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7至18岁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动态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7至18岁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王云涛温英英郑琦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4期
摘要:本研究利用200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广东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以此标准为基础研究分析2010年和2014年7~18岁学生身体素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较2010年有所提高;男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女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上升趋势;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好于城镇学生,且城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223-0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近年来的监测结果也显示学生体质状况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以往的研究报告的学生体质的变化分析仅对各单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而没能从整体上给出直观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采用身体素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动态变化规律。

1 研究对象
利用200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制定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以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为基准,研究2010年和2014年广东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评价标准,通过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2010年和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评价标准的制定
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多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主要就分析各单项指标的变化规律,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200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监测调研数据制定了“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以此标准为基础对2010年和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身体素质包含多项指标,而各项指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反映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程度上是相等的,故本评价标准制定采用等权的指导思想。

采用百分位数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百分位数是以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余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对体质进行评价的方法。

百分位数法是以数值的序位划分等级标准,既适合于正态分布的样本,也适合于非正态分布的样本。

3.1.1 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制定方法
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方法制定各单项指标评价标准,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采用百分位数法将各单项指标划分为6个评分等级(0分、1分、2分、3分、4分和5分)。

划分的等级表示被评价者某项指标在整体中所处位置,分值越大状况越好(见表1)。

3.1.2 综合评价标准制定方法
根据制定的各组别单项身体素质指标得分,按照等权方式相加,得到身体素质的综合得分。

以年龄分组的第15、65、90百分位数的总分值,作为等级界值点,综合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见表2)。

利用200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根据以上方法制定出广东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详见表3),每1岁为一组,分男女,共计24个组别,分别制定各身体素质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及综合评价标准。

3.2 学生身体素质动态变化情况
3.2.1 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变化情况
2010年与2014年比较,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水平达到合格及以上的比例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身体素质评定为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上升了2.2和0.4个百分点。

3.2.2 不同性别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
与2010年比较,2014年与男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所下降,身体素质水平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下降了3.6个百分点;女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上升了3.5个百分点,且优秀率和良好率均有明显的增加,分别增加了3.1和2.3个百分点。

说明身体素质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身体素质水平要好于男性,且男性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女性呈现出上升趋势。

3.2.3 城乡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
与2010年比较,2014年广东省城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所提高,身体素质等级评价为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城镇学生下降了2.5个百分点,乡
村学生上升了2.6个百分点。

2010年和2014年城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城乡学生身体素质评定等级为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2010年差值为3.1个百分点,2014年为8.2个百分点,且身体素质评定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水平的比例乡村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而城镇学生变化幅度较小。

3.2.4 身体素质水平随年龄变化趋势
以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为基准线(各年龄平均得分为18分左右),比较分析男性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动态变化情况。

由图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多数年龄组低于2005年;2010年和2014年7~12岁男性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2010年和2014年7~12岁男性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明显均低于200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为基准线(各年龄组平均得分为18分左右),比较分析女性学生身体素质的动态变化情况。

与2005年比较,除13岁年龄组外,2010年和2014年女性学生各年龄组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均低于2005年,2005年与2010年比较,除13岁和14岁年龄组外,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10年和2014年女性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随年龄变化均呈现出在12岁时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13~14岁时身体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在15岁时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变化的节点来看,12岁和15岁为升学阶段,是否存在升学压力造成女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4 结论与分析
(1)以2005年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为基础,比较分析2010年和2014年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整体表现出2010年和2014年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低于2005年,2014年学生体身体素质水平较2010年有所提高。

(2)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好于男性学生,2010年与2014年比较,男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下降趋势,女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上升趋势。

(3)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好于城镇学生,2010年和2014年比较,城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上升趋势。

(4)以2005年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为基准线,比较2010年和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无论男女,7~12岁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均明显低于2005年,男性学生在13~18岁年龄组,2005年、2010年和2014年间的差异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江崇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研制[J].体育科学,2004,24(3):33-36.
[2]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J].筛查标准的应用,2004,25(1):125-128.
[3]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102.
[4] 周卫海.成年人身体素质随BMI变化的特征[J].体育学刊,2011,18(3):132-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