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11
27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 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 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如外源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 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环境因素 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 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映机体的易感性。
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
反应
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
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
反应。
2019/12/11
33
剂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效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 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 (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 系。
2019/12/11
2019/12/11
32
反应与效应
效应(graded response) 通常与表示化学物
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
效应
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
表示。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
反应 (quantal response) 用于表示化学物
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属于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 高危人群。
2019/12/11
28
生物学标志
接触标志
效应标志
暴露
吸收剂量
靶器官 剂量
生物学效应 健康效应
易感性标志
图2 从暴露到健康效应的模式图和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2019/12/11
29
生物学标志
⑴生物学标志可能成为评价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健康
状况影响的有力工具;
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 物质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 的检测指标。
可分为
①接触生物学标志 ②效应生物学标志 ③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2019/12/11
25
接触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
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 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 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 息。
2019/12/11
3
毒物及其分类
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 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 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 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
剂量: 机体接触毒物的量。单位:mg/KG
mg/m2
2019/12/11
4
毒物的分类:
(1)按其来源:分天然、合成和半合成三类; (2)按其用途及分布范围:分工业、环境、 食品有毒成分、农用、医用、军事、放射性、 生物性和化妆品中分布的有害化学物; (3)按其毒性强弱又可分为剧毒、高毒、中 毒、低毒、微毒等。
2019/12/11
10
毒作用及其分类
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为 毒效应。
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 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 害作用。
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 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 作用的结果。
2019/12/11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称变态 反应(a11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 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 性异常反应。
2019/12/11
16
毒作用的描述
1. 机体的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受到 影响,寿命可能缩短。
2.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3. 机体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4.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2019/12/11
18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的特点:
1. 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2. 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 3. 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4. 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
有时难以判断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作用是非损 害作用还是损害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将不断出现新 的概念和方法,有可能过去认为是非损害作用的生物学作用, 会重新判断为损害作用。
因此,应充分地认识到对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判断的相对
性和发展性。
2019/12/11
20
毒效应谱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2019/12/11
5
毒物及其分类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பைடு நூலகம்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8
毒性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亚慢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慢性毒性试验 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2019/12/11
9
毒性
接触频率
A
毒作用的浓度范围
3
A
B
2
B
C
1
C

↑↑
↑↑
单次染毒
重复染毒
图2-1 在不同的染毒频率和消除率的条件下,剂量和靶器官内浓度的关系
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体维持体 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 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2019/12/11
19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都属于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 物学作用。
而在生物学作用中,量的变化往往引起质的变化,所以非损 害作用与损害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对意义。
量-效应关系
⑴ 剂量
⑵ 反应与效应
⑶ 剂量-反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
⑷ 剂量-反应曲线
2019/12/11
31
剂量(dose):
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 又称外剂量(external dose)是指外 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 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效应:
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可以用 计量单位来表示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
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 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毒作用谱: 机体接触某一物质引起的多种生物学变 化。
2019/12/11
17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的特点:
11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作用的分类: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局部与全身作用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过敏性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2019/12/11
12
毒作用及其分类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 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 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 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①该器官的血液供应; ②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 ③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 ④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 ⑤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⑥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⑦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 ⑧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
2019/12/11
24
生物学标志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biological marker)
2019/12/11
6
毒性
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 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 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 需要较大的剂量,才呈现毒性。但是一个物质 的“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也是相对 的,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①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
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②许多化学物质有特定的靶器官,另有一些 则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③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④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 多种原因。
2019/12/11
23
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 多种原因:
2019/12/11
13
毒作用及其分类
局部与全身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 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 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 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 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2019/12/11
14
毒作用及其分类
⑵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暴露水平;
⑶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暴露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
系,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 量暴露下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人群低剂量暴 露的危险度;
⑷易感性标志可鉴定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应在危
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中予以充分的考虑。
2019/12/11
30
第二节 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和剂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9/12/11
1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二节 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效应关系 第三节 毒性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2019/12/11
2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毒物及其分类
毒性及其分级
毒作用及其分类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效应谱
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 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 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 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 步发展。
2019/12/11
15
毒作用及其分类
过敏性反应:
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体内剂量标志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其 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如检测人体 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 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
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可以反映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 应产物含量。
2019/12/11
26
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 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 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 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early biological effect)、结构和/或功能改变(altered structure/function)、及疾病(disease)三 类标志物。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 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 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 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2019/12/11
7
毒性
影响毒性的因素: 剂量; 接触途径; 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
2019/12/11
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 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甚至死亡
2019/12/11
21
毒物的毒效应
“三致”作用:指致突变、致畸、致癌作 用。
2019/12/11
22
靶器官 (target organ):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是指 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又称靶剂量(target dose)或生物有 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 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