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漫画经济学_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
●生活常识篇
●一、经济起源
●经济简单来说,就是资源最优化配置
●经济的心路历程
●原始社会
●农业经济
●余粮→经济学中的资源
●人类经济就是在重复交易里建立起来的,起步是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工业革命)
●二、货币起源
●1.实物货币
●双重偶然性逐步失效
●2.金属货币
●有价值/易分割保存/稀缺性
●金银本位
●纸币
●3.另一种货币起源(信用货币理论)
●钱源于债务,信用产生货币
●三、“五险一金”(比例以2019上海为例)
●一金:住房公积金账户5%+公司5%
●公积金贷款
●五险(统称社保)
●养老8%+公司16%
●养老保险基金(需退休前养老保险缴满15年)
●1.现收现付制度问题解决(基本养老金)
●社保基金投资
●划转国有资本
●2.职业养老金(基金公司:本金+收益)
●3.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
●医疗2%+公司9.5%
●小病(医保卡)+大病(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门诊)
●统筹账户(住院+大病报销)
●起付线→报销金←封顶线+砍掉自费项目+按比例打折
●失业0.5%+公司0.5%
●失业保险(需缴满一年)
●工伤:公司0.16%
●工伤保险
●生育:公司1%
●带薪产假+生育津贴+医疗费报销+带薪陪产假(男性)
●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的钱
●四、税
●个人所得税
●税前收入
●专项扣除
●缴社保
●应税收入
●所得税
●税后收入
●流转税
●增值税
●消费税
●关税
●财产&资源税
●行为税
●五、房子
●农村土地和房子
●土地革命→集体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民(小产权房很难卖出)
●城市土地和房子
●计划经济:福利房(无产权)补交土地出让金也可以自由买卖
●改革开放后土地归国家,可买使用权。
一般房地产公司交钱为土地出让金(租地)卖房
(商品房)
●另一种类型:经济适用房集资房限价房
●
●产权时间:花钱续杯+国家收回土地(拆迁)
●买房面积
●六、消费心理学
●心理账户
●生活账户
●情感账户
●发展账户
●比例偏见
●价格锚点
●损失规避
●沉没成本
●七、传销
●庞氏骗局
●金融危机篇
●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因为美丽和稀有受到荷兰上流社会追捧,价格一路上涨。
投机者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甚至直接交易郁金香球茎。
买家开始担心球茎开花不值钱,开始抛售。
郁金香球茎价格暴跌,泡沫破裂,荷兰经济遭受重创。
●期货:在当下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郁金香球茎就是早期期货的雏形。
●18世纪英国南海泡沫
●1.英国政府欠下巨额债务,不得不发行国债借钱。
●2.南海公司接手大量国债,英国政府给予其去南美洲挖金矿的特权。
接着南海公司发行股票,
允许公民用国债换股票,股票一路疯涨。
眼看股票市场过于疯狂,英国政府介入监管,推出《泡沫法案》
●3. 民众开始清醒过来,股票被大量抛售,连大科学家牛顿都亏了个底儿朝天,南海泡沫破灭。
●“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给民众的欠条。
●18世纪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1.法国政府因为路易十四生活开销过高,发行了大量国债向民众借钱,爆发了通货紧缩
●2.银行家约翰·劳出了个主意:一边成立通用银行,大量发行纸币,一边成立骗子公司密西西比公
司发行股票,鼓动人们用国债换股票。
法国陷入了“增发纸币→换成股票→抵消国债”的奇妙循环。
●3.密西西比公司的谎言被戳穿,通货膨胀,股价暴跌。
法国陷入大萧条。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度,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
●19世纪美国炒房团引发的美国大恐慌
●1.美国对西部进行扩张,产生了一批炒房团。
●2.炒房团开始“买房-抵押房产-继续贷款”的操作,导致土地价格疯涨。
政府限制投机,要求
土地交易必须使用黄金,引发银行挤兑。
●3.货币流通量剧减,股票下跌,破产蔓延,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银行挤兑”指大量的银行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现象。
储户对在银行内的储蓄安全产生
集体怀疑,常常会导致银行挤兑。
●20世纪美国催生美联储的银行危机
●1.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股市一片大好。
●2.欧洲突然集体加息,加上旧金山发生大地震,导致资金大量流出,股灾发生。
一家信托公司
因为收购失败遭遇挤兑,进而引发银行挤兑。
●3.美国首富摩根家族出钱,美国银行危机才得到了缓解。
摩根在这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相
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后来成立的美联储。
●“美联储”全称为“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成立于1913年,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
责。
●1929年美国美国大萧条
●1.一战后垄断组织出现,美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产能过剩。
●2.为了促进消费,银行放开了贷款,引入了分期付款。
群众消费需求促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
进而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部分投资者为信贷扩张和产能过剩而忧虑,抛售股票。
●3.股价暴跌,引发银行破产和大量人口失业,美国进入大萧条,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
机。
直到罗斯福上任推行新政,美国经济才渐渐复苏。
●“罗斯福新政”主要包括: ( 1)借钱给银行,让银行放贷(2)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时长(3)降低
农业产能,减少生产(4)以工代赊,搞基础建设。
●1973年中东第一次石油危机
●1.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获胜。
●2.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西方
国家经济陷入混乱。
●3.美国与沙特达成交易,美元与石油挂钩,第一-次石油危机结束
●“OPEC”——中东产油国为了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其英文缩写就是OPEC。
该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国石油政策,稳定油价,确保成员国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日本《广场协议》与日本泡沫经济
●1.日本和美国签订《广场协议》,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出口减少。
●2.日本通过银行降息、增发货币实现了出口转内销,股市楼市一片风光。
突然爆发第三次石油
危机,油价上涨,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
结果股市楼市价格暴跌下跌,大量企业破产,银行纷纷倒闭。
●3.金融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和长期停滞
●“金融泡沫”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经过连续涨价之后,其市场价格大于实际价格的经济现
象。
●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
●1.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程式交易在华尔街逐渐盛行。
●2.为了给过热的股市降温,美联储加息,政府取消并购优惠。
股价下跌,计算机程序根据设
定,抛售了大量股票。
●3.散户也开始抛售,全球股市暴跌。
●“熔断机制”美国股市在1987年“黑色星期-”发生后3个月推出了“熔断机制”,当跌幅达
到7%、13%和20%三档时,股票市场会暂停甚至停止当天交易。
●1997年泰国等国家索罗斯与亚洲金融风暴
●1.美元升值,亚洲国家出口受到影响,经济下滑,有大量负债,因此不得不开放国门,吸引外
资。
●2.“金融巨鳄”索罗斯先借入大量泰铢,在外汇市场抛售,造成市场恐慌。
泰国本身没有足够
的外汇储备对抗,只能实行浮动汇率,泰铢价格暴跌。
索罗斯只用很少的美元买回当时借入的泰铢,赚取差价。
●3.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亚洲多国的货币大幅贬值,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业,许多大型企业倒
闭,社会经济萧条。
●做空:股票期货市场里常见的一种操作方式,比如操作者预期某股票会有下跌趋势,向证券公
司借入股票后卖出,等股票下跌之后再买入相同数量的股票还给证券公司,从而赚取中间差价。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1.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且利率水平较低,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2.美联储降息,买房的居民越来越多,包括信用较差的人群。
●3.美联储加息后,银行浮动利率随之上涨,信用较差的居民发生违约断供,房子被银行收回卖
掉,市场上房子供过于求,房价下跌,引发跳楼式断供。
风险层层传递,房地美和房利美、投行、保险公司、投资者均损失惨重,金融市场崩溃,失业率飙升。
●“次贷”次贷的全称是“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
人提供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