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

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

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
材料二:
“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

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

”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

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2014—2017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

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

(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B.我国粮食目前仍无法做到完全自给自足,而且老百姓对粮食消费的需求又不断升级,导致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

C.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D.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十分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这种资源与人口不对等的现状,使粮食供应格外重要。

B.个别普通粮食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和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反映出我国粮食供应的结构问题,需要优化我国粮食供给结构。

C.“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D.尽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多,但质量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

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计划将增长乏力的村庄打造发展为“美丽乡村”,希望它们成为吸引游客的绝佳去处,推动经济蓬勃发展并帮助缩小城乡差距。

这些小镇正希望在特定行业制造商或某种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巧妙的品牌推广、合适的主题定位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和企业入驻。

浙江一个曾生产动物饲料的地方在开办巧克力厂后成为以甜蜜为主题的“甜蜜小镇”。

如今那里拥有花海、温泉和小火车等特色旅游资源,去年吸引游客175万人次,同比增长45%。

杭州出现一个希望成为下个硅谷的“梦想小镇”,正通过承诺提供免费办公空间和必备基础设施吸引初创企业。

这两个镇都是首批特色小镇浪潮中的弄潮儿——助推北京在全国范围推广。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摘自《北京商报》)
材料三:
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面积52.42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多。

冬日里,欧洲风格的建筑在河两岸蜿蜒铺展,衬着厚厚的积雪,似一幅宁静的欧洲画卷。

这个冰雪小镇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几年独具匠心的建设,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休闲旅游产业,解决就业岗位1万多个。

例如万达修建了可同时满足上万人次、43个雪道的滑雪场,由国际化专业团队运营。

滑雪场又引来了高端度假酒店、温泉、影剧院和商业街。

“以前游客来了就直奔天池,村民就卖点山货,天黑就打烊。

”开了10年农家乐的王大姐告诉记者,现在长白山机场一天就有上海来的6个航班落地,人气旺了,连带其家庭旅馆也生意爆棚。

“像是搭上了一班快车。

”她说。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
有些人山寨惯了,懒得独立思考,克隆成风。

听说浙江某小镇很成功,克隆一个;到国外考察发现某小镇不错,克隆一个。

最近很多人跑到杭州考察特色小镇,在一线城市整合一点基金类的概念素材,就在全国各地到处圈地搞基金小镇,其实适合搞基金小镇的城市没有几个。

好的特色小镇是长出来的,而不是生搬硬套上去的。

还有人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的“特”,片面理解“差异化”,认为差异化就是要做到绝对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创新过度,过犹不及。

还有的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恨不得总结出108 种特色小镇,囊括各种稀奇古怪,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所云。

其实,不管从什么角度分类,主流的特色小镇就那么十来种。

过度追求标新立异,容易把小镇搞成非主流
的很小众项目,走进窄胡同,甚至死胡同。

(摘编自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区域分布并不均匀,华东地区建成数量最多,东北地区建成数量最少,最少的地区与最多的地区相差悬殊。

B.在我国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中,西南、华中、西北三地区虽然排在前四位,但其建成数量分别与华东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C.在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特色小镇占比最大,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次之,二者占有前两批特色小镇一半的份额。

D.在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中,民族聚居型所占比例最小,不到旅游发展型的十分之一;商贸流通型次之,农业服务型的再次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将增长乏力的村庄打造为“美丽乡村”,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把中国建成“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B.浙江的“甜蜜小镇”拥有花海、温泉和小火车等旅游资源;“梦想小镇”提供免费办公空间和必备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

C.吉林省二道白河特色小镇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地实际,发掘当地资源,加之科学管理,才能取得特色小镇建设的新突破。

D.材料一报道了浙江特色小镇的相关情况,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前两批特色小镇的分布情况,材料三报道了二道白河特色小镇的相关情况。

3.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请结合材料二、四简要回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行会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中的主要经济组织之一。

行会制度形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

由于城市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统治者出于对工商业者的管理和征敛的需要,设立行会,“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行是按各手工业,商业的行业而设立的,故有“行”之名。

行会制度即是监督工商业者“合法”经营,贯彻统治阶级管理工商业者的意图、向官府缴纳税赋的工具。

城市行会制度的产生,说明了城市工商业的空前发展。

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没有行会制度成长的前提条件。

城市工商业的活跃,客观上需要行会制度在官府与工商业者之间进行直接沟通,工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经营者也需要有自己的专门组织,到了明清之际,行会真正成为工商业者的组织,有的称会馆,有的称公所、行、帮。

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工商业者实力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提高,手工业者之间,商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于是,他们各自组织行会,行会内部是减少竞争,统一协调,行会外部是保护自身利益,防止外来竞争者侵犯自己的权利。

这种行会实际上是工商业者的自发组织,民间组织,是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们代表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工商业者的利益,内部具有一套制度,行规,其利益具有一致性,共同对外,具有强烈的利益自我保护色彩和排外性。

明清时代一些同业公会工商业会馆,商人帮会,如激州商会,洞庭商会,具有相当大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

明清时期,在东南沿海出现了许多中小型城市和大型城市,一批有相当影响的市镇也崭露头角。

这些城镇型社区,既是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商业十分活跃,市场连接海内外。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化,打开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

牙行和牙人在商业市场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工商业会馆、公所纷纷建立,交换活动中货币的作用日益广泛,手工业工场涌现,自由劳动力市场在城市中出现,手工业工场中雇佣关系形成。

总之,这时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一批城市和一些市镇中萌芽。

明代后期的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与西方封建城市不同的是,我国封建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军人等消费人口,工商业者不占多数。

汉代王符说过;“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

……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

”所谓“农夫”,是指农村居民,“浮末”是指工商业人口。

可见,洛阳城工商业者比“游手”还少,再加上官吏,军队,工商业者的比例在城市中更少了。

开封城中虽也有“九市之富,百廛之雄,越南海贾,朝盈夕充”,但城内到处是“天姬之馆,后戚之里,公卿大臣之府,王侯将相之第”,大量消费人口充斥城市,即使带来城市的繁荣,也只是虚假的,没有根基的。

(摘编自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会制度形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它的成长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

B.行会是工商业者的自发组织,民间组织,它们主要是为各行业自身的利益服务。

C.明清时期,货币交换、雇佣关系等资本主义因素在一批城市和一些市镇中萌芽。

D.明代后期的苏州,纺织业内分工明显细化且相对固定,工匠按天数来计算工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产生背景看,行会制度的产生既是工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管理和征敛的需要。

B.从存在形式看,行会是一种专门组织,曾经有会馆、公所,行、帮、公会,商会等称谓,内部具有一整套制度与行规。

C.从发挥职能看,行会是官府与工商业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工商业者保护自身利益、提升竞争力的一种工具。

D.从长远影响看,行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繁荣,导致城市手工业、商业的规模扩大,打开了商品经济发展新局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古代城市中的主要经济组织之一,行会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独有产物,有一定的封建特性。

B.明清时期,工商业者各自组织行会,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行会具有强烈的利益自我保护色彩和排外性。

C.行会及其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某些时期具有相当大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

D.中国封建城市中的工商业者人数在城市居民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部分是消费人口,与西方封建城市不同。

4、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韩文公著《毛颖传》,好博塞之戏。

张水部以书劝之,凡二书。

其一曰:“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此有累于令德。

又高论之际,或不容人之短,如任私尚胜者,亦有所累也。

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者不为,犹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为也。

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籍实不识其然。

”文公答曰:“吾子讥吾与人言为无实驳杂之说,此吾所以为戏耳,比之酒色,不有间乎!吾子讥之,似同浴而讥裸体也。

若高论不能下气或似有之当更思而诲之耳博塞之讥敢不承教其他俟相见。


(选自《唐摭言》,有删节)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
若高论不能下气或似有之当更思而诲之耳博塞之讥敢不承教其他俟相见。

2.文中“韩文公”的“文”是指韩愈的_______,“张水部”是指_______(人名)。

3.简要概括张水部是从哪几方面劝韩愈的。

5、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
渊明携酒图①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

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

咸淳四年(1268)进士。

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

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

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

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

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七则》)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4)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5)__________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8)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开年原有的美好期盼,我们仍然身处“黑天鹅”带来的挑战之中。

战“疫”面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本该如期热闹起来的学校课堂,也被一场场网络直播课所替代。

教育有着穿透阴霾的力量,那些身处摄像头之后的老师们,用热情与坚守为孩子们筑起了一方精神天地。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石家庄一中要求,上网课时学生穿校服、老师着正装,该学校做法引发网友热议,话题一度处于热搜榜中。

该校高三年级主任称,这样能让学生提高专注度,同时增强荣誉感。

也有网友表示,此举过于形式主义,大可不必。

针对此举,你怎么看?
材料二四川广元市民扎堆喝茶,不戴口罩,被紧急叫停;郑州一家胡辣汤门店前,消费者排队呈扎堆状态,有关部门介入后迅速整改;广州的餐饮商家“陶陶居”宣布正式接受堂食,商家营业半天后紧急闭门谢客;江西赣州,不戴口罩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受到媒体批评……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一些人却摘下口罩,出门逛街、聚餐,一些企业铆足了劲想招揽顾客,如此麻痹大意、侥幸松懈令人忧心如焚。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采取严格防疫措施,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人蜗居在家久了,心里憋得慌,想出去逛一逛、好吃好喝一番,心情可以理解;早一点从“防疫状态”转入正常状态,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

但是……
请选择以上材料之一,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针对学生在家上网课是否需要穿校服这一问题,提出你的观点和看法。

(不少于150字)
(2)结合材料二,请结合你的观点和看法,续写材料。

(不少于150字)
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

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

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

120字左右。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二Ο二Ο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改革开放不断催生发展活力;放眼神州大地,处处都有新气象、新变化;并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研发水平”、“社会民生改善”、“国防军队建设”、“对外开放交流”等方面展示了2019年国家发展的新成就。

对于2019年国家发展的这些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请就你印象最深的一方面,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乃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手800字。

参考答案
1、1.A
2.C
3.①严守耕地面积底线,保护耕地质量;②加强国际合作,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③发展农业科技,促进粮食生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

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要求选择“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选项所说“多年连续增产”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中只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并无涉及“多年连续增产”。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要求。

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C项,曲解文意,据材料,“补足”指补充耕地,“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措施。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材料一,主要讲述了全球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如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第三自然段“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第四自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

材料二,主要讲了农业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的问题。

答案第一点在材料二中有明确的表述:一是“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即要保证足够的农业耕地面积建设。

二是“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修养生息”即是在开发利用耕地的同时要保证耕地质量不受污染损害。

材料三,主要讲了农业科技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如“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

即开发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点睛】
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

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

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二是联系观念。

联系全文,联系主题。

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

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2、1.C
2.B
3.示例:①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特色小镇发展速度较慢,需要加大培植力度,促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②解决盲目跟风问题,特色小镇是长出来的,而不是生搬硬套上去的,要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创新意识,遏制跟风思潮。

③解决过度追求标新立异问题。

特色小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不是惹人眼球的花瓶,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功夫,而不是花架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二者占有前两批特色小镇一半的份额”说法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旅游发展型占38.4%,历中文化型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