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篇一
摘要: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经济社会环境、旅游规模、旅游
规划等方面详细论证了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为区域发展生态旅游
挖掘优势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聊城市;优势;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是指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并且在旅游
过程中这些自然景物不应受到损害[1]。
在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
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
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充实,目前一般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和“保护
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
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
度假式旅游及其他商业性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
的重要方向。
休闲度假旅游业作为当今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各国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行业。
实践证明,生态旅游的发展
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逐渐为旅游业界和理论研究者所重视与关注,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对于旅游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山东省聊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在创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过程中,聊城
市把握住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和上海世博
会等难得机遇,通过科学市场定位和明确发展目标,逐步打造生态旅游体系,并积极纳入到山东省旅游大格局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二、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位于北纬35°47‘-37°03′,东经
115°16′-116°30′之间。
总面积8590km2,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
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
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
聊城市辖
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人口557.52万人。
(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1、江北水城,—韵味独特。
聊城以水兴城,以水而闻名,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3条,流域面积在30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黄河在此蜿蜒百里,京杭大运河
从市区纵穿而过。
城市建成区内湖、河水域面积达13km2,占城区国土面
积的1/3
聊城市内的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
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是我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
聊城市
以环绕于古城四周的东昌湖为基础,对湖区多次进行了清淤开挖,使湖区
的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6.3km2,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城内人
工湖,且把方方正正面积达1km2的宋代古城环抱怀中。
在确保东昌湖水
水质的基础上,相继进行了古运河四期开发工程,总长12km,把东昌湖
与古运河相连通,建设后的东昌湖风景区以建于北宋时期的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区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集中体
现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
河一体”的独特风貌。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挖掘水的
内涵,做足水的文章,先后完成了东昌湖湖底清淤、湖岸衬砌、亭榭修建
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了占地1600亩的湖滨公园,修建了金龙、腾凤广
场和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水城明珠剧场。
在东昌湖周围分别修建了凤凰科
技园、姜堤乐园、梦幻乐园和马颊河度假村,成为游客观光游玩的好去处。
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风光无限,魅力迷人,是现代都市人品味自然
风光的上乘选择。
2、运河古都,—文化底蕴深厚。
聊城曾因京杭大运河而兴,明清时期,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帆樯如林,百业兴隆,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聊城有2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共遗留下400多处文物古迹。
这里有新
石器时代的景阳冈遗址、魏晋时期的曹植墓、明代的光岳楼、明清时期的
临清运河钞关、清代的山陕会馆等历史遗迹。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
游记》的许多题材都取之于这里。
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
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伊尹,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知名学者、史学家,以
清勤着称于世的傅以渐,平民教育家武训,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范筑先,人民的美术教育家李苦禅、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斯年、中国著名文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
模孔繁森等,都是聊城人。
聊城这座运河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吸引广大游客体验千年运河带来的运河文明。
3、生态聊城,—宜休闲度假。
聊城地处平原,生态资源特别是湿地、温泉、森林等资源非常丰富。
以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马颊河森林度假村、马西森林度假带、万亩梨园等景区为主构成的生态旅游线,以休闲、保健、度假等功能和独特的平原田园特色吸引大批城市游客。
近年来聊城市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突破口,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上档次的龙头企业、成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无公害的农产品品牌。
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已建成超过10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基地,生态庭院过万户。
目前聊城市拥有山东省旅游强县3个,山东省旅游强乡镇5个,山东省旅游特色村6个,好客人家农家乐3个。
4、地方特产,质优价廉。
聊城拥有丰富的地方特产。
东阿阿胶,具有三千年的历史,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誉为“圣药”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化痰清肺、调经安胎、改善睡眠、强筋壮骨、延缓衰老、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提高耐缺氧、抗疲劳、抗休克、升高白细胞、抑制肿瘤等多重功效,系中医治疗血虚的首选之品,“东阿”牌阿胶在全国阿胶厂家唯一3次荣膺国家金质奖、唯一荣获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魏氏熏鸡,色泽栗红,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肉嫩骨酥,香而不腻,堪称上等美肴和馈赠佳品。
冠县鸭梨皮薄核小,色泽金黄,果肉嫩脆,汁多味甜,为鸭梨中之上品。
郎庄面塑,造型简练夸张,着色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被誉为“中国一绝”。
粗布具有不起球、抗静电、冬暖夏凉、吸潮透气等特点,一年四季均
可使用,是理想的绿色产品。
“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
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
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高唐驴肉清香鲜美,香而不腻,
烂而不散,具有活血化瘀、滋补益肾的作用。
聊城呱嗒食之香酥,味道适口,有馅有面,备受欢迎。
聊城市的地方特产,质优价廉,社会知名度和
认可度不断提高,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和
行业的发展。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聊城还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济聊馆高速、青银高速在此穿越。
济聊
一级公路、济南城际轻轨等重大交通项目将大大拉近聊城与济南的距离,
将聊城融入济南都市圈。
正在规划建设的临高高速公路建设、德商高速公
路聊城段,青兰高速公路聊城段、阳谷至南乐高速公路、济聊高速至青兰
高速连接线,基本建成“一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八个县(市、区)全部
通高速公路。
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通讯网络为聊城市生态旅
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良的经济社会环境。
1、经济发展良好,经济基础雄厚。
2023年聊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905.19亿元,增长12.3%,增幅列全省
第3位;三次产业比例由2023年的13.7:56.9:29.4调整为12.8:
57.0:30.2,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2023年,农林牧渔
业实现总产值444.10亿元,实现增加值243.37亿元,均比上年增长
4.3%,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在克服春旱秋涝等不利
条件影响,连续九年实现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2%、2.2%和3.4%。
畜牧业产值
过百亿,实现产值115.05亿元,生猪、家禽出栏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7.8%;肉类、禽蛋产量依次比上年增长4.6%和1.7%。
2023年,规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16.2%,比全省平均增速快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202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取得历史性突破,完成投资
10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增幅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
2023年,进出口额达到56.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7%。
其中出口18.75亿美元,增长45.4%;进口37.79亿美元,增长56.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2023年的12401元增至2023年的20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23年
的4501元增至2023年的7735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6%和14.5%。
2、领导重视、宣传到位,城市品牌凸显。
聊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建设,主要领导多次在
重要会议上讲有关生态旅游,亲自安排部署旅游工作,加大对重点旅游工
作的协调调度。
在2023年聊城市政府机构中,市旅游局成为唯一一个由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转为独立政府组成部门的单位。
在宣传方面,聊城市积极与省内其他重点旅游城市共同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及凤凰卫视等强势媒体投放
聊城旅游形象片。
丰富和完善旅游宣传品,新制作涵盖中华水上古城、阿
胶养生文化苑、阳谷古城等新景区的旅游宣传折页。
大力宣传聊城市拥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
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
大特色休闲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众多的荣誉称号,并积
极争取新的更大的荣誉,不断提升城市品牌。
(四)旅游客源地不断扩大,旅游规模得到攀升聊城市的主要旅游客
源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等地。
2023年接待入境游客4.51万人次,增长27.9%;接待国内游客1057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增长21.2%,实
现旅游总收入6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18
万美元,增长34.0%;国内旅游收入62.9亿元,增长25.4%。
其中过夜游
客504.7万人次,同比增长20%。
聊城旅游业在实现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经济结
构和质量效益有了显着改善,二日游、三日游比重明显增加,旅游目的地
形象初步显现。
(五)规划思路超前,发展势头强劲。
聊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增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品牌效应,整合旅游资源,实施重大精品工程,加大宣传
推介力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长江以北重要的文化旅游和休
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未来五年,聊城市将以生态城市为载体,以历史文化
为内涵,以北方水城为特色,突出“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两大主题,以中华水上古城为核心,沿黄河、沿运河发展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着力打
造水上古城博览、运河文化、名著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文化、阿胶养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旅游板块,形成以济南(泉城)-泰安(山城)-聊城(水城)为主的山东新的旅游圈,实现由旅游过境城市向目的地城市转变,打造生态宜居城。
使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1、建设区域交通“桥头堡”,积极融入省会都市圈。
聊城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要求把聊城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连接山东省和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
明确提出了建设“四路一枢纽”重点项目的目标任务,将着力实施“一纵四横十大出口”高速公路网和“五横六纵两环一通道十九大出口”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加快聊城区域性“枢纽城市”建设。
2、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按照“一城五区”的总体布局,以徒骇河为中轴,大力实施“两城一河”发展战略,统筹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在城区主干道、主要通道交叉口规划建设综合立交、城市环线等快速通道,市城区重点加快东昌路与柳园路、卫育路交叉口立交项目建设,延伸昌润路、湖南路,建设财干路,形成市城区快速路网。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2023年12月马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定位为中原第一奢华生态度假区、中国著名自然生态综合资源开发典范。
2023年5月,徒骇河旅游开发项目列入省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名单。
从2023年开始,聊城将重点围绕徒骇河打造一条世界运河风情走廊,将世界各地优秀的运河景观“搬运”到水城,打造“水城威尼斯”、“水城印象”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