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统一标准,编写适用的指导教材 诊断学的教学过程多由临床内科医生共同参与完成,这些医 生毕业于不同的医学院校,所习得的体格检查手法不尽相同,经 常导致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同级不同班的同学所学手法有所差别,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时标准不统一,久而久之造成记忆混淆;另外 各校的教学计划和进程一般不同,缺少跟进自身进度安排的实践 指导教材。针对此问题本校参考国内外诸多版本的诊断学教材及 实践指导书籍的体格检查操作手法,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 了对应自身教学进度的诊断学实践指导教材。以此教材为指导, 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统一授课教师的体格检查手法,纠正个别 教师的错误手法并从细节上规范手法的一些不良习惯,互相借鉴 和学习实践课的授课经验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教学课 时,均衡理论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 和练习体格检查的操作手法,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 各个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同步发展也为当代的医学教育打 开了新局面。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技能操作的具体手法及临床病例 的分析经常使用图片及视频资料,本校配备并适时更新了计算机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实践教学形式更为生动和直观、教学手段更 加多样化,教研室教师均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的培训课程, 认真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实践课教学课件,大大提高了学 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体格检查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的印象更加 深刻。 5. 引进虚拟仿真模拟人教学设备 诊断学实践教学多是两两同学间互相练习,而同学间练习操 作手法均是在相对正常的人身上进行,很少真正接触到阳性体征, 导致学生对体格检查的内容理解不透彻。本校引进虚拟仿真模拟 人教学设备,心肺腹均可模拟出多种临床上常见的阳性体征,尽 可能的贴近临床的病理状态,给同学们提供了可以反复练习检查 手法的条件,帮助同学熟练的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技能,同 时加深同学对阳性体征所提示临床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4]。 6. 开展课下实验室开放 学生在诊断学实践课上学习了体格检查技能操作手法后,课 下还需要反复练习和复习才能熟能生巧,但学生课下练习时一个 是由于没有检查器材如血压计、叩诊锤等,另一个就是高等院校 大学宿舍多为下桌上床,床位比较高、面积相对小,如此条件下 同学之间很难互相进行技能操作手法的练习。本校针对此情况施 行了课下开放诊断学实验室的方法,同学可自主到实验室进行练 习,随时应用实验室的相应器材,并且安排教师值班,为同学答 疑解惑,随时解决同学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7.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在以往的诊断学考试中,一般是采用期末集中进行理论和技 能考核的方式,通常学生会在期末考核前短期内突击记背知识点 和训练技能操作内容,这种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 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操作手法。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平
一、诊断学实践教学现状 ①全国医学院校大范围扩大招生,医学生人数快速增多,而 医学院校相应的配套资源不足,教师的引进滞后,造成师生比例 失调、理论课实践课课时比例不均衡及学生体格检查的实训时间 相应不足等问题。②缺少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的统一标准:来自不 同医学院校的教师某些体格检查的手法不同、标准不一,甚至有 错误存在,导致学生练习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参考、手法不规范、 记忆混乱等问题。③学生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诊 断学实践课时往往侧重记忆体格检查的项目内容和操作手法,却 不探究为什么这么作和这么作的临床意义是什么。④考核形式单 一:一般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即在学期末集中进行诊断学理论 考试和技能考核的方式,学生容易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短时间应试的记忆重点内容和技能操作手法,导致考试后很快忘 记所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系统牢固的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基本 操作方法。⑤医疗大环境下医患关系不和谐:学生见习或实习时 往往不敢在病人身上进行体格检查,或者病人不配合学生进行体 格检查,也存在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手法不规范的问题,所以学 生实习一年后体格检查的操作手法反而退化了。 二、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校从教 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教学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 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修改教学大纲 1995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 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必须考取执业 医师资格证书才可在医疗机构注册和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所以执 业医师资格考试成为医学生毕业后正式走上岗位前必须通过的 考试。考试分为实践技能和医学综合笔试两个部分,前者是执业 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技能考试者方有资 格参加综合笔试。实践技能重点考查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 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内容广 泛,包括职业素养、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辅助检查 和病例分析六个部分,均为诊断学这门课程的教授内容。为使学 生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本校以国家执业医师资 格考试大纲为指导蓝本修改了诊断学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方面紧 紧围绕执业医师考查的六个部分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 融入了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等教学内容,对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要求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强调、多举实例和详尽的解 析,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又帮助了学生理解和记忆 [3]。 2. 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于教学质 量的持续提高举足轻重,本校为完善学科的专业建设,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的质量,对于教龄不满两年的新任专业教师实行青年教
师导师制培养。每名青年教师由教研室指定专一的培养导师,培 养期为一年,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全程听其培养导师所教授的一到 二门本科课程,包括实践课程,并认真书写听课记录、熟悉诊断 学的课程内容及大纲要求、学习撰写教案和讲稿并由导师审阅, 掌握导师的讲授内容、学习导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同时于学期 末参加所听讲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必须达到九十分以上才为合 格。另外规定青年教师需在培训结束前任选所教授课程的章节内 容参加集体试讲,由教研室各教师根据评价表打分,平均分八十 分以上才认定为试讲合格,试讲合格并且培训期满后方可走上教 学岗位。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 年 11 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
马平 何俊峰 王文英 方倩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诊断学教研室 广东 珠海 519041)
【摘要】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文章分析了诊断学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以期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为医学生走上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诊断学 实践教学 临床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5-02
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为高等医学院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为医学生在学习了 基础医学之后,过渡到临床内外妇儿各个学科的学习而设立的一 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 [1]。诊 断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宽广,既有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临床 技能的培养,还需要语言沟通及文件书写能力的应用,教学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历书写等,是一门实 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的体格 检查的操作方法更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2]。笔者结合目前 本校诊断学的实践教学经历,从几个方面谈谈促进诊断学实践教 学的心得体会,初步探讨本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诊断学的实践教 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