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系统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调节系统解读
第⼗⼆篇⾃动调节系统
第⼀章⾃动调节系统试验
1.试验项⽬与质量要求
1.1调节阀门⽅向性试验
⾃动调节系统在“⼿动”或“切换”状态时,远⽅操作开关向“开”⽅向时,调节阀门应向开启⽅向动作,开度表的⽰值应增⼤。

1.2⾃动跟踪试验
⾃动调节系统由“⼿动”状态切⾄“切换”状态时,阀门开度应保持不变,实现⽆扰动切换,扰动量应⼩于±1%阀位量程。

同时,调节器输出信号应跟踪阀门开度信号,跟踪精度应⼩于±1%阀位量程。

1.3执⾏机构⼩回路检查
⾃动调节系统在“⼿动”或“切换”状态时,远⽅操作,使调节阀门保持⼀定开度。

将系统切⾄“⾃动”状态时,阀门开度表应在原位置向关⼩⽅向动作。

否则说明位置反馈为正反馈,应改变位置信号的接线⽅向,使其成为负反馈。

1.4测量信号⽅向试验
按照调节系统的原理接线图,检查各信号所标的极性应与⽣产过程的实际要求⼀致。

调节系统原理图上的“+”号表⽰信号电流增⼤时,调节阀门应开⼤;“-”号表⽰信号电流增⼤时,调节阀门应关⼩。

⽤信号发⽣器或机械式万⽤表(R×10档)试验测量信号⽅向应正确。

1.5调节器组态及参数设置检查
调节器组态应满⾜⾃动调节系统⽅框图中各项控制及逻辑功能要求,参数设置应根据计算出的数值进⾏初始设置。

调节器组态及参数设置应在⾃动调节系统试投过程中逐步进⾏完善。

1.6调节阀门特性和调节对象动态特性试验
机组运⾏稳定后,应对调节阀门特性及调节对象动态特性分别进⾏试验,质量要求见以下各⾃动调节系统有关内容。

1.7⾃动调节系统试投
以上各项试验符合要求后,再进⾏⾃动调节系统进⾏试投。

系统切为“⾃动”⽅式运⾏,观察被调对象的变化过程,记录有关参数曲线,对调节参数进⼀步整定。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即切除⾃动,做进⼀步的检查。

⾃动调节系统投⼊运⾏后,控制参数应符合以下各⾃动调节系统有关质量指标要求,执⾏器动作次数应每分钟不超过5次。

1.8⾃动调节系统扰动试验
⾃动调节系统正常投⼊运⾏后,应按照《热⼯⾃动调节系统试验制度》中有关要求定期进⾏⾃动调节系统各项扰动试验,并符合以下各⾃动调节系统有关质量指标要求。

2.⾃动调节系统投⼊条件
2.1⾃动调节系统各调节设备均正常,符合《热⼯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规程》第⼗篇的有关要求。

2.2⾃动调节系统远⽅操作试验应符合《热⼯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规程》第⼗⼀篇的有关要求。

2.3机组运⾏参数达到各调节系统投⼊要求,各监控仪表显⽰、记录正常及相应保护应正常投⼊。

2.4 ⾃动调节系统相关阀门的阀门特性试验和系统动态特性试验达到规程要求。

3.⾃动调节系统退出条件
3.1主设备运⾏⼯况不稳定或运⾏⽅式改变,不符合⾃动调节系统投⼊要求。

3.2有关主要监控仪表、保护失灵。

3.3⾃动调节系统发⽣故障。

2.4主设备及系统可控性差,不符合⾃动调节系统投⼊条件。

第⼆章给⽔⾃动调节系统
本章给⽔⾃动调节系统,是指汽包锅炉的给⽔⾃动调节系统。

1.投⼊前的试验项⽬及质量要求
1.1汽包⽔位动态特性试验
1.1.1试验应分别在⾼、低负荷下进⾏。

1.1.2每⼀负荷下的试验应不少于两次。

1.2给⽔调节门特性试验
在锅炉每次⼤修后使⽤和新投⼊的调节门都应进⾏试验,其质量要求
1.2.1调节门全开时,在额定给⽔压⼒下,其最⼤流量应为额定负荷下给⽔流量的120%。

1.2.2调节门全关时,漏流量应⼩于调节门最⼤流量的10%。

1.2.3调节门特性曲线的线性段应⼤于全⾏程的70%,其回程误差不⼤于调节门最⼤流量的3%。

1.2.4调节门的死⾏程应⼩于全⾏程的5%。

2.投⼊要求
2.1锅炉运⾏正常,达到向汽轮机送汽要求。

2.2主给⽔管道为正常运⾏状态。

2.3汽包⽔位表、蒸汽流量表及给⽔流量表运⾏正常,指⽰准
确,记录清晰。

2.4汽包⽔位信号及保护装置投⼊运⾏。

3.质量指标
3.1调节系统正常⼯作时,给⽔流量应随蒸汽流量迅速变化。

在汽包⽔位正常时,给⽔流量与蒸汽流量应基本相等。

3.2锅炉稳定运⾏时,汽包⽔位应在给定值的±15㎜范围内变化。

3.3锅炉稳定运⾏时,执⾏器不应频繁动作。

3.4当给⽔流量扰动时,(中压炉为额定负荷的20%,⾼压炉为额定负荷的10%),给⽔流量的恢复时间应⼩于30S。

3.5当⽔位定值改变40㎜时,⽔位应在1min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位恢复到给定值的±15㎜范围内的时间)。

3.6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突然变化10%时,⽔位波动的最⼤偏差不超过±80㎜,⽔位稳定在给定值的时间应不⼤于2min。

4运⾏维护
4.1每天应根据汽包⽔位,蒸汽流量及给⽔流量的记录表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作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消除。

4.2每⽉⾄少进⾏⼀次给⽔流量和汽包⽔位定值扰动试验。

5切除条件
5.1给⽔调节门的漏流量⼤于其最⼤流量的30%。

5.2给⽔压⼒低于允许最低压⼒。

5.3调节系统⼯作不稳定,给⽔流量⼤幅度波动或⽔位周期不衰减波动。

5.4锅炉负荷稳定⼯况下,汽包⽔位超过报警值。

5.5给⽔⾃动调节系统发⽣故障。

第三章主汽温度⾃动调节系统
本章温度⾃动调节系统,是指过热蒸汽温度⾃动调节系统。

1投⼊前的试验项⽬及质量要求
1.1过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试验
试验应在⾼低负荷下各进⾏⼀次,每⼀负荷下的试验不少于两次。

1.2减温⽔调节门特性试验
在锅炉每次⼤修后使⽤和新投⼊使⽤的调节门均应进⾏本项试验,其质量要求如下:
1.2.1调节门的最⼤流量应满⾜锅炉最⼤负荷要求,并约有10%的余量。

1.2.2调节门的漏流量应⼩于其最⼤流量的10%。

1.2.3调节门的特性曲线应呈线性,⼯作段应⼤于70%,其回程误差应⼩于最⼤流量的3%。

1.2.4调节门的死⾏程应⼩于全⾏程的5%。

2投⼊条件
2.1锅炉运⾏正常,过热蒸汽温度达到额定运⾏参数。

2.2减温⽔调节门有⾜够的调节余量。

2.3主蒸汽温度表指⽰准确,记录清晰。

3质量指标
3.1锅炉稳定运⾏时,过热蒸汽温度应保持在给定值±2℃范围内,执⾏器不应频繁动作。

3.2减温⽔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不应⼤于2min。

3.3负荷扰动10%时,过热汽温的最⼤偏差不应超出±4℃,其过渡过程时间不应⼤于4min。

3.4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调节系统应在4min内恢复稳定。

4运⾏维护
4.1每天应向运⾏值班⼈员了解并根据过热汽温的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运⾏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消除。

4.2每⽉进⾏⼀次减温⽔流量扰动试验。

4.3⽤对⽐法每⽉对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进⾏⼀次校准,其⽰值误差不超过该系统综合误差。

4.4每季进⾏⼀次过热汽温扰动试验。

5切除条件
5.1锅炉稳定运⾏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5.2减温⽔调节门已全开,汽温仍继续上升,或减温⽔调节门已全关,⽽汽温仍继续下降。

5.3调节系统⼯作不稳定,减温⽔流量⼤幅度波动,汽温出现
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5.4减温⽔调节门漏流量⼤于其最⼤流量的15%。

5.5锅炉运⾏不正常,过热汽温参数低于额定值。

第四章主汽压⼒⾃动调节系统1投⼊前的试验项⽬及质量要求
1.1机前压⼒和汽包压⼒动态特性试验
1.1.1在机组正常负荷下进⾏试验。

1.1.2试验不少于两次。

1.2给粉调节机构特性试验
⼤修之后使⽤及新投⼊使⽤的给粉调节机构应进⾏本项试验,其质量要求如下:
1.2.1给粉机最⾼转速下的给粉量应能满⾜锅炉最⼤负荷的要求,并略有余量。

1.2.2在给粉机控制信号变化范围内的⼆分之⼀处,各台给粉机的转速偏差应⼩于50r/min。

1.2.3锅炉最⼤负荷下的给粉机与锅炉最低负荷下的给粉机转速之⽐值不应⼩于3。

2投⼊要求
2.1给粉机调节机构运⾏正常,特性符合要求。

2.2锅炉负荷⼀般不低于额定负荷的70%。

2.3锅炉燃烧稳定,汽包压⼒表,机前压⼒表及蒸汽流量表指⽰准确、可靠。

2.4汽压信号及保护装置投⼊运⾏。

3质量指标
3.1稳定⼯况下,机前压⼒应保持在给定值±196KPa范围内。

3.2改变相当于10%锅炉负荷的燃料量时,调节系统应在5min 内消除扰动。

3.3外部负荷改变10%,其负荷每分钟变化为额定负荷的5%时,调节系统应在5min内消除扰动。

过渡过程中,汽压的最⼤偏差不应⼤于±0.294MPa。

4运⾏维护
4.1每天应根据主汽压⼒表、蒸汽流量表的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消除。

4.2每三个⽉应进⾏⼀次燃料量扰动试验。

5切除条件
5.1正常情况下,汽压超出允许范围。

5.2调节系统⼯作不稳定,造成燃烧不稳。

5.3主设备运⾏⽅式改变,不符合⾃动调节系统投⼊要求。

第五章轴封压⼒调节系统
1投⼊要求
1.1汽机运⾏正常。

1.2调节阀有⾜够的调节范围。

1.3轴封压⼒表指⽰准确。

2质量指标
2.1正常运⾏轴封母菅压⼒应能保持在给定值±
3.9Kpa范围内。

2.2当改变15%的轴封母菅压⼒给定值时,压⼒应在30s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上。

3运⾏维护
每三个⽉进⾏⼀次压⼒给定值扰动试验。

4切除条件
正常运⾏⼯况下,轴封母管压⼒超出给定值±5.9KPa。

第六章除氧器压⼒调节系统1投⼊要求
1.1除氧器运⾏⽅式符合⾃动调节的要求。

1.2调节阀有⾜够的调节范围。

1.3除氧器压⼒表指⽰准确、记录清晰。

1.4除氧器压⼒保护投⼊运⾏。

2质量指标
2.1除氧器正常运⾏时,⾼压除氧器压⼒应保持在给定值±19.6KPa范围内。

2.2当⾼压除氧器压⼒给定值改变49KPa时,调节系统应能在1min内将压⼒稳定在新的给定值。

3运⾏维护
每⽉进⾏⼀次除氧器压⼒给定值扰动试验。

4切除条件
4.1稳定⼯况运⾏下,除氧器压⼒超出报警值;
4.2当调节阀已全开⽽压⼒仍继续下降,或调节阀已全关⽽压⼒仍继续上升;
4.3 除氧器运⾏⽅式改变,不符合⾃动调节的要求。

第七章加热器⽔位调节系统1投⼊要求
1.1加热器运⾏正常。

1.2疏⽔调节阀有⾜够的调节范围。

1.3⽔位保护投⼊运⾏。

2质量指标
2.1正常运⾏时,⾼压加热器⽔位应能保持在±60㎜给定值范围内,低压加热器⽔位应能保持在给定值±100㎜范围内。

2.2⾼压加热器⽔位给定值改变100㎜,低压加热器⽔位给定值改变200㎜时,⽔位应在1min内稳定在新在给定值上。

2.3运⾏维护
每⽉进⾏⼀次⽔位给定值扰动试验
2.4切除条件
2.4.1调节阀已全开⽽⽔位仍继续上升,或调节阀已全关⽽⽔位仍继续下降。

2.4.2稳定运⾏⼯况下,⽔位超过给定值±150㎜。

2.4.3加热器运⾏⽅式改变,不能满⾜⾃动调节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