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发酵工程制药_生物技术制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体表面各种装置:
➢ 中大型发酵罐装有供维修、清洗的入孔 ➢ 罐顶装有窥镜和孔灯,在其内面装有压缩空气
或蒸汽吹管 ➢ 罐顶接管:进料管、补料管、排气管、接种管、
压力表接管 ➢ 罐身接管:冷却水进出管、空气进管、温度计
管和测控仪器接口
(二)发酵辅助设备
➢ 无菌空气系统:过滤除 菌(使用活性炭,石棉 滤板,多孔合成树脂等)
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为野生型菌株。 往往低产甚至不产所需的产物,只有经过进一 步的人工改造才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
菌种选育
突变、体内重组 体外重组(基因工程)
(3)诱变育种
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 筛选,称为诱变育种 诱变剂:能够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物质称为诱变剂
物理:紫外线,快中子
发酵车间的空气过滤器
二、培养基和灭菌
➢ (一)培养基 ✓ C源: ✓ N源: ✓ 无机盐: ✓ 前体,促进剂,抑制剂
2.培养基的类型
➢ 孢子培养基:一般用固体培养基,N源不能丰富 如:小米或麸皮培养基
诱变剂 { 化学: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 5-Br-U
➢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 目前使用得最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的是紫外线。许 多高产菌株的选育都用过紫外线,对于一般实验 室、中小型工厂都适用,也很安全。
➢ 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物、5-氟尿嘧啶、烷化剂 等。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烷化剂。大多数情况 下,就突变数量而言,要比电离辐射更有效
➢ 药用酶 ➢ 酶抑制剂
四、发酵工程制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 (1)菌种是根本 ➢ (2)理论产量存在“生物学变量” ➢ (3)常温常压下反应,安全,条件简单 ➢ (4)纯种培养,防污染 ➢ (5)可制备复杂高分子化合物 ➢ (6)分子水平,定向发酵,组合生物合成等 ➢ (7)发酵工业成本低
发酵工程基本流程
发酵的基本过程: 菌种
预处理
提取精制
种子制备
发酵
典型发酵过程
第二节、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
一、常见的药用微生物 ➢ 发酵工程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
酵母菌和霉菌
细菌
放线菌
(一)细菌
➢ 主要生产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等
(二)放线菌
➢ 产抗生素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 另外生产B12,酶,甾体转化
(1)传统生物技术
➢ 发酵食品 ➢ 有机酸 ➢ 氨基酸 ➢ 核酸类物质 ➢ 酶制剂 ➢ 医药工业(抗生素…) ➢ 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 ➢ 环境工程(废物处理) ➢ 其它 (冶金工业…)
抗生素、生物制药、氨基酸、核苷酸、 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2)现代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菌发酵
➢ 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 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如下:
放线菌(链霉素;四 环素;红霉素等)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链霉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三)真菌
➢ 抗生素 ➢ 维生素 ➢ 酶制剂 ➢ 有机酸等 ➢ 药用真菌(大型真菌)
➢ 1.藻状菌纲:根霉;犁头霉 ➢ 2.子囊菌纲:酵母 ➢ 3.担子菌纲:牛肝菌,灵芝 ➢ 4.半知菌纲:曲霉;青霉;头孢酶
➢ 高空取气管是远离地面几十米 的管子。
➢ 地面附近空气中所含的微生物 和灰尘等均比高空空气中含的 多,每升高10米,空气中杂菌 可降低一个数量级
➢ 因此从高空取气要比从低空取 气有利得多。
油水分离器
➢ 其内部同时采用直接拦截, 惯性碰撞,布朗扩散及凝聚 等机理,能有效地去除空气 中的水、油雾、尘埃,内部 不锈钢丝网可清洗,使用寿 命长。
2、微生物的酶
➢ 目前的酶多数来源于微生物发酵 ➢ 医用酶制剂的生产 ➢ 医药工业用酶 ➢ 酶的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便于改善工艺提高
产量。 ➢ 生物合成特点:需要诱导作用,或遭受阻遏、抑
制等调控作用的影响,在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 以及发酵条件等方面需给予注意。
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 包括初级代谢产物、中间代谢产物和次级代 谢产物。
➢ 对数生长期形成的产物是细胞自身生长所必 需的,称为初级代谢产物或中间代谢产物。
➢ 各种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在微生物生长缓慢或 停止生长时期即稳定期所 产生的,来自于中间代谢 产物和初级代谢产物。
1, 3-丙二醇两步发酵法
糖
酵母
wk.baidu.com甘油
伯氏肺炎杆菌、丁酸梭菌等
1,3-丙二醇
4、微生物的生物转化
➢ 定义:是利用生物细胞对一些化合物某一特定 部位(基团)的作用,使它转变成结构相类似 但具有更多经济价值的化合物。
➢ 最终产物是由微生物细胞的酶或酶系对底物某 一特定部位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三、微生物发酵生产药物的分类
(一)抗生素类 ➢ 9000种 ➢ 微生物发酵占70%。有价值的抗生素,几乎全部
由微生物生产 ➢ 抗细菌,病毒,真菌,肿瘤,原虫,寄生虫等
(二)氨基酸类
➢ 单个氨基酸制剂: ➢ 复方氨基酸制剂: ➢ 微生物发酵法: ➢ 酶转化法
菌种选育
自然界选种、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分离纯化
菌体:过滤、沉淀;代谢产物: 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培养基配制
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制备, 实践中需多次试验配方
灭菌
杀灭杂菌(胞体、孢子 及芽孢)
发酵过程(中心阶段)
检测进程,满足营养需要; 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 转速等
扩大培养和接种
发酵的基本过程
该菌生长
三、菌种保藏
➢ 在生产发酵中,具有高产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某一期 待代谢产物主能力的微生物菌种的保存和长期保藏, 对于一成功的工业发酵过程极为重要。 ✓ 斜面低温法:短期保存 ✓ 石蜡油封存法:中期保存 ✓ 沙土管:产孢子和芽孢的 ✓ 麸皮保存法:产孢子的霉菌和放线菌,工厂用 ✓ 甘油悬液法:基因工程菌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 (注意形态的观察) 发酵试验
(2)自发突变与定向育种
➢ 一定情况下,长期处理微生物并移种,累积自发 突变体
➢ 结构类似物:在化学和空间结构上和代谢的中间 物(终产物)相似,因而在代谢调节方面可以代 替代谢中间物(终产物)的功能,但细胞不能以 其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 筛选抗性株,可成为高产株 ➢ 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 冻干保藏 :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大部分菌种可以 在冻干状态下保藏10年之久。且经冻干后的菌株 无需进行冷冻保藏,便于运输
✓ 液氮法:最为有效,保藏15年以上, ✓ 宿主保藏法: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第三节、发酵设备及消毒灭菌
➢ 一、发酵设备
发酵罐是发酵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一个优良的培养装置应 具有:
罐体:
➢ 培养微生物的巨大容器,密闭式的,在发酵过 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罐压,通常灭菌的压力约为 2.5×105 Pa
➢ 形状,圆柱形,两端椭圆形, 受力均匀,减少 死角,物料容易排除,
➢ 高度与直径比1.7-4:1,有力空气利用率
➢ 搅拌器 ➢ 档板
克服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的涡流,将径向流动 改变为轴向流动,促使液体激烈翻动,增加溶氧 速率 ➢ 消泡器 ✓ 锯齿式、梳状式及孔板式 ✓ 装于搅拌轴上,齿面略高于液面 ✓ 直径罐径的0.8~0.9
➢ 严密的结构 ➢ 良好的液体混合性能 ➢ 高的传质和传热速率 ➢ 灵敏的检测和控制仪
表
1、搅拌釜式反应器:目前使用 最广泛的发酵反应器
机械搅拌发酵罐 ➢ 1)适宜的径高比,罐身较长,氧利用率较高 ➢ 2)能耐受一定的压力 ➢ 3)搅拌通风装置 ➢ 4)足够的冷却面积 ➢ 5)罐内要减少死角 ➢ 6)搅拌器的轴封要严密,以减少泄露
3)克隆并选择正突变体(D), 并将正突变体的重组基因 片段作新一轮的体外重组。
DNA Shuffling与常规定向进化的比较
项目
进化速度
进化对象
进化 周期 影响对象 突变效率
常规定向 进化
缓慢进化
整个基因组
多年 完整基因组
低
DNA Shuffling
快速进化
特定基因/ 操纵子/病毒
几天
部分基因组
第二章 发酵工程制药
第一节 概述
➢ 一、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自催化 过程 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发酵的定义
1、传统发酵
➢ 最初发酵是用来描述酵母菌 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汁产生气 泡的现象,或者是指酒的生 产过程。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
➢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 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 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 反应。
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
(三)核苷酸类
➢ 肌苷酸,肌苷,AMP,ATP,辅酶等
(四)维生素类
➢ 维生素C的原料药2-酮基-古龙酸,维生素A的前 体B-类胡萝卜素,维生素D2的前体麦角甾醇,维 生素B2,B12等
(四)甾体类激素
➢ 甾体类激素的生产过程中,一些特异反应需借助 微生物的反应。
(五)治疗酶及酶抑制剂
二、发酵类型
1、微生物菌体发酵
➢ 定义:是以获得具有多种用途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 目的的产品的发酵工业,包括单细胞的酵母和藻类、 担子菌,生物防治的苏云金杆菌以及人、畜防治疾 病用的疫苗等。药用微生物制剂等。
➢ 特点:细胞的生长与产物积累成平行关系, 生长速率最大时期也是产物合成速率最高阶 段,生长稳定期产量最高。
➢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 精并放出CO2。
3、工业上的发酵
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包括:
1. 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等。 2. 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
氨基酸、酶制剂等。
产品有细胞代谢产物,也包括菌体细胞、酶等。
(二)发酵工业
定义: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酶,无机 或有机原料进行酶加工,获得产品的工业。
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现为菌 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这种突变成为负 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 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1采样
2.分离菌株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礼来公司花了 10年的时间从 40万株微生物 中,发现了三 种有潜力的新 抗生素。
基因突变: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 程
基因的直接进化: 点突变、易错PCR、同序法 DNA Shuffling等
错位PCR
基本步骤
(1)用DNase I消化功能 相同的一组基因片段(A), 从而产生随机小片段(B)。
(2)经提纯后,用无引物(经变 性后可互为引物)的类似PCR 反应重新装配这些小片段成完 整长度的重组基因片段(C), 在装记过程中被证明有低水平 点突变产生。
高
筛选
➢ 从产物形成的生理生化途径着手,进行有的放矢 的筛选。如结构类似物抗性、营养缺陷型等,筛 选而产生的这些特性,称为遗传标记。
➢ 1.自身耐药突变株 ➢ 2.结构类似物或前体类似物的耐受突变株 ➢ 3.营养缺陷及其回复突变株
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
饱浸含某种指示
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
剂的固体培养基
➢ 灭菌系统 ➢ 发酵车间的管道阀门等
➢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要求是 :无菌,无灰尘,无杂 质,无水,无油,正压等几项指标;
➢ 发酵对无菌空气的无菌程度要求是:只要在发酵 过程中不因无菌空气染菌,而造成损失即可。
➢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1000次使用周期中只允许 有一个菌通过,即经过滤后空气的无菌程度为 N=10-3
养成分,造成不透明的培
的滤纸片变色圈
养基背景。菌落利用此物
质形成透明圈。
待筛选的菌株能
指示剂直接掺入或喷洒固体 培养基,菌落周围形成变色 圈。如淀粉的平皿上喷上稀 碘液
分泌产生某些能 利用一些有特别营养要 抑制工具菌生长 求的微生物作为工具菌, 的物质 如待筛选菌具有该营养 物的前体转化成营养物
能力,工具菌就能围绕
二、生产菌种的选育
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 1.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 2.生长速度快,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 3.目标产物产量接近理论转化值 ➢ 4.目标产物分泌到胞外 ➢ 5.尽可能减少类似物产量 ➢ 6.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
效地合成产物
(1)自然选育
自然状态下,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8~10-9
诱变育种步骤
•出发菌株的选择 •处理菌悬液的制备 •诱变处理 •中间培养 •分离和筛选
筛选的方法
随机筛选 形态 理性化筛选
(4)杂交育种
➢ 通过有性生殖进行
(5)原生质体融合
两个细胞融合
➢ 1.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程序
去细胞壁
融合
筛选
➢ 2.酶
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酶
(6)基因重组进化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