素,护患沟通不良和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有关。

结论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和医患沟通,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做到安全、有效的固定,合理使用镇静镇痛剂,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标签:意外拔管;原因;护理
ICU是医院集中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

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气管插管是抢救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解除呼吸道梗阻,有效的施行机械通气,对维持呼吸道通气功能,保证机体氧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插管方式有经口和经鼻两种。

本文探讨的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的意外拔管,它是机械通气的严重的并发症。

意外拔管也称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将导管拔出体外,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管道脱出[1]。

针对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1 原因
1.1导管固定不当我院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采用胶布交叉固定于患者的双脸颊部。

由于导管对口腔粘膜的刺激使口腔分泌物增多,加上脸颊皮肤油脂分泌过多或出汗多,使胶布的粘性降低易松脱而致导管滑脱。

在使用白寸带固定气管导管时,过紧容易压迫患者面部皮肤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压伤;过松则直接导致管道脱出。

1.2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清醒或烦躁的插管患者由于缺乏对其肢体的有效约束,约束带的使用、观察不到位,或者是未对其上半身进行约束,使其抬起上半身将导管拔出。

1.3患者因素因个体差异,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部分意识清楚的患者因不能忍受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而造成的舒适度改变,语言沟通障碍,不能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同时,ICU环境产生的压力,造成其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感,而产生焦虑、躁动、易激惹的情绪,导致自行拔管。

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转归没有信心,担心经济负担过重等因素而产生烦躁、悲观、绝望的负面情绪,不配合治疗,导致自行拔管。

1.4护理操作不当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或更换体位时没注意导管的位置,动作过猛,造成导管过度牵拉而脱落。

夜间值班时对插管患者缺乏主动巡视,未及时发现患者自行拔管的征兆。

1.5气管导管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

2 护理
2.1妥善固定管道先将气管导管用胶布缠绕一圈,再与牙垫进行交叉固定,防止导管移位,最后再固定于双颊部。

必要时可在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再用寸带将导管以”双8字结”牢牢固定住,在颈后打一死结,松紧以能放下一个手指为宜,胶布污染或有松动时应及时更换。

适时吸净气管导管内及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2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对意识清醒而不合作的患者,应与本人和家属有效沟通,取得同意后可适当使用约束带(我科使用的约束带是自带棉垫的)。

约束带放置的位置不能离头部太近,保证患者双手离导管至少20cm[2],松紧度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不能打活结,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随时注意观察约束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情况和约束带的约束性能。

必要时可使用肩部或胸部固定带,防止患者上半身抬起。

2.3合理使用镇静、镇痛剂,加强宣教,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吸痰动作轻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尽量减低病房的噪音和光线,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不适感。

对于烦躁、清醒不能耐受插管刺激的患者可遵医嘱联合使用镇静、镇痛剂。

我院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等静脉持续泵入。

在使用镇静、镇痛剂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坚持实施每日唤醒计划,Ramsay评分最好在3~4分。

加强护患沟通,清醒者应加强气管插管知识的宣教,使其了解插管的重要性。

利用手势、写字板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与需求。

及时与家属沟通,鼓励家属在探视时多安抚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家属和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4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勤巡视,为患者翻身或检查时应扶持双手,口腔护理时应2人合作,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颈部与导管的活动一致。

加强气道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分析讨论意外拔管的原因、后果及對策,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只有不断的学习,对意外拔管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提高责任心,从而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3]。

2.5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充气状况严格交接班,每班评估气管导管的固定情况,外露长度距门齿的距离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气囊应检查1次/2h,气囊压维持在20~25mmHg之间。

3 意外拔管后的处理
发生意外拔管后应保持镇静,清醒的患者应立即予以氧气吸入,不能维持有效呼吸者予以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

同时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自主呼吸和缺氧情况,监测血气分析、SPO2、皮肤的颜色等。

吸氧后,如患者能够维持有效的SPO2,则不
必再行插管,反之,则应立即重新插管。

4 小结
ICU气管插管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染机会、住院时间和费用,甚至可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和预见性护理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责任心和慎独精神,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爱萍,蔡虻.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42(10):934-937.
[2]石崛,胡敏芝.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意外拔管的临床特征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4(10):112.
[3]薛墅平,刘莹,宋敏,于惠.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吉林医学,2009,30(20):2484-24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