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味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
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

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⑶体味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
领略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夸姣的感受,体味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

为了使学生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有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在“自主”朗读的基础
上,师生“合作、探索”,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2.学法
本文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写作技巧,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批等多种形式,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学习本文描写技巧,运用“朗读——质疑——探索——解疑——练笔”这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㈠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漂亮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不少,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干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

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 (多媒体展示诗句)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末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

(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朗读训练
1.听读:尾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有音乐的响起,学生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㈣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浮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末本文分为那三部份?每一部份用两个字概括出来。

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
助。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2、精讲“春草图”,略讲“春花图”。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绝大多数同学喜欢春天,因被春天那漂亮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怏然的生机所激动,谁能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呢?
学生口述。

以此导入新课。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1948 年 6 月曾经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

临终之前嘱其家人不要购买党政府配售的美援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毫不妥协的反帝精神。

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绿》等。

他的散文大多讲述自己的经历,描绘祖国的湖光山色,抒发个人情思,也有揭露旧社会的。

听课文录音
学生自己划生字,并注音
润 rùn 嫩 nèn 眨zhǎ
黄晕 yùn 酿niàng 巢cháo
脆 cuì 蓑suō 笠lì
分析、讨论课文
1、指名读《春》,读前提出思量题:
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份?每部份写些什么? (提示)
2、齐读第 1 段课文。

提问:文章的开头写得很好,体味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老师追问:普通人写文章总是爱抽象简单地说:“春天快来了”或者“渴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试比较课文开头的句子,哪句写得
好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补充:开头一句叠用“指望着”,表现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东风来了”,“东风”借指春风,它是春天的报信者。

“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作人。

从指望到感到,春风来了,到宛然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步步逼近,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得知春来的欢跃心情。

另外,开头短短一句还做到了落笔紧扣题旨,点明了春的到来。

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有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五幅春景图的描绘是这句话的具体表现。

3、指名朗读课文第 2 段,提出下列问题,阅读讨论。

提问: (1)。

这段写的是什么?
追问: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2)。

“一切”这是泛指整个自然界,接下去写了些什么?
(3)。

春天的山、水、太阳又有什么特征?课文用什么词来写它们的'呢?
(4)。

“水”又为什么用“涨”来说明呢?
(5)。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4.提问:看看第 3 段到第二部份末,作者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呢?学生阅读,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概括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5、齐读“春草图”。

提问:
(1)。

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
(2)。

这段第 1 句写了小草的嫩和绿,第 2 句写了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3)。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说明草不少。

但是,如果这样写“园子里、田野里,瞧去绿茵茵的全是草。

”你们说好不好? (学生议论)
(4)。

多么惹人爱慕的小草啊!它招来了许多人。

这里作者写了一系列人的动作。

有哪些动作呢?从这些动作中,你们可以想象得出,到草地上来的是些什么人? (学生口头回答)
(5)。

本段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是借风衬草,这句与上下文有联系吗?指名朗读春草图。

6、默读课文第 4 段,老师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根据投影片上的问题思考,准备回答。

问题:
(1)。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的生动、形象?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2)。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写野花之多吗?
7、指名有表情地朗读第 5 段,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提示:这段写春风。

风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着。

但平时我们却能够感受到风的强弱大小,这就要借助其他的事物。

问题:
(1)。

请大家议议,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
(2)。

作者借助的这些事物中哪一种写得最详细呢?追问:用哪些词呢?
老师补充:“吹面不寒杨柳风”,请看课文注释。

8、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了 1—5 段,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三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春花图着力描绘春花竞放;春风图着力描绘春风的和煦与清新。

这些描写,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合作探索,剖析春天(小组讨论二
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漂亮的景色?
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漂亮的画图。

1.生齐读春草图,思量:
(1)说说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
(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采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坐”、“躺”、“踢”、等动词,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形容词来体现对春草的爱慕。

体味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的效果。

2. 分析春花图,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

如思量: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
(2)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作扼要记录,学生评论作者自己补充修正。

点拨:指导学生评论,指出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确,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够。

3.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

并仿写一句。

情境导入,聆听春天三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照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欢跃。

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叹的散文。

拓展延伸,描绘春天四
1.从文学作品或者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并且试着运用它去说一段描述春天的话。

2.拿出画笔,画出春景图。

让有条件的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描绘,用画笔划出心中的春天。

3.乘兴练笔,描绘秋天。

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心目中的秋天。

教学目标五
1.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味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味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略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师生诵读,感知春天六
1. 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2.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

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采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

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3.理清思路,总观春天。

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
点拨:文章环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课时七
(一)温故导入,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还记得作者描绘了那几幅美景图吗?”回顾“春草图”和“春花图”里印象最深刻的。

句子,看看能不能背诵出来,并说说原因。

那末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春天的其他美景。

合作探索,分析春景八
1.仿照上节课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其他几幅图。

体味语言的优美。

提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如形声色神等。

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使用什么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2.小组派代表分别讲解春雨、春风、迎春三幅图,并谈谈感受,师生共评。

3.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

并仿写一句。

4. 回顾五幅春景图,在这之中你最喜欢那一幅?有感情地朗读,为什么喜欢?从中你得到了那些描写景物的妙招?
点拨:再次文中情感以及修辞手法的妙用。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