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九中2019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制卷人:宋玉荣审题人:温玉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
“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
“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
“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
”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
“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
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
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
”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
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
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
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
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国学”的“国”可以指“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D.“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
C.文章结尾,进行中日对比,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
D.文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时间上看,“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因此它的外延大于“国家”。
B.“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可见,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
C.“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国学”的内容。
D.我国若要弘扬“国学”,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下大力气研究本国的经典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猪头李
许宗耀
金堤上有个劁猪匠,姓李,人称猪头李。
在金堤及金堤周围的村落,猪头李的一句话对一头猪的命运有绝对的决定权。
劁了的,活个一年两年便被宰了;留着的娶妻或生子,能活个十年八载。
猪头李到哪村劁猪,小猪仔叫唤,小孩子也围在周围叫唤,抢猪蛋子不说,还喊“猪头李”,猪头李也不恼,照样给猪蛋子。
孩子抢了猪蛋子,撒上盐,用麻叶包几层,放柴火锅底烧,麻叶烧焦取出来,剥开,猪蛋子外焦里嫩。
猪头李当时很受孩子待见。
一个夏天,猪头李游村串乡来到金堤外毛庄。
毛庄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孤村一个,地处老黄河身,流沙多,一起风,沙就聚堆,到处都是一两丈高的沙土岗,土岗上草木丛生,一人穿过,凄凉阴森。
干完活,天已擦黑,有一个人过来拍拍猪头李的肩膀说:毛司令叫你。
毛司令是金堤一带的土匪头儿,有百十号人、几十杆枪,跟豫北最大的土匪头儿王三祝是换帖朋友,在金堤是人见人怕的人物。
猪头李收拾好东西,来到毛司令家。
毛司令见面就哈哈笑:兄弟,你可来了,酒席我已经摆好了,我儿子从市里捎来的马家烧坊的好酒“一马平川”,今个可得喝醉了!
原来毛司令是惦记猪蛋子!毛司令打小就爱吃猪蛋子,尤其爱吃撒上盐用麻叶包着锅底烧出来的猪蛋子。
猪头李的爹劁猪的时候,毛司令没少和同伴抢猪蛋子。
当即安排人去烧猪蛋子,四五个人就喝开了。
约莫近三更时分,几个人都已酒气熏天。
毛司令说:五子,喊几个兄弟起来,干活。
又拉住猪头李说:兄弟,今个让你开开眼,见埋过活人吗?
没……没见过,我胆小,就不去了。
猪头李说。
你哪天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还怕啥!今个让你看看兄弟的营生!
月黑风高,毛司令带队,十来个人,有四个人抬着一个麻袋,一起来到庄外土岗深处。
兄弟,见过倒栽葱吗?毛司令问。
倒栽葱是一种埋活人的法,很残酷。
挖一个竖直及腰的圆洞,将人头朝下放入,漏屁股在外,用土埋实,待人一放屁,齐了,人被活活憋死。
猪头李说:毛司令,天这么黑,我也看不清,还是挖个坑扔里算了。
天也晚了,听兄弟的。
毛司令吩咐抓紧挖坑。
挖好一个二三尺的深坑,从麻袋里倒出一个汉子,汉子双手反剪绑着,嘴里塞了破布,被一脚踹到坑里。
等等,既然埋他,让他睡舒服些。
猪头李边说边跳到坑里。
没想到你操刀的还这么磨叽。
毛司令嗤笑道。
猪头李磨正汉子的头,顺势塞眉头下一个大坷垃,一拍汉子的屁股,说,趴好!顺势一摸汉子反剪的手,湿水细麻绳拴着,偷偷拔出劁猪刀,猛往中间一划,绳嘣的开了,汉子含糊地叫了一声。
猪头李,你在劁人呢!众人笑道。
我看人死了没,掐了一把。
猪头李也笑道,爬出坑,和众人一起埋土,将地面摊平,回去睡觉。
第二天,猪头李照样劁猪。
一直过了几年,也没听说被埋汉子的事。
反正那时候死个人如同死个狗死个鸡,没多大声息。
后来,解放军从太行山南下。
毛司令带领一帮人企图抵抗,全被剿灭。
猪头李想起被埋的汉子,不由地叹息:活不活,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1948年,工作组进村,队长姓韩,是一个高大的汉子,见有人劁猪,非常激动,一问旁人,劁猪人是猪头李,急忙上去拉住猪头李:你认识我吗?
猪头李一脸茫然,摇摇头说:不认识。
韩队长伸出右手,手背上有一道十来厘米的疤痕:这个伤疤是你划的!
猪头李还是一脸茫然:领导,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你。
后来,成立农会,韩队长让猪头李当主任。
猪头李说:我斗大的字儿不认识一个,让别人当吧。
猪头李怎么推辞也推辞不掉,当了副主任。
再后来,县里成立农畜牧委员会,在韩队长的推荐下,猪头李作为畜牧稀有人才去上班,成了公家人。
我见到猪头李时,是在他们村驻队,他早已从畜牧局副局长位子上退下来,在家养老,每天步履蹒跚地拖把藤椅立在门口看风景,有时候嘴巴下还滴拉着哈喇子。
这时,要有人说他就是猪头李,劁猪时身手如何矫捷,年轻人一定认为是讲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述了猪头李从年轻时劁猪的辉煌时光到年老退休时的悠闲惬意。
猪头李虽是劁猪出身,却能坐上畜牧局副局长位子,凭借的不仅是他的奇遇、善心,还有他的能力。
B.猪头李虽是操刀者.但却十分胆小,见不得血腥场面,毛司令残酷的倒栽葱埋人法,让猪头李不敢目睹直视,只好推说晚上看不清,其实是因为太胆小,没见过那样场面。
C.文中细节描写比较成功,比如猪头李“给汉子眉下垫坷垃”,这样就可以让汉子有口气,松了手可以支撑身体,慢慢弓身体,可以爬出来。
韩队长的逃生复活也就合情合理。
D.小说语言质朴、简洁,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有血有肉,主人公虽无轰轰烈烈的奇遇,但却有高尚的品质。
猪头李的升迁、毛司令的死宣扬了“善恶有报”的思想。
5.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毛庄”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猪头李在家养老滴拉着哈喇子,年轻人无人相信他当年劁猪时身手矫健结尾,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这是当下对中国经济最生动的比喻。
大海之大,在其辽阔深邃。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有9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城乡区域,庞大内需市场支撑起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经济表现看,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大海之大,在其澎湃动力。
上亿户市场主体、2700多万家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9亿多劳动力资源、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不断释放红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驱动力,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
大海之大,在其开放包容。
从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降低汽车、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从加大力度减税降费,到优化营商环境。
以开放倒逼改革,中国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中国的开放不仅发展自己,更造福世界。
(摘编自安蓓、张辛欣、陆文军《大海之喻凸显中国经济底气信心》)
材料二:
长三角一体化正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正酣。
苏沪皖近水楼台,占据了采购商数量的“大头”,江苏交易团有2万家企业和机构、5万多名专业观众报名参会;浙江交易团累计报名企业超过了1.9万家,人员超过4万名;安徽则有3456家单位、1万余人报名,其中参会企业有2463家,共5822人参会。
惊叹沪苏浙皖的采购团队规模之大的同时,进博会的举办对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进博会为长三角地区带来重大的发展契机,将国际知名厂商请到家门口进行产品展示,便于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经贸关系,了解国际最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和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经贸合作。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包括长三角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为长三角地区带来更好的展示、宣传机会,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
(摘编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看看进博会背后的长三角身影》)材料三: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宾国之一,英国对进博会高度重视,派出包括安德鲁王子等皇室成员和政府高官,以及50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组成的高级别代表团。
福克斯表示,进博会将引领一个新的贸易“黄金时代”来临。
英国是此次展会的主宾国,”福克斯3日晚接受英国《星期日快报》采访时表示,“11月5日到10日举办的进博会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展
示英国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同时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商务关系。
进博会将促成英国企业签订涉及多个行业的出口和投资协议,为英国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
福克斯强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展会,它体现了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创造公平争环境。
我们希望并期待中国在进博会这个平台上释放出开放经济、营造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的信号。
正是由于中国采取切实的、富有建设性的举措推进对外开放,中英双边贸易总额才能出现大幅增长,达到700亿英镑,我们才能好好把握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
(摘编自《中国日报》2018年11月5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作为支撑,这一点与人口总数和群体构成、国土总面积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密切联系。
B.江苏、浙江和安徽众多参展企业和机构,超过10万的参展人员,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经济具有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驱动力,时代大潮不可逆转。
C.中英双边的贸易总额出现大幅增长,已经达到700亿英镑,英国将能够在进博会上展示最具创新性的技术,这均在证明中国经济的开放包容。
D因为历经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当今的中国经济已经具有了辽阔深邃、动力澎湃和开放包容等特点,所以国内外经济专家将之比喻为一片大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博会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具体体现,长三角各省市应当抓住契机,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使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B.进博会将会加强国际经贸关系,长三角地区可以将国际知名厂商请到家门口进行产品展示,英国也可能与中国签订涉及多个行业的出口和投资协议。
C.在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稳中向好总体势头没有改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应在进博会上向世界展示中国包括自身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提升区域国际影响。
D.在开放经济、营造公平开放国际竞争环境方面,英国对进博会抱有期待,而中国施行修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政策,也在为造福世界创造条件。
9.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依次是什么?这种编排组合对介绍进博会有何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子孙视之不甚惜视:看待、对待
B.举以予人举:拿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判定、决定
D.此言得之得:中意、适合
1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本选段主要论述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从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与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论证。
B.本选段以诸侯国与秦国双方土地消长的事实为例,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从而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C.本选段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本选段最后引证苏代的话,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分)
(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3分)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仲蒙《夜坐》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6分)
(三)1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虞美人》中李煜以“,”两句表现物是人非、江山易主之痛,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指出秦人对待“金玉宝鼎”的态度。
(3)李白《子夜吴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在张若虚的《春江花
月夜》中也含有“捣衣”情节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________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之中。
前不久,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可谓是______。
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别人的孩子都开始挣钱了,我的孩子再不开始就______了。
”可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
银河星布、璀璨夺目的星也就那么几颗。
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可以说是______。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身为家长,如果(),只会让孩子的人生演变成一出悲剧。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五花八门百里挑一望其项背冬扇夏炉
B. 层出不穷寥若晨星望其项背徒劳无益
C. 层出不穷百里挑一望尘莫及冬扇夏炉
D. 五花八门寥若晨星望尘莫及徒劳无益
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当做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
代价
B.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
C.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
D.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
20.下面是一封自荐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书。
我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鄙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乐观开朗,能够很好地搞好人际关系。
在众多招聘者中,我不一定最优秀的,但我信心十足。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有成,明天会更好!
21.“情绪控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实现自我情绪控制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
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
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