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审题方法浅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审题方法浅探
如何全面地、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已知、所求,领悟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提供的信息,是解题迅速的必要条件,审题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结论
要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需做到以下五点:①全面、深刻、确切地理解题目的明显条件;②不要遗漏题目中的“次要”条件;③要尽可能把已知条件直观化、形象化;④善于把已知条件作适合解题需要的转换;⑤要充分挖掘隐含条件。
具体例析如下:
1.1 审视条件。
条件是解题的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经之路。
审视条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
点评:定义域是建立函数关系、研究函数性质的基础,忽略函数定义域的存在与作用,就有可能出现错解。
1.2 审视结论。
结论是解题的最终目标,解决问题的思维很多情形下都是在目标意识下启动和定向的。
审视结论要探索已知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与转化规律,善于从结论中捕捉解题信息,确定解题方向。
点评:有条件等式、不等式证明题的基本思路是盯住目标,消灭条件等式与结论等式之间的差异,达到使两等式之间的“异”转化为“同”。
常用方法有:代入法、消去法、综合法、分析法等。
1.3 审视结构。
结构是数学问题的搭配形式,某些问题已知的数式结构中常常隐含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审视结构要对结构进行分析、加工和转化,以实现解题突破。
很多数学难题的思路就隐藏在数式结构中。
点评:当已知条件中的结构类似于向量数量积的结构时,可用构造向量的思想来求解,要注意对所构造向量的模为常数的处理。
1.4 审视数值。
数值是数学运算中最基本的单元,特殊的数值往往能暗示解题的方向。
审视数值要善于观察、分析数值,从数值本身的变化,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去寻找解题的思路,获得最优的解法。
1.5 审视范围。
范围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中涉及的一些量以及相关解析式的限制条件。
审视范围要适时利用相关量的约束范围,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解决方向。
2 灵活地进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日常用语的转换
数学有三种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日常用语,它们是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载体,在解题过程中选择哪一种语言进行思维又是因题而异,因人而异的,而且各种语言之间又是互相渗透的,如果各种语言不能熟练掌握或者不能灵活运用,就会使本来不难的变难、变繁。
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使问题的抽象程
度提高,或者有时信息或问题表述比较含蓄,这时就应通过思考将其转译为自己熟悉的、便于理解和应用的问题或信息。
可试图将问题换个说法,说给你自己听,做到:①隐晦的语言说得明确些;②繁复的问题说得简要些;③抽象的问题说得具体些;④表象的问题说得深实些;⑤难于正面说的问题从反面去说。
3 关键字句的斟酌
为了考核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检查学生对概念中各项条件的理解,了解学生对基本技能和逻辑推理的掌握程度,在数学题编拟时,往往要变换概念的表现形式,精简命题从条件到结论的中间环节,肢解命题的各项条件之间的联系,隐去问题涉及的数学思想及背景,审题时需透过字句发掘这些本质与规律。
所谓关键字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概念中容易疏忽的限定词(如椭圆的定义中2a>2c);②问题中比较陌生的抽象的词语、记号;③问题中易疏忽的特殊位置和可能情况;④相近的基本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⑤定理、公式成立的每一项前提或条件。
4 审题的几个注意点
审题的成功与否要求我们能摆脱问题的外表的特征、细节、具体的数字,重点审明它的结构的内在联系,注重对问题进行整体性的联想与考察。
审题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审题速度不宜太快,而且最好采取二次读题的方法,第一次为泛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第二次为精读,根据要求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②要善于变换。
当明确已知条件和求解对象后,如果尚不能生发解题思路,必须变换已知条件或结论的形式,使它们产生有机的联系。
③要善于联想。
联想是接通思路的桥梁,如果我们在审题中无法套用现成解题模式,就必须进行广泛的联想。
④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审题的一个关键在于:发现题材中的“机关”——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该题“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失分的“隐患”。
⑤要善于启动逆向与创新思维。
当解一个数学问题的思维受阻时,适当改变思维角度,适时启动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往往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突破思维障碍。
数学是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稍不留心就会出错,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综上所述,学生在解题时要养成认真审题、周密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捕捉题中有效信息的技能,不断增强洞察力和显化隐含条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隐含条件,为顺利求解扫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