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右后旗第二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34分)
1.古诗文默写。
(10分)
⑴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1分)
⑵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渡荆门送别2分)
⑶,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1分)
⑷《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分)
⑸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她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ɡōn
ɡ()。
(2)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ɡtú báshè()了二三十年。
(3)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néng nài(),一切保险。
(4)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建国6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刻显出一副毛骨悚然
....的表情。
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
....。
D.她已经精疲力竭
....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5.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动作或神态的话。
(80字之内)(8分)
悠闲烦躁颓唐晶莹张皇失措锐不可当低眉顺眼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
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
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
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1)大熊猫活动范围是
(不超过60个字)(3分)(2)大熊猫的主要特征是
(至少用2个4字词语回答)(3分)
二、阅读(36分)
(一)爱莲说周敦颐(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谓.菊/ 是谓.大同B.晋陶渊明独.爱菊/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出淤泥而不染./ 耳濡目染.D.香远益.清/ 良师益.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文中以“”喻指君子美名远播,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为人方正。
(2分)
10.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为了突出莲花的高洁形象,不仅用菊花正面衬托,还用牡丹从反面陪衬。
B、本文托物言志,借莲花自比,含蓄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
C、“陶后鲜有闻”一句表达了对不可能有真正的隐士的遗憾之情。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的言外之意是鄙弃世人随波逐流、追逐功名富贵的现象。
(二)拥你入睡肖复兴(15分)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
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
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
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
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
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
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懵懵懂懂中,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
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
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
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
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
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
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
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
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
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⑧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
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
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
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⑩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
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
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
⑩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1.阅读全文,说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2.对文章结尾的理解不够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与文中“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一句相呼应,使文章完整而紧凑。
B.运用了描写与抒情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我害怕儿子太累了,不想儿子学习得那么辛苦的良苦用心。
C.言有尽而意无穷,为“我”继续生发种种情愫留足了想象空间。
D.希望与儿子相处时间能够长一点,表达了“我”浓浓的亲子之情。
13.简要说说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分)
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14.针对以下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父亲的举动,说说这三位父亲中,你更欣赏那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
(4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朱自清《背影》)【链接二】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毛笔,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走它。
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三)人类水资源现状(10分)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5、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3分)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
..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1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
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三、作文(50分)
18.作文(50分)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
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赢得认可的时候,找到知音的时候……感觉往往是开心的。
请以“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你要写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