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新)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2021/3/10
6
2021/3/10
7
高 低 相 间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8
南 北 对 称
LOGO www20.12p1p/t3.c/o1m0
2021/3/10
2
1、大气环流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点: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3)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
热量差异。
4)意义: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使全球水热平衡;是 形成天气的基础 。
2021/3/10
3
单圈环流
31
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和 信风带(干)的交替控制
2021/3/10
32
分布: 亚洲10゚---25゚ 大陆东岸
2021/3/10
典型地区: 南亚、东南亚、中国西南
33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季风环流
① 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 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成因
(主要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类: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2021/3/10
18
东亚季风
2021/3/10
19
2021/3/10
20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2021/3/10
21
2021/3/10
13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大
低压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蒙极古--西地伯利低亚气高压压 带 亚欧大陆
太阿低留压申 平
60N
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2021/3/10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14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气流下沉——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暖湿气流、气温降低——多雨: 西风带
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冷气流、气温升高——少雨: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2021/3/10
34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共同点:都是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不同点:季风气候:旱、雨两季更明显,降水总量大。
草原气候:有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小。
2021/3/10
35
分布: 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中西部
2021/3/10
典型地区: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
夏至 2021/3/10
春分
66°34´S
冬至
12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4、条件更换为: 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1、假设一个条件: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2021/3/10
4
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2021/3/10
南极
间在
存理
在想
的状
热态
力下
环,
流地
赤道
球
赤
道
和
两
极
5
三圈环流
2、假设二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自转、 不考虑公转(太阳直射赤道)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2021/3/10
22
太阳辐射
2021/3/10
23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2021/3/10
24
2021/3/10
25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 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共11种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2021/3/10
15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大
太
亚速西尔
高压
洋
副 亚亚热洲欧带(印大高度陆)气低压压 带 平 夏威夷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10种气候类型 是各分布在哪?它 们是怎么形成的?
2021/3/10 寒带—— 极地气候
26
2021/3/10
空气上升,气 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 形成降水
27
空气下沉,气 温越来越高, 水汽容易蒸发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 一般晴朗
2021/3/10
28
分布:南北纬10゚之间
2021/3/10
典型地区: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印度尼西亚
29
热带雨林气 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2021/3/10
30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2021/3/10
典型地区: 非洲中部、澳大利亚、 墨西哥高原、南美巴西、圭亚那 高原
高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2021/3/10
16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 出。
亚速尔 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2021/3/10
17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气压带的成因、特点:
2021/3/10
9
风带的成因、特点:
2021/3/10
10
三圈环流
3、假设三个条件: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2021/3/10
11
气压带 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2021/3/10
6
2021/3/10
7
高 低 相 间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8
南 北 对 称
LOGO www20.12p1p/t3.c/o1m0
2021/3/10
2
1、大气环流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点: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3)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
热量差异。
4)意义: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使全球水热平衡;是 形成天气的基础 。
2021/3/10
3
单圈环流
31
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和 信风带(干)的交替控制
2021/3/10
32
分布: 亚洲10゚---25゚ 大陆东岸
2021/3/10
典型地区: 南亚、东南亚、中国西南
33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季风环流
① 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 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成因
(主要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类: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2021/3/10
18
东亚季风
2021/3/10
19
2021/3/10
20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2021/3/10
21
2021/3/10
13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大
低压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蒙极古--西地伯利低亚气高压压 带 亚欧大陆
太阿低留压申 平
60N
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2021/3/10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14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气流下沉——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暖湿气流、气温降低——多雨: 西风带
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冷气流、气温升高——少雨: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2021/3/10
34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共同点:都是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不同点:季风气候:旱、雨两季更明显,降水总量大。
草原气候:有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小。
2021/3/10
35
分布: 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中西部
2021/3/10
典型地区: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
夏至 2021/3/10
春分
66°34´S
冬至
12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4、条件更换为: 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1、假设一个条件: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2021/3/10
4
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2021/3/10
南极
间在
存理
在想
的状
热态
力下
环,
流地
赤道
球
赤
道
和
两
极
5
三圈环流
2、假设二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自转、 不考虑公转(太阳直射赤道)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2021/3/10
22
太阳辐射
2021/3/10
23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2021/3/10
24
2021/3/10
25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 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共11种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2021/3/10
15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大
太
亚速西尔
高压
洋
副 亚亚热洲欧带(印大高度陆)气低压压 带 平 夏威夷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10种气候类型 是各分布在哪?它 们是怎么形成的?
2021/3/10 寒带—— 极地气候
26
2021/3/10
空气上升,气 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 形成降水
27
空气下沉,气 温越来越高, 水汽容易蒸发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 一般晴朗
2021/3/10
28
分布:南北纬10゚之间
2021/3/10
典型地区: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印度尼西亚
29
热带雨林气 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2021/3/10
30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2021/3/10
典型地区: 非洲中部、澳大利亚、 墨西哥高原、南美巴西、圭亚那 高原
高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2021/3/10
16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 出。
亚速尔 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2021/3/10
17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气压带的成因、特点:
2021/3/10
9
风带的成因、特点:
2021/3/10
10
三圈环流
3、假设三个条件: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2021/3/10
11
气压带 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