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缺失及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缺失及培养
[ 摘要] 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培养人们的吃苦耐劳意识,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吃苦耐劳意识是指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的意识。

一个人具备“吃苦耐劳”品行和毅力是进取成功的基石和必要条件。

只知贪图享乐、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的好逸恶劳者,则很难成就什么事业,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缺失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社会是充满信心的。

但随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消极思想的传播,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一劳永逸、拈轻怕重的心态。

1.1 空想主义的表现
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不少的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虚幻的理想信念,比如现在网上流传的“富二代”,就想自己父母为什么没那么多钱;又想着买个彩票中奖了,就不用劳作了;还想着自己明天就会有那个媒体挖到自己,一翻炒作身价倍涨等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很多大学生心理产生,而有这
种想法的大部分学生并未做出任何实际行动。

1.2 价值取向的缺失
就目前某些高职院校来说,学校教学期间安排学生外出做一些实践活动。

比如市场调查、阶段实习、拓展训练等,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去实习单位给我多少钱。

如果补贴少了还不愿意去。

原本给学生认知锻炼、实践的机会却变成聘请他们工作,索要报酬了。

2.造成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缺失的原因影响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有多方面的原因。

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

2.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高风险的社会。

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与追求事倍功半意识的强化,必然导致吃苦耐劳意识的弱化。

由于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网络空间不断拓展,使得社会交往的风险频发。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 %。

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

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所面l 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2.2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得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
面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断下降。

一方面要求学生不怕吃苦、多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果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而且导致大学生本应欣然去做的事情变成了被要求去做。

直至“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有利就去做,没利考虑去做”的状态。

2.3 家庭条件氛围如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认为孩子学习很辛苦,所以家里大小事务都舍不得交给子女来做,使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这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的磨炼。

从而导致他们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就谈不上什么吃苦耐劳了。

2.4 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个人原因是造成吃苦耐劳意识缺失的内因。

应该肯定,大部分学生思想素质是高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自己和社会。

进入单位前,他们会说自己是能吃苦、敢于拼搏的人,但当单位给他们提出很多要求,并交付很多繁琐事务给他们,他们无力完成时,就会认为单位在为难自己,心理会埋怨,会觉得不是他们大学生该做的,会认为单位把自己当机器使用了。

心理很不服气的选择放弃或离开,他们会认为自己终究可以找到更轻松的工作做,而不是经过努力走过艰难的一段,去体会先苦后甜的滋味。

3.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对策
3.1 形成吃苦耐劳意识的社会文化氛围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个人的
意识的形成往往与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吃苦耐劳意识环境和文化氛围,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培养起着主导作用。

如果全社会有一个人人讲吃苦奉献的环境与文化氛围,我们每个人就置身于浓浓的吃苦耐劳意识环境气氛之中,久而久之全社会都会重视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社会的影响必将成为学校教育和个人进步的助推器。

3.2建立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机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也要在全社会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I)建立学校联动机制。

学校不仅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
传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困苦的生活,引导大家乐观积极面对困苦的局面,灌输吃苦不是痛苦,而是迎来快乐的开始,是磨砺意志的必经途径的思想。

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开展不同目标的吃苦训练,使之落到实处。

让学生生涯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吃苦经历。

(2)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联动机制。

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劳动,大力宣传吃苦耐劳精神,树立榜样,
(3)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要发挥较好的作用,与家庭配合不可或缺,而且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学生在一个个家庭中成长,家庭成员、
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

学校在做好学生吃苦耐劳意识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家庭配合,提高家庭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认识。

(4)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发布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各种信息,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吃苦耐劳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3在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既要建立各种有效机制,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吃苦耐劳意识对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过去,我们曾经开展过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吃苦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炼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互相配合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