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53)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53)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学杰博士主讲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1)
《内经》中对咳喘的描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是一个病因学的描述。脏器法时论说:“肺病者,喘咳逆气”。这一句话的描述是什么?就是咳嗽、喘,都是因为肺气的不降,肺气的气机升降有问题了。所以他才会出现,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肩背痛,有汗出。你看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可能因为生气,肝气郁滞导致了肺的升降有问题。你看见了吗?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就是读它的病因的时候,你可能在治疗上有时光治咳嗽治不好,你要舒舒肝才能治好,这是我在后面讲的都能遇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这是它的论述。所以从这个条文,诸气膹郁这一点,是因为肝气的问题。《金贵要略》也有描述:“膈间有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这是水气或者像现在咱们说的支饮的描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这是以痰饮论述。你看这个膈间支饮,就是水饮在肺中。那么记住了,水饮在肺中光治咳光治喘,好不了。要么怎么着?要用温化的原则。你看,麻黄在这里干什么?宣肺利水,温肺的。所以咱们把它的描述和它的治疗分析一下。在《脉因病治》中它会谈到燥火和阴虚会致呼吸系统疾病。它说:“燥旺若也,莫燥乎火”。这个火引起来这个喘证。这个喘证燥火居多。燥火喘逆之证,瓜蒌根汤主之,知母甘石汤主之。所以这个病因病机的描述,它不一样,就是它下面出方论治。那么在阴虚论治,有阴血不足,五志皆因致火出,触动初任之火,自下而上,阴精不足,龙雷之火,直冲上焦。你看这因为下焦的阴虚,所以它出现了阴虚喘逆之证。那么阴血不足呢,它要用什么?它要用四物汤加陈皮和童便,这是阴虚致咳。前面是古人论述的,你看见了吗?有痰饮、有燥火、有阴虚、有肝郁,很多种。
那么咱们呢,把他们总结一下,总结一下呼吸系统的五个主症是
什么?你看:咳、喘、痰、炎、热。我给它总结了五点。读读过去的经典,它全的咱们吸收,不全的,咱们给它补充。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这五个主症。咳嗽咱们讲过去了。喘:喘息气不足,一到喘就严重了。有痰,这个你把痰化不掉,这个喘好不了,咳也好不了。所以痰等于在肺系疾病中
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那么炎西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你为什么咳嗽、喘?你发炎了,有炎症了。那么还有出现这个热,因为在呼吸系统疾病,会伴随有发热,这个感染。所以我觉得呼吸系统这块,这五个指标是最主要的,你要想把这五个指证治好,那么你在处方在思维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这几个抓好了,那么他的病可能就祛除一半。那么在五个环节中,祛痰是这个重要环节。痰就像一个培养机,它这个痰的培养机它就储存在肺里面。所以他一着凉,吃点不合适的或者生气的时候,他就引发了,所以他反复发作不好,他老出不了根。我给大家讲:是因为你把这个痰没给祛除来。痰一旦祛除干净,肺系的疾病它就不容易发作。这是我给大家讲的在肺系疾病咱目前的认识还有观点。
虚实上节课讲了,那么要讲一讲寒热。为什么?因为这个寒热是在实证里面要分的。在虚证里面分了阴阳,记住在实证里面要分寒和热。那么要辨痰质。什么叫痰质?大家都知道,黄痰大家都说属热,白痰属寒,都会。但是从质地去辨的,说的人比较少。怎么少呢?粘稠的,不管是黄的还是白的都属于热;那么寒的呢?是泡沫的或者清稀痰,这种属于寒证。所以一看到这种热的,当然要清热;寒的呢?那么当然就要化痰或者祛风。有时这个寒夹有风,所以风寒在里面,这是在辨寒热的时候。因为呢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时候,寒和热这是在一念之间。但是呢,你给他在用药的时候是截然相反的。他热的时候,你再给他用一个温的药,他更燥了;他寒的时候,你再给他用清热的药,他就祛出不干净了。
那么我在给大家介绍一下脉象。
第一,一定要记住了这七种脉:浮、沉、数、迟、弦、滑和细脉。为什么讲这七个脉?这七个脉涵盖了中医的八纲,中医的八纲。所以
我给你讲在脉象上中医的疾病绝对可以分辨开来。所以真正的高手,一摸脉就知道。过去就说了:“病家不用开口,医家便知”。就是他脉象在一定水平上,根本就不用问病人。
浮脉:主的是外感。几乎90%只有在外感病中才会出现,别的病不会出现。这个沉脉是主里证,就是五脏有毛病了,脉才会沉。浮脉是外感病,这病比较轻;一到里证就病的时间长,而且病的时间才能会涉及到脏器的问题。这个数脉一数就知道了,超过90次/分了。西医说了:“超过100/分次”。其实在临床上病人超过90/分次就不会舒服。所以数脉是一息五-六至,超过90次/分就叫数脉。那数脉是指热症。那么在临床有了虚热和实热之分,热证记住了有虚热和实热之分。实热是什么?高烧的时候,咱们搞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中枢性发热,体温39度多。说37度多、38度多叫中枢性发热,不叫。39度多以上才叫中枢性发热。所以在中枢性发热或外感发热在39度以上这就叫实热,实证。那么虚证的病人低烧,有的人外感以后,没有力,把外邪没有清干净,天天体温37度多或者38.5度以下,这就叫低烧。还有临死前的病人,你一模脉,蹦蹦蹦跳,很散乱,再重按一下,没有,漂的,如水上浮的竹子一样,一重按就没了,轻轻按还在上,心率能达到140-160/分。你摸到这种脉,一般情况下,病人过不了24小时就得完。就是在临死前的病人你去摸一下,那叫虚热,就是阴阳就要离绝了,所以这种脉就是在临床上比较多见。那么一看,你就知道。
迟脉:就是一息不足四次,就是低于60次/分。那么这个主寒证。寒证有虚寒和实寒,就是里寒和外寒。里寒,内寒。内寒是什么?叫心脾肾阳气不足。外寒就是因为天气冷,或者冻在冰窖里,或者在雪山蹦了,这值班的硬捂,心率就下来了。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觉时心率就下来了。为什么?因为阳气内收,阳气不足,他就会寒,这叫迟脉。迟主寒证,有内寒和外寒之分。临床上多见的是内寒,外寒证咱们几乎在这见不着。
弦脉:是主的肝胆脉。肝胆脉或疼痛或气机不通。所以在临床上摸到弦脉时,就肝胆有问题,或者在春季的时候,像男同志一般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