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工作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它包括2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审计人员要依照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全面、准确地进行检查,有客观、可靠、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观点;二是审计的结论准确、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并且定性准确,适用法规正确,处理恰当,较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的。审计机关组建成立以来的二十年中,审计工作方法和审计工作规程不断的得以改进,审计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审计工作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审计工作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较好的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达不到完全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情况。审计意见书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和改进措施和办法、建议的法律文书。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作出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这两种审计法律文书是审计机关表现审计结果的主要方式,只有建立在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全面的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准确的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公正的作出判断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目前,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审计中进行审查的全面和深入;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的限制,导致并非能对每个审计项目中的问题都能查千导一清二楚;工作监控机制尚未建立,不能有效的对审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以达到促进审计人员工作客观公正的目的;审计法律法规等依据还有欠缺或存有缺陷,导致审计中对一些问题无法作出公正和正确的判断;审计体制不顺,影响审计机关公正的进行审计处理和客观的反映问题。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审计的结果情况。
(二)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较少。
中国审计经过20年的发展,审计领域不断的得到了拓展,审计工作也不断的深入,但与国际审计发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就是一个方面。国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占有较大的比重,几乎占全年审计工作的60%—7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们目前的审计主要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较少,有的地方甚至还未开展此项工作。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形期,许多管理和监督体系尚未建立,损失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还年年发生亏损,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国家从政策、经济等方面采取措施外,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虽然也反映经济效益情况但与经济效益审计直接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相比,缺乏针对性,无法达到深入揭示和分析经济效益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可以揭示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益情况,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制止损失、浪费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促进管理的科学高效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三)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审计监督属于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手段。审计机关组建以来,审计为保证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和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积极作用。但实际的审计中,仍存在不足。如审计工作仍主要侧重于查错纠弊,缺乏从宏观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审计组建初期,从试审人手摸索经验,主要进行微观审计,这切合当时的实际,但到如今,审计机关已建立了20年,审计也培养和锻炼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应加强调查和分析,从宏观上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审计机关近两年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李金华审计长就提出:2003年的审计工作要强化审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努力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
(四)一定数量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得到落实。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反映
审计情况,纠正、惩诫财经违法乱纪的主要的手段,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不能得到执行,就起不到审计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作用。从历年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得到执行,这主要是审计机关督促不力、被审计单位执法意识薄弱、地方保护干扰、审计执行措施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影晌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一)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一般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政治素质主要是指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政策的理解的水平,以及在履职中表现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和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意识程度。业务素质是指对审计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分析能力。身体素质是指各人身体抗病、搞劳累等能力情况。现在的审计项目工作对审计人员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就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不畏权势,公正客观的进行审计,尽心尽力的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没有较高的审计业务素质就无法做到深刻揭示问题,正确的作出判断,恰当的作出评价;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承受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
(二)审计工作的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制度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和高质。近两年审计机关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审计工作的准则和规范,进一步的规范了审计工作行为,也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但还欠完备。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审计质量考核制度和审计工作监督制度。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还较大,这必然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三)审计体制。目前我国审计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地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由地方负担,人事管理权归地方。这样的审计体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地方政府领导从地方利益着想,为被审计单位说情或阻止部分审计结果如实反映的情况,部门、单位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审计工作的情况。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受地方政府的领导,经费又受到地方制约,人事权又归属地方,很难排出干扰,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四)审计的法律、法规、规章。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是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也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条文规定过时;条文规定不够明确;对一些财经行为的判断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依据等。如《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已是1987年6月16日颁布实施的,《规定》中关于财经违法行为的许多规定,如今已不适用;对小盒库问题的处理、处罚规定不够明确,审计实践中存在理解差异。审计依据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引用错误,就会导致审计作出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