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19·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战国时期,纵横家凭借机巧的言论,朝秦暮楚,取得了令世俗觊觎的高官厚禄,如公孙衍、苏秦等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有人说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大丈夫。
孟子对此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人摇唇鼓舌以博上位,毫无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称得上是士大夫?(乙)并提出了自己的“大丈夫”标准,那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丙)孟子的这段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豪杰,激励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朝秦暮楚
B . 觊觎
C . 不以为然
D . 鞭策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
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
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
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
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
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
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
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
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党和国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
B . 高校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是因为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
C . 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 .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生源特质决定了它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建设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的问题。
B . 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
C . 文章第三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建设一流本科的迫切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D .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先交代背景,再提出观点,紧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努力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流本科,才能建设一流大学。
B . 如果不进行改革调整,高校教育会跟不上新形势,难以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C . 借鉴国外经验,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
D . 在推动人才培养进程中,加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本科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 (9分) (2019高二上·襄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
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4月16日)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
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
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
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
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材料三:
互联网各类企业分布比例图
(选自《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四:
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
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
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
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
拼搏。
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
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
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 5日)
(1)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 .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 . 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 . 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2)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 . 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 . 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 . 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3)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12分) (2017高三下·贵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雪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
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
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
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
“也许你说得对。
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
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
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
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
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
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
”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
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
“别,别这样。
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
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
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真晦气。
”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
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
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
谁也没有再说话。
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结尾与开头照应得非常完美。
作家再一次写冬夜的静谧和像白色的小精灵一般悠然飘落的雪花。
这样写既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严谨,又强化了全文温馨的意境。
B . 小说开端描写的是:屋外雪花飘落,屋内炭火正红,父母在火盆边聊天,儿子在楼上学习。
和谐的画面,虚幻的景象,温馨的气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情融融的家庭氛围。
C . 小说在谋篇布局上非常精妙,步步为营,最后点题,既有聊斋一样的跌宕,又有欧。
亨利式的结尾。
小说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表现在孩子在冥冥中保护着父母这一点上。
D . 夫妇在儿子死了多年之后,始终深信儿子仍在自己身边,一家三口一直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这种执着的爱子之心,痴迷的恋子之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2)
小说中的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结尾写到由纪子认为青年尝到了苦头,将来就不会被狂热冲昏头脑,洋子的家庭永远会是安静而幸福的。
你认为这个青年将来会老老实实做人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
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
众出后伯父,早终,事伯母以孝闻。
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
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
众径之鄱阳,不过敦,敦甚怪焉。
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
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甚厉。
众不为动容,敦意渐释。
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
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出谓众曰:“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
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图义举。
吴中人士同时响应。
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
众与顾飏、张悊要击徽,战于高莋,大破之,收其军实。
众遣飏率诸军屯无锡。
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
而贼率张健、马流攻无锡,飏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
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
众曰:“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临平人范明亦谓众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
”众乃以明为参军。
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
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
军次路丘,即斩弘首。
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
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
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
峻平,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
咸康末,迁领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
以母忧去职。
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不起。
服阕,乃就。
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
迁尚书仆射。
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摘自《晋书•卷七十六》)
(1)下列给文中画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B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C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D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践阼:皇帝登临皇位。
唐孔颖达:“践,履也;阼,主人阶也。
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
B . 母忧:母亲的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 .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 .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致仕”意思与之恰好相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
王敦请顾众做从事中郎,恰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
B . 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徘徊不前。
王敦大怒,以行军失期召回顾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
C . 苏峻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
顾众率众在高莋大败弘徽,获取其物资,后命顾飏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
D . 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蔡谟以为顾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乃以明为参军。
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
②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项脊轩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5高二上·安庆期中)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此时作者因得罪朝廷投降派被贬为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
(1)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
(2)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莫见长安行乐处,________。
(李颀《送魏万之京》)
(4) ________,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5) 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適《燕歌行》)
(6) 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
(李白《别友人》)
(8) 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 (2019高二下·遵义月考) 根据所给材料或课文内容,补写下列两幅对联。
注意:故事与人物要吻合。
材料:归完璧纵刘失增廉颇眉低鸿门设宴
是非今难断引车三避折英杰
①上联:楚霸王________,
下联:烛之武深夜出城,退秦存郑,功名古已传。
②上联:荆轲刺秦王,倚柱一笑傲群雄,武阳何在?
下联:相如________?
9. (5分) (2019高一上·苏州期中)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有三处表达不符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三上·长宁模拟) 人一旦喜爱某种东西达到狂热痴迷的程度,其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那东西上,不知不觉中把其他方面的信息都给忽略了,从而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
然而,一些了不起的成就也源于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