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八章章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复习
一、复习导入
1.导入新课:
本章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解法和应用掌握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对本章进行小结和复习.
2.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的概念.
(2)理解解方程组的思路,并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
(3)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①代入法;②加减法
难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4.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10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要求:看课本,重点内容做好标记并牢记,不熟的知识重新看课文,重新整理本章知识结构.记录易混、易忘点.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③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两种解法?
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代入”与“加减”的目的是什么?
⑤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二、自主复习
学生围绕自学指导展开复习和总结.
三、互助复习
1.师助生:
(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差异指导:对少数学有困难和学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帮助. 四、强化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①定义;②解的意义.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4.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基本步骤是:(1)审题;(2)设未知数;(3)列出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6)作答.
5.练习:
(1)解下列方程组:
a. ()2134()()64216x y x y
x y x y +⎧=⎪
⎨⎪+=⎩
---,--;
b. 2314273211x y z x y z x y z .++=⎧⎪
++=⎨⎪++=⎩
,, 解:a.化简,得5111221016x y x y .-=-⎧⎨-+=⎩,①
②
①×2+②×5,得
-22y+50y=-24+80,解得y=2.
把y=2代入①,得5x-11×2=-12,解得x=2.
∴原方程组的解为22x y .
=⎧⎨=⎩,
b. 2314273211x y z x y z x y z .++=⎧⎪
++=⎨⎪++=⎩
,①,②③ ②×2-①,得3x-z=0.④ ③-②,得x+z=4.⑤
④和⑤组成方程组304x z x z .-=⎧⎨+=⎩,解得13x z .=⎧⎨=⎩,
把13x z .
=⎧⎨=⎩,
代入②,得y=2.
∴原方程组的解为
1
2
3 x
y
z.
=
⎧
⎪
=
⎨
⎪=
⎩
,
,
(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35
45220
x y
ax by
=
⎧
⎨
++=
⎩
-,
与
8
35
ax by
x y
=
⎧
⎨
+=
⎩
-,
-
的解相同,
求a,b的值.
解:∵方程组
35
45220
x y
ax by
=
⎧
⎨
++=
⎩
-,
与
8
35
ax by
x y
=
⎧
⎨
+=
⎩
-,
-
的解相同,
∴方程组①
35
35
x y
x y
-=
⎧
⎨
+=-
⎩
,
与②
8
45220
ax by
ax by
-=
⎧
⎨
++=
⎩
,
的解相同.
解方程组①,得
1
2
x
y.
=
⎧
⎨
=-
⎩
,
将其代入②,得
28
410220
a b
a b.
+=
⎧
⎨
-+=
⎩
,
解得
2
3 a
b.
=
⎧
⎨
=
⎩
,
(3)用一块A型钢板可制成2块C型钢板、1块D型钢板;用一块B型钢板可制成1块C型钢板、2块D型钢板,现需要15块C型钢板、18块D型钢板,可恰好用A型钢板、B型钢板各多少块?
解:设恰好用A型钢板x块,B型钢板y块.
由题意,得
215
218
x y
x y.
+=
⎧
⎨
+=
⎩
,①
②
①×2-②,得3x=12,解得x=4.
把x=4代入①,得2×4+y=15,解得y=7.
∴方程组的解为
4
7 x
y.
=
⎧
⎨
=
⎩
,
答:恰好用A型钢板4块,B型钢板7块.
五、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收效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数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