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概论讲义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现代物流概论》讲义第一讲现代物流导论
1.中国面临的现代物流发展背景
◆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
◆中国入世面临的挑战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外大型物流公司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技术相对不太成熟,竞争能力偏弱。

加入WTO后,大量国外物流公司的涌入,将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物流业造成很大的阻力,并将长远地影响到国内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3.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物流从何处入手?现代物流将如何发展?
不妨听听外国人是如何说的:
世界银行运输专家蓝布洛克如是说:
中国发展物流之初先要“洗脑”,其当务之急需要先解决陈旧的观念和不适应的体制。

他认为中国发展物流,需要转变观念。

而其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中国的运输界和客户群认为搞物流运输及服务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但在欧洲业界眼中,搞物流服务被视为一种产品增值。

蓝布洛克认为,有序地开展物流运输及其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必要而缓慢的一步。

中国要在开展物流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

为此,中国搞物流,需要有一个国家级的技术统一化和标准化。

必要时需要以国家立法方式来推动工作。

4.“物流”一词的概念“物流”,泛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转移,是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

物流存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

因此,我们不能把物流片面地理解为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位移。

因为,物质资料不仅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物理性移动才能进入消费,而且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的位移。

因此,“物流”这一概念应理解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之间和产成品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物理性移动。

5.物流概念的界定
即:“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6.“流通”一词的概念
一般认为,“流通”一词包括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

传统上,商流与物流合一。

现代经济活动中,商流与物流分离。

特别是在国际商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7.狭义“物流”和广义“物流”
基于上述理解,“物流”这一概念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情况。

狭义的“物流”,仅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空间位移,他属于流通领域内的经济活动。

广义的“物流”,除狭义物流外,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它既包括了流通领域,又包括了生产领域。

8.Logistics与PD的区别
目前,在欧美国家中,对物流活动的描述多喜欢使用“Logistics”一词,其使用频率高于使用“PD”(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

通常,欧美人所称的“Logistics”,包含了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物料搬运及生产设施内的物流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而“PhysicalDistribution”仅指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

可见,“Logistics”的外延更广泛。

9.物流活动的基本分类
物流活动基本上有两种分类。

第一种分类是把物流活动划分为“宏观物流”(Macro-logistics)和“微观物流”(Micro-logistics)两种。

第二种分类是把物流活动划分为“综合物流”(Integratedlogistics)与“全球物流”(Globallogistics)两种。

10.何谓“宏观物流”?
(社会物流过程)
11.何谓“微观物流”?
(生产企业物流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过程)
12.企业物流的特征
◇企业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物流具有相对稳定性
◇企业物流与企业内务项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物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13.基本生产工艺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存在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

◆工艺专业化
◆对象专业化
14.何谓“综合物流”
◆“生产物流”概念
◆“供应物流”概念
◆“销售物流”概念◆“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概念
(企业内五种物流相关关系示意图)
15.何谓“全球物流”?
16.问题之二为什么在“物流”一词前面还要加上“现代”两字?
17.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18.现代物流形成的三个阶段
■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称作“实物配送阶段”(PhysicalDistribution;简称PD阶段)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为第二阶段,称作“综合物流管理阶段”(IntegratedLogisticalManagement;简称ILM阶段)
■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称作“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阶段)
19.■实物配送阶段的物流管理特征
注重制成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对与实物配送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系统管理,以最低成本确保把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处。

20.■综合物流管理阶段的特征
它是在实物配送的基础上引入了物料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准时化服务(JIT)、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及全过程控制(TPC)等,大大改进了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

21.■供应链管理阶段的特征
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安排、订单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协调与全过程相关的一切活动及其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即时生产、即时分拨、即时销售的适销对路而没有库存积压的工商业循环系统。

22.“第三利润源泉”的含义
人们之所以把现代物流称作第三利润源泉,是因为相对于“第一利润源泉”和“第二利润源泉”而言:
★“第一利润源泉”致力于物资领域
——讲求物质消耗的节约
★“第二利润源泉”致力于劳动领域
——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利润源泉”致力于资源领域
——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现代物流通过解除三种隔离来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1)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社会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所有权的分离;(2)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空间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的生产场所与运输仓储之间的分离;
(3)解除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属性的隔离,也即流通过程中物质或商品的生产时间与物质或商品的使用时间的分离。

23.现代物流在消除三种隔离中的作用
24.现代物流的总交易次数最低原则
总之现代物流是通过时空流通,来解决商品生产地和消费地、商品生产时间与使用时间的隔离和差距,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效用,最终体现交易次数最低原则
◆现代物流的第一层含义
经济活动中各种转移过程的科学。

(Scienceoftransferprocesses intheeconomicprocess.)
◆现代物流的第二层含义
协调各种经济活动以最大限度实现物品可得性的科学。

(Scienceofcoordinationofeconomicactivitiestomaximizetheavailabilityofgoods .)
◆现代物流的第三层含义
对知识的利用和开发的结果,使注重实效的供应链管理的探索演变成流通系统的概念和过程导向的物流理念。

(Consequentuseanddevelopmentoftheknowledge,resultingfromapragmaticsupplych ainmanagementdiscussionformthebasisfortheconceptofaflowsystemandprocess-Ori entedlogistics.)
26.流通系统概念
所谓流通系统概念,是指该系统是由一个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许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流通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既有其特定的功能,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之中。

27.过程导向理念
所谓过程导向理念,是指现代物流是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活动,从而形成流通系统整体的有机活动,使系统内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共同产生新的总功能。

28.物流系统小结
物流是一个系统,它是以管理物流通道内的物资的合理流动和员工的恰当安排为目的,把相关的活动组合起来构成的一个网络。

系统方法要求我们了解所有物流活动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管理者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最终的消费有全面认识的能力,这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

29.物流系统基本模型
6000集营销管理视频免费给你培训或
•一个营销管理视频网站,里面的视频资料全都可以免费观看和下载的,
•列举一部分:
•《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教程》
•《飞人乔丹教你如何利用团队精神成为》
•《调整员工心态改善工作态度》
•《名家论坛:战略管理》
•《企业选人方法与心理测量技术》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业务员教程训练》………………
•更多免费营销管理视频在:或
第二讲现代物流全景分析
1.现代企业面临如下重大转变
(1)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2)从利润管理向盈利性管理转变;
(3)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转变;
(4)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
(5)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2.现代物流追寻的目标—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
当今的每一个行业,从汽车到服装,消费者都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能否满足顾客的期望,决定了企业能否留住现有的顾客及吸引新顾客的能力;而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水平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其盈利能力。

因此,在企业的物流项目设计和运作中,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3.顾客服务的要素
4.缺货率与服务率
当接受订货时,库内无货叫做“缺货”,缺货发生的比率叫做“缺货率”;
当顾客订货时立即从库存品中直接提货的比率叫做“服务率”。

缺货率与服务率有如下的关系:
缺货率=1-服务率
服务率=1-缺货率
5.顾客服务水平的衡量——服务率的计算
我们可以设:服务率为A;缺货率为B,那么,(1)根据缺货顾客人数:B1=缺货顾客人数/顾客总人数,则服务率为:A1=1–B1(2)根据缺货商品数量:B2=缺货商品数量/所需商品总量,则服务率为:A2=1–B2(3)根据缺货商品金额:B3=缺货商品金额/所需商品总金额,则服务率为:A3=1–B3
6.服务率的重要意义
服务率在流通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服务率低就会在供应链中失去顾客的信任,就会在流通领域内面临失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服务率过高,即存在库存量过剩而增大商品保管费用,这样对经营企业也是不利的。

因此,设立合理的服务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7.现代物流中的“交替损益”问题
“交替损益”一词源自英语“Trade-off”,从现代物流的角度出发,所谓交替损益,可以理解为改变物流系统中任一要素的形质,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形质;欲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都将对系统其他要素产生衰减作用。

解决物流系统中的“交替损益”问题,是现代物流管理的精华所在,它包括一系列世界上最先进、最时尚的经典理论。

8.库存量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的交替损益关系
9.现代物流全景的内容
10.现代物流支撑着一条供应链
11.现代物流链的运动环节
12.复杂的供应和分配网络
一个联结着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复杂供应链
13.公司企业内部供应链中的物流链
14.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管理供应链成员的一个途径
15.供应链管理中形成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现代物流,
16.现代物流涵盖着两大活动
17.现代物流构成的三大要素
18.现代物流服务于四大领域
何谓物流的分类服务功能?
何谓物流的整合服务功能?
何谓物流的组合服务功能?
19.现代物流充满了“五字经”
○五“环”一链
○五“R”一流
○五“S”一体
○五“流”汇聚
○五“化”齐现
20.现代物流的信息化
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物流信息的商品化
◎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
◎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
◎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
◎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此外,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映(QR)、有效的顾客反应(ECR)等技术与观念在未来的物流管理中将会得到普遍采用。

21.现代物流的自动化
在信息化基础上,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是无人化,其效果是省力化。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物流自动化设施有很多,如:□条形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
□自动存取系统
□自动导向车
□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我国也正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这些自动化设施。

22.现代物流的网络化
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现代物流的网络化有两种趋势:
○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化
其中包括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之间联网;配送中心与下游顾客之间联网。

订货过程将会使用计算机通讯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N)上的EOS和EDI来自动实现。

○物流组织网络化
也即在全球范围内将各种制造资源、需求资源、供应资源和人力资源组织起来,得到充分地利用。

23.现代物流的智能化
现代物流的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应用。

由于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显然,在物流自动化进程中,物流的智能化是人们不可回避的一种挑战。

随着象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普及,智能化必将是现代物流的一种发展趋势。

24.现代物流的柔性化
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II)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因此,现代物流的柔性化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25.现代物流分布着六大系统
(1)国别物流系统
(2)地区物流系统
(3)行业物流系统
(4)企业组合物流系统
(5)地区工团物流系统
(6)企业物流系统
26.现代物流提供了七大功能
(1)运输功能是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功能
•任何跨越空间的物质实体的流动,都可称为“运输”。

•运输功能所实现的是物质实体由生产地点向消费地点的移动。

•运输功能既是对物质实体有用性得以实现的媒介,也是物质实体异地新价值
的创造过程。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讲,运输功能的发挥,缩小了物质交流的空间,扩大了社
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并实现在此范围内价值的平均化、合理化。

(2)储存功能是物流体系中唯一的静态环节
•储存功能所要解决的是在物质生产与消费或者物质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异
中,如何妥善地保持物质实体的有用性。

•通过储存,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
时令上的效益(如物质实体在时令上的差值)。

相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储存功能既有缓冲与调节的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的作用。

(3)配送是物流体系中由运输派生出来的功能
•配送是短距离的运输,它发生在流通与消费的交会处,是物流体系最末端的
延伸功能。

•配送在其短距离运输中,也参与相关的物流功能,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功能组
合,其中还有商流的成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配送功能是物流体系的一个缩影。

因为一次配送活动,从
接受并处理订单之后,通过集货、配货和送货过程,使相对处于静态的物品
完成一次短暂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物流过程,只不过
是微型一些罢了。

(4)包装是物流体系中的一种动态过程
•包装功能的实施,首先发挥的是保护物质实体的作用,其次是起美化物质实体的作用,它是生产过程向流通或消费领域的延伸。

•包装功能在物质实体上的实施,从本质上说,是对其他物流功能乃至整个物流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也为其他物流功能提供了一系列的方便与快捷的前提。

(5)装卸搬运功能是物流体系的一种立体的动态过程
•装卸搬运功能的实施过程中,既有同一地域(一般是库、场区)内的前
后、左右的搬与运,也有上上下下的装与卸。

•装卸搬运功能,一般出现在“动”与“静”、“动”与“动”相结合的
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装卸搬运功能的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和有关机具的使
用。

(6)流通加工实际上就是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生产过程
•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就是直接地为流通、特别是为销售服务。

•流通加工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例如,零部件的组合、形体上的分割或者各种标识的制作,有些只是为了各物流环节在作业上的便利。

(7)信息处理功能贯穿着物流体系的始终
•一方面,信息处理功能反映物流所涉及的各个领域或者过程的形态变化,反馈各种物流信息,供物流过程决策者参考;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功能将决策者的物流决策信息传递到各个物流环节和功能系统内。

所谓的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处理,都是在这一领域内运用,并对整个物流体系起着促进作用的信息处理活动。

第三讲现代物流的合理化理念与实践
1.物流合理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的概念
概括地讲,物流合理化是物流资源配置和企业内外物流活动趋于合理的过程,也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来满足既定的顾客服务。

2.现代物流合理化需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
要使物流合理化,需要抓住许多环节问题,但是概括地说,物流的合理化通常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使物流各子系统合理化
第二阶段:使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

3.在第一阶段中的做法
货主企业为降低物流费用又能保证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应考虑物流活动的7个子系统的各自活动的合理化,也即在该阶段中力求运输递送、储运保管、包装整合、实物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各项活动合理化。

4.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
5.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以下三个因素对运输十分重要
○运输成本
○运输速度
○运输的一致性
6.返程或起程空驶
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单程重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

◇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回空周转。

7.对流运输
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迭交错的运输称对流运输。

已经制定了合理流向图的产品,一般必须按合理流向的方向运输,如果与合理流向图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属对流运输。

在判断对流运输时需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是不很明显的隐敝对流,例如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从发生运输的那个时间看,并无出现对流,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要注意隐蔽的对流运输。

8.迂回运输
是舍近取远的一种运输。

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迂回运输有一定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如果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音、排气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时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不合理运输。

9.重复运输
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

另一种形式是,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

重复运输的最大毛病是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10.倒流运输
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

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11.过远运输
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

过远运输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远距离自然条件相差大。

又易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

12.运力选择不当
未根据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进行选择,而不正确地利用运输工具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有以下若干形式:
◇弃水走陆
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运及陆运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不是铁路及大型船舶的经济运行里程却利用这些运力进行运输的不合理做法。

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且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中利用,发挥不了运速快的优势。

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

另外,和小型运输设备比较,火车及大型船舶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不根据承运货物数量及重量选择,而盲目决定运输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及货物不满载、浪费运力的现象。

尤其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较多。

由于装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13.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加大的一种不合理运输。

例如,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合理运输。

上述的各种不合理运输形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在进行判断时必须注意其不合理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容易出现判断的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