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柱塔吊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恒滨海中心(B标段)工程塔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仁恒滨海中心(B标段)工程位于珠海市情侣南路以西,规划路以东,粤海路以南,拱北口岸以北的沿海地段。

拟建4栋高层住宅。

其中B1#楼34层、B2#、B3#为33层;B4#为25层。

地上建筑面积130116.00平方米。

地下(3层)建筑面积77734.00平方米。

根据主楼结构形式和场地大小的需要,该工程需要配备4台MC110塔式起重机。

根据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的岩土勘察报告,仁恒滨海中心项目场地内的天然地基(1)人工填土层:(1-1)杂填土,平均厚度4.1m;(1-2)素填土,平均厚度2.79m;(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2-1)粗砂,平均厚度4.3m;(2-2)中粗砂,平均厚度2.32m;(2-3)粉质粘土,平均厚度2.82m;(2-4)淤泥,平均厚度2.45m;(2-5)粉质粘土,平均厚度3.22m;(2-6)淤泥质土,平均厚度2.51m;(3)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洪积层:(3-1)粉质粘土,平均厚度3.14m;(3-2)粗硕砂,平均厚度2.13m;(4)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残积土。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为低-中等压缩性土,层位较稳定,连续性较好,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格构柱的形式作为基础,将塔吊承台送到车库-2层,承台底标高为-8.800m,桩顶标高为-15.000m。

二、编制依据
《MC1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
《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J11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设计院提供工程相关图纸和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勘察报告。

三、塔吊配置
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共布置4台塔吊——塔臂长55m,端部最远处起重量1.6吨,最大起重量6吨。

其中,塔吊承台根据《MC1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选型,桩承台尺寸为5.0×5.0×1.4m,采用C35砼,按图集及塔基说明要求配筋。

承台基础采用 4根直径为800钻孔灌注桩,达到地下持力层,详见计算。

四、塔吊平面布置
4台塔吊的平面布置见附图中定位尺寸。

五、塔吊受力验算
5.1塔吊基础的验算
根据制造厂家提供的《说明》,固定式MC110塔吊在未采用附着装置以前,基础受力最大,有关数据见下表
塔吊基础的尺寸为5000×5000×1400㎜,则基础混凝土重 Fg=5.0×5.0×1.4×25=875kN 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h v g e M F h F F b =+⨯+≤
(1)核算工作状态:
e=(1960.00+45×1.4)/(518.50+875) =1.45m <b/3=5/3=1.67m 故基础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2)核算非工作状态:
e=(2100.52+98.63×1.4)/(496.43+875) =1.63m=b/3=5/3=1.67m
故在地耐力满足的情况下,无其他抗倾覆措施,塔吊基础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2、单桩承载力验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塔吊工作状态下,基础所受的垂直力最大;非工作状态下,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最大,故按两种状态下最不利组合进行承载力计算,在该组合下满足承载力要求,则塔吊基础在两种情况下均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如下:
上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
G——桩基承台的自重Fg;
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yi=0.5×(5×1.414-1×1.414×2)=2.12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可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最大值:
N=(518.50+1.2*875)/4+2100.52*2.12/2*2.122=887.5kN
3、桩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γ0=1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 N/mm2
A 桩的截面面积A=0.502 m2
经过计算N=16.7×0.502÷1×1000=8383.4 kN
桩抗压强度8383.4kN大于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887.5kN,满足要求, 只需构造配筋! 考虑桩体在土方开挖时,塔吊承台桩悬空6.00m左右, 按照钢筋单独受力进行处理,桩配筋为18Φ25,螺旋箍筋为¢8@200/100,桩上部4.20m范围内为钢筋加密区,配8Φ16RRB400钢筋,螺旋箍筋为¢8@200。

桩内插入刚格构柱升至塔吊承台内。

在土方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塔吊桩基进行加固,设置水平支撑,水平支撑施工应与土方开挖设置的相应标高协调一致,到支撑位置应及时进行水平支撑施工,确保塔吊桩基整体稳定。

4、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8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qsik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如下表
qpk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如下表
u 桩身的周长u=2.512 m
Ap 桩端面积Ap=0.502m2
γsp 桩侧阻端综合阻力分项系数γsp=1.6
li 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第i层土层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经过计算R=2.512×(20.02+38.70+51.42+135.64+25.73+148.61+
35.14+157.16+115.02)÷1.6=1142.09 kN>887.5kN
最大极限承载力R大于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
钻孔灌注桩选择:选用钻孔灌注桩桩径Ø800,桩长18.00m,桩端进入(4)残积土层7.32m。

5.2 格构柱的验算
1、格构柱受力分析
(1)工作状态:
塔吊自重:N1=518.50 kN
砼支座自重(25kN/m3):N2=1.4×5.0×5.0×25=875kN
钢格构柱总重:
角钢=39.1 kN ,缀板=22.1 kN ,槽钢=18.1 kN
所以,N3=79.3 kN
水平力:F1=51.24 kN
扭矩:M1=250.00 kNm,
倾覆力矩:M2=1960.00 kNm
所以,倾覆力矩、竖向外压力和格构柱自重对单根格构柱底端产生的竖向轴力为:
N=M2*2.12/2*2.122+(N1+ N2+ N3)/4=1960.00/4.24+(518.50+875+79.3)/4=830.46 kN
(2)非工作状态:
塔吊自重:N1=496.43 kN
砼支座自重:N2=875 kN
钢格构柱总重:N3=79.3 kN
水平力:F1=98.63 kN
扭矩:M1=0,
倾覆力矩:M2=2100.52 kNm
所以,N’=2100.52/4.24+(496.43+875+79.3)/4=858.09 kN
根据格构柱形式,简化受力模型,按荷载最不利分布可知:
当塔吊的倾覆力矩和水平力都沿Z轴垂直方向时,仅有两根格构柱受力,可简化为相等的压力和拉力。

当力的方向沿X轴或Y轴时,由四根柱受力,力臂的减小幅度偏小。

所以,经计算可得,按照倾覆力矩和水平力都沿Z轴垂直方向时进行最不利验算。

综合考虑支座传给格构柱的竖向力和水平力,可得:格构柱在压弯状态下,根部受弯矩和压力最大,所以,在压弯状态下,以此截面验算格构柱是否满足要求。

单根格构柱的叠加受力——
工作状态:
压力:N=830.46KN
剪力:F=45.00 KN
考虑塔吊0.2m的偏心,得单根格构柱低端承受的最大弯矩:
M=(FL+ 0.2N1)/4=(45.00×6.8+0.2×830.46)/4=118.02kNm
非工作状态: 压力:N ’=858.09KN 最大剪力:F ’=98.63KN
最大弯矩:M ’=(F ’L+ 0.2N ’)/4
=(98.63×6.8+0.2×858.09)/4=210.58 KNm
2、格构柱的验算:(按x 或y 主轴近似计算格构柱受力合理且偏安全)
单肢角钢 面积A =4906mm 2 , =v i 31.2mm , 柱边长为450mm
格构柱A =19624mm 2 =x I 12.62×108mm 4 格构柱回转半径)/(A I i x x == 253.6mm 格构柱长细比0/24.6x x l i λ== 单肢长细比1(600250)/31.211.2λ=-=
36.3λ==
稳定系数0.9045ϕ=
63
1
10.9710mx x W mm
β==⨯
223'
22
3.14206101962430442.71.1 1.13
4.5
Ex
x EA N KN πλ⨯⨯⨯===⨯⨯ (1) 抗剪强度验算:
'
222/4F V N mm A
τ=+=< f
所以满足要求。

(2)竖向承载力验算:
工作状态:y x n x nx y y
M M N
A W W γγ±±
=738.01×103/19624+125.78×103/1.05×10.97×106=37.62N/mm 2≤f=215 N/mm 2
非工作状态:y x n x nx y y
M M N
A W W γγ±±
=759.001×103/19624+232.74×103/1.05×10.97×106=38.70N/mm 2≤f=215 N/mm 2 (3)整体稳定性验算:
工作状态: N/φx A+β
mx M x
/W x (1-0.8N/N ,Ex )+ηβ
ty M y

by
W y =738010/(0.9045×19624)+118.02×106/〔10.97×106(1-0.8×
859.39/26043.76)〕=52.63 N/mm 2≤f=215 N/mm 2 非工作状态: N/φ
x
A+β
mx
M x /W x (1-0.8N/N ,Ex )+ηβ
ty M y

by
W y =759000/(0.9045×19624)+210.58×106/〔10.97×106(1-0.8×
859.39/26043.76)〕=62.48N/mm 2≤f=215 N/mm 2 (4)构件单肢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2/()1082830/(0.904519624)61/N A N mm f
ϕ=⨯=<
单肢稳定性1max 11.20.5λλ=< 且<40 所以,构件分肢也满足稳定性要求。

在满足格构柱强度和稳定性前提下,按构造方法配置的缀板、焊缝,在此不做相关验算。

(5)16#槽钢腹杆验算(取斜腹杆做最不利验算):
Nmax=189KN
刚度/1200/18.8564y o y L i λ===<150][=λ
满足稳定性 查表0.786φ=
3
2189*1095.6/0.786*2515
N N mm A φ==<f=215N/mm 满足
(6)连接焊缝计算:
取贴角焊缝高度hf=10mm
焊缝强度设计值w f f =160N/mm2
焊接条件影响系数取0.9
则连接焊缝的长度
mm f h N w f f 193160107.09.01097.1947.09.0L 3
max W
=⨯⨯⨯⨯=⨯= 腹杆与格构柱的连接焊缝高度为10mm ,总长不少于240mm ,且分为二等分对称布置于槽钢两侧
5.3 承台的验算
1、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
其中 M X1,M y1——计算截面处X 、Y 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 •m); 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 、Y 方向距离(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N i1=N i -G/n 。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M x1=M y1=2×(887.5-875/4)×2.12=2835.5KN ·m
2、求矩形承台截面受力主筋
由于塔吊说明书均为国外版本国内直接套用,基础所配钢筋为“高强度钢筋”,施工中对“高强度”无法定性,因此在设计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取值。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5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其中M——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K——安全系数,取1.4;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00mm;
f 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300N/mm2。

X向,弯矩设计值M x1=2835.5KN•m
配筋面积 Asx=1.4×2835.5×106/(0.9×1300×300)
=11309.68mm2
选择24Φ25@200,(实供A=11775mm2)
Y向,弯矩设计值M y1=2835.5KN•m
配筋面积 Asx=1.4×2835.5×106/(0.9×1300×300)
=11309.68mm2
选择24Φ25@200,(实供A=11775mm2)
设置81根Φ14拉钩钢筋,在两层钢筋网片间起到固定和拉结作用。

3、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的验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

根据前面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
记为V=887.5KN
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β——剪切系数,β=0.05;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0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00mm;
f 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300.0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

实际计算:βf c b0h0+1.25f y Asv h0/(s)=(0.05×16.7×5000
×1300+1.25×300×9808.23×1300/200)×
10-3=29335KN>>γ0V=1.0×887.5=887.5KN 经过计算承台完全可以满足抗剪要求。

5.4 加固的方法
(1)砼基座养护强度满足要求后,开始进行塔吊安装。

(2)开挖土方时,随挖土深度的增加,格构柱外圈的支撑槽钢逐根焊接到位。

(3)地下室底板浇注前,将格构柱的止水钢板焊接到位,然后整浇砼底板,对格构柱起到包裹、加固的作用。

(4)地下室三层顶板浇注时,在主、次梁上预埋U型钢,待强度达到80%以上,用工字钢与格构柱四周焊接,通过预埋U型钢和车库框架柱固定,通过车库整体框架结构与格构柱的固定、连接,起到二次承托、加固。

(5)地下室三层顶板在结构施工时,预留600×600mm洞口,以便格构柱穿过;地下室二层、一层顶板结构施工时在塔身处留2500×2500mm洞
口,钢筋不截断。

留洞位置的洞口四周砌一圈实心立砖,抹灰,起到挡水作用。

地下一层顶板的洞口内侧需预埋止水钢板。

(6)塔吊拆除后,地下三层、二层顶板种钢筋并分两次吊模板;地下一层洞口一次支模板浇注。

两层的洞口接缝处均须耍涂膜型防水涂料两层,厚度>2mm,宽度400mm。

六、塔吊施工规程
1. 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
土方施工至-9.00m时,省地质配合我司施工塔吊立柱桩及基础。

我司测量放线,定出四根格构柱,即钻孔灌注桩的中心位置,做好标志。

根据测量定位标志进行钻孔灌注桩成孔、清孔,同时制作灌注桩钢筋笼。

将预制好的格构柱套入钢筋笼,与钢筋笼钢筋焊接固定一同下放到桩孔内,按测量定位标志对格构柱进行定位定向,用水准仪测定柱顶标高,并立即予以可靠固定。

格构柱位置、方向、标高固定后,在桩心扦入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灌注砼到桩顶面标高,两天后,桩顶以上的空桩部位用砂填平到地面。

土方开挖前须将砼承台与支撑梁有效拉结,绑扎承台钢筋,灌注承台砼。

塔吊周边土体必须遵循分层、对称开挖原则,每层土不超过2m,以留出一个标准焊接段为原则。

及时安装一层水平系杆和斜撑。

2. 施工质量标准:
格构柱施工完成后垂直度不得大于1/300;钢柱中心水平位移不得大于2cm;平台面标高偏差不得大于1cm,格构柱边应和轴线相平行,偏差角不得大于10°;
焊接采用手工焊,E43焊条;
构件焊接时应控制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图中未注明的焊缝高度不得小于8mm;
在焊接时,应一端一端焊接,焊完杆件一端后等温度冷却后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避免焊接温度应力过大,影响设计强度;
在焊接支架过程中,上部塔吊应停止工作。

在挖土过程中,严禁挖机盲目挖掘,在有格构柱的位置,应采用人工挖掘,严禁挖机碰撞钢柱。

格构柱在位于房屋基础底板h/2处须焊接钢板止水片,防止格构柱处底板渗水;
七、扶墙做法
1、在砼剪力墙或梁上预埋直径不小于50的套管六只;
2、固定附墙采用里外各一块钢板并用直径50的高强螺栓固定;
3、钢板及留洞尺寸
;
钢板尺寸详图
4、套管相应位置加筋详附图;
附加钢筋具体长度需锚固进邻近暗柱或梁内。

预埋套管加筋图(一)
预埋套管加筋图(二)
注:横向配筋受限制的情况
注:纵向配筋受限制的情况5、附墙设置:
B1#、B2#、B3#楼:布置在6、12、18、23、28、32层(正式), 5、11、21、27、31层(临时过渡);
B4#楼:布置在6、12、18、24层(正式),
5、11、17、23层(临时过渡);
具体形式如下图:
八、监测及应急措施
塔吊投入使用后,应急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当车库开挖时,塔身可能出现倾斜状况。

应分析原因并采用如下措施进行纠正:
8.1塔吊监测
当临近塔吊基础的基坑开挖时,将塔臂置于平衡处进行塔身垂直监测,每天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记录。

加强塔身垂直度监测频率,每天早、中、晚、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记录。

(见塔吊安全监测记录表)
塔吊监测直至地下室大底板浇注完成14天后停止。

8.2 塔吊应急
1、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层塔吊施工事故主要体现在:
(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开挖过程中,开挖方法不对或遇不良地质现象,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4)塔吊拆装和顶升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5)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
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同本项目抢险应急小组中的机构组织及职责分配。

4、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之一是塔吊倾覆。

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

(2)响应程序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项目部。

由项目部质安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
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a)值班电话: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
(b)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c)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及车辆等在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项目部的质安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d)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8.3 处置及预防措施
1、指挥与控制:
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马凤德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1)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

如碰断
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
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副经理向项目总工请
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2)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
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3)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

如果在夜
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
4)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
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
医院。

5)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
行。

6)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技术员、
安全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
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

7)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2、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1)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方案进行。

塔式
起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

2)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
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3)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
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

4)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当塔
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

在塔式起重机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

5)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等安全装置。

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塔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金属结构、连接螺栓及钢丝绳磨
损情况;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空载运转,试验
各机构及安全装置并确认正常。

b)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
量的物件;
c)吊运散装物件时,应制作专用吊笼或容器,并应保障在吊运
过程中物料不会脱落。

吊笼或容器在使用前应按允许承载能
力的两倍荷载进行试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d)吊运多根钢管、钢筋等细长材料时,必须确认吊索绑扎牢靠,
防止吊运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
e)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吊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当不能满
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临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
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
f)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
可靠装置悬挂;
g)作业完毕,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应松开回转制动器,
起重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

7)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
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塔吊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严
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

9)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
遵照执行。

10)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
方案施工,做好塔吊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11)塔吊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
管局塔机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4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安全事故应急常用物资和设备有:
1)常备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
丹等)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

2)抢险工具:铁锹、撬棍、气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属切割机、
电工常用工具等。

3)应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应急灯、对讲
机、电焊机、水泵、灭火器等。

4)设备:小轿车2辆。

九、安全技术措施
1、接地装置
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规定,起重机金属结构、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等均须可靠的接地。

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连接接地装置注意事项:
1)连接处应清除涂料;
2)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的电缆可与任何一根主弦杆的螺栓连接,并清
除螺栓螺母及套管上的涂料。

3)与地基锚固连接的底盘决不能用作防雷装置的接地极,必须在塔
机基础另设一个防雷接地装置。

4)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的电阻不超过10Ω。

5)即使可以用其他安全保护装置,如高敏度的自动断路器,按规定
也必须安装这种接地保护装置。

6)接地装置应由专业电工安装,应根据时间和现场实际地质条件采
用电阻测定仪测设接地电阻率。

7)厂方提供的塔吊接地装置示意图如下:
8)若现场条件不具备,接地装置采用40×4镀锌扁铁焊接基础钢筋
后,引接至楼号基础接地。

2. 塔吊拆装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工地配合,其他拆装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不得自作主张,私自更改作业。

3. 拆装前,由负责人主持召开全体拆装人员会议,并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使拆装组每一位成员都能明确本次拆装的时间、地点、程序、
方法及技术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严格执行塔吊起重机安装拆卸安全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

4. 组织全体拆装人员进一步学习本机使用说明书的有关内容,熟悉主要结构及性能,掌握拆装要点。

5. 由专职人员负责监督按拆装方案进行作业,在安装区域四周要道口,布置警戒线,严禁非安装人员进入警戒区域,严禁在警戒区域内进行其他工作。

6. 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需在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应按规定系好安全带,胶底防滑鞋和工作服上岗。

7. 高空作业时,所有工用具必须放在工具包内,不得随遇乱放交工具乙方等接工具一方抓稳后才能放,不得任抛掷。

8. 安装过程中,上下两层同时进行工作,上下两层之间必须设有专用的防护棚和取他的隔离设施。

否则上层作业,下层不得作业。

9. 塔吊拆装作业中,所使用的绳卡,卸扣必须符合规定并作事先检查,反调挂和捆扎用绳,安全系数>6,其它用绳应>3.5。

10. 临时码放塔吊部件时应注意地面的承载情况,并用木方将不稳部件垫实。

11. 紧固螺栓用力均匀,并紧到规定的扭力,穿销子时,严禁猛敲猛打,零部件找中定位时,严禁用手进入结合面探摸螺孔。

12. 吊物起步时先缓慢提起30CM,观察点落口是否完好,构件是否平衡再起吊,物件就位应缓慢靠近,严禁撞击损坏零件。

13. 所有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按钮和开关等,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