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导游词(优秀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优秀10篇)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篇一
小浪底”,提起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好奇,许多游客问我为什么叫“小浪底”?这里民间有几种传说,我选择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释。
由小浪底大坝上溯25公里是名闻遐迩的黄河三峡,就是黄河龙凤峡,八里峡。
其中八里峡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浪花汹涌,掀起一个接一个的大浪;出了八里峡,进入小浪底,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变缓,河面只能卷起小小的浪花。
先民们就把这里称之为“小浪底”。
意思是大浪到头,小浪到底。
小浪底工程坝址在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小浪底村。
按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俗定约成的命名习惯,大都以地域命名,所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也就由这个村庄而得名。
原小浪底村被湖水淹没,已成泽国;村庄已搬迁新址,更名“小浪底新村”。
现在,我开始介绍小浪底工程的情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和济源市境内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上距三门峡水库大坝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2.3%,控制黄河输出沙量100%,书上说是“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部位”,用我们俗话来说就是控制缓和水沙的“咽喉要道”。
小浪底水利工程业主是小浪底建管局,工程监理是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黄委会设计院。
工程计划总投资347亿人民币,实际投资309亿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1.09亿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采购导则,对主体土建工程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
共有九个国家的36家公司通过了资格预审并参加了投票。
通过激烈的竞争,最后选定三个土建标承包商联营全体。
一标为大坝工程标,是以意大利英波吉罗为责任公司,德国霍克蒂夫、意大利意大佛瑞德和中国水电十四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成的黄河承包商中标承建。
二标为泄洪工程标,是以德国旭普林为责任公司、德国斯特伯克、德画WF、意大利萨利尼和中国水电第七、第十一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建的中德意联营体中标承建。
三标为引水发电系统标,是以法国杜美兹为责任公司,德国霍
兹曼、中国水电第六工程局为成员公司组成的小浪底联营体中标承建。
小浪底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坝址地质被20多条断层割裂;两岸山体由一层层向下游倾斜的紫砂岩、泥质页岩构成。
地质结构承载力差,极易滑坡。
为什么还要在这儿建枢纽工程呢?主要是考虑小浪底坝址还优越于其他几个坝址,也是三门峡枢纽以下唯一可获得大库容的水库;更为重要的是小浪底枢纽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效益。
——是党中央、国务院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性工程,是自1975年以来,设计专家从加高堤防、下游大改道、兴建龙门水利枢纽和桃花峪滞洪工程等11个方案中进行比较和择优后最终选择了小浪底的,由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小浪底修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小浪底工程分前期准备工程和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前期工程1991年9月1日开工。
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征地、移民、道路、桥梁、铁路转运站、供水、供电、通讯、生活设施及场地等。
主体工程1994年9月12日开工。
小浪底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3625万立方米;洞石开挖28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5574万立方米,砼浇筑337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3.26万吨。
机电设备安装309万吨;帷幕灌桨21.2万立方米,固结灌桨34.7立方米;回填(接缝)灌桨24.75万立方米。
1997年10月28日上午10:28分黄河小浪底截流成功,2023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23年竣工。
各位来宾,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土石坝,这座大坝是黏土斜心墙堆石坝。
大家是否会问,为什么不在这儿建砼坝呢?因为坝址河床有70多米深是砂砾石覆盖层,若要把覆盖层全部挖出来修上钢筋混凝土坝,无疑造价太高,为了减少工程投资,在古老沉积的河床上填筑土石坝既省时又最为合算。
为填筑这座大坝,建设者就地取材,挖掉了石门沟和李家坡两座大山,堪称“当代的愚公移山”。
大坝所用填筑材料,来自南岸蕴藏丰富的黏土山和石山以及大坝下游的河滩沙砾石。
坝体中间采用粘土,两边是砂子、卵石和砂岩等17种填筑料,一层一层填筑、碾压而成,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防止深厚覆盖层渗漏,大坝中间浇筑起一道中国第一的混凝土防渗墙,它长439米、厚1.2米、深81.9米。
同时结合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技术措施,
形成一道稳固的防渗屏障。
大坝全长1667米,坝顶宽15米,坝底宽度864米,坝顶最大高度160米,系中国目前最高、规模最大的堆石坝,坝体填筑量为5073万立方米,加上南北岸坝基开挖的770万立方米,开挖、运输、填筑总量达5843万立方米。
如果把它砌成一米见方的土石堤,可围绕地球转上一圈多。
被人们誉为当代的“愚公移山”。
大坝施工采用了国际上一流的施工设备,其中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沟机为美国产品,挖掘机为日本产品,液压自选式潜孔钻机为芬兰产品,自卸载重汽车是意大利的佩尔利尼,载重量65吨。
大坝用了6年时间提前13个月完工。
小浪底大坝开创了年开挖1600多万立方米、月填筑强度150万立方米、日填筑6.7万立方米的新纪录。
起月开挖强度超过了世界第一高土石坝罗贡大坝和第二高坝努力克大坝,走在了世界开挖填筑水平的前列。
这座与南北岸紧密相连的海拔281米高的大坝,是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的一道坚强的防线;也成为小浪底的主要标志性水工建筑物,是新世纪治黄史上的一座丰碑。
黄河小浪底到渤海有1440MK。
黄河水流出小浪底进入下游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冲击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体。
黄河下游主要是河南、山东两省,北面是海河流域,南面是淮河流域。
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多达1500多次,大的改造26次,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
新中国成立以后,领导人把治理黄河摆在了重要位置。
1952年10月,伟人毛泽东来到郑州花园口小顶山,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陷入了沉思。
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的第一代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向他老人家汇报了黄河每年有几吨泥沙留在下游河床,河床10年就要抬高1米时,毛主席感叹地说:“黄河长上天怎么办?”王化云回答说:“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土坝挡不住。
”此次出巡,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从那以后,在水电战线揭开了治理黄河、造福人民的新篇章。
一座座雄伟的大坝把黄河中上游拦腰截断,桀骜不驯的黄河被制服了;黄河下游筑起了高高的堤坝,生活在堤坝两岸的人民已安居乐业。
但要解决黄河下游两岸
河床不再加高,就要彻底治理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所以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十分重要。
沙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造林、种草、绿化大地。
几十年来,人们在黄河中、上游一直坚持植树造林,有效的水土保持使输入下游的泥沙有所减少。
尤其是小浪底枢纽工程建成后,人们正进行汛前调沙调水试验,形成有利于河床冲刷的水势,从而寻求解决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问题,让黄河按照人们的意愿由害变利,造福于人民。
现在我们所在的是工程纪念区,也是坝后保护区参观的最后一个景区。
它由纪念广场、花架长廊、观光大道等组成。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建设之歌》雕塑广场。
广场呈椭圆形,长73米,宽57米。
广场中设立了一座主体雕塑,高约21米,这三根柱子意为“三足鼎立”,其含义代表业主方(水利部小浪底建管局)、设计方(黄委会设计院)、施工方(外国承包和中国水电建设者),三方共同承担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中间的石头表明小浪底枢纽是以土石建筑为主的工程。
这组雕塑从不同角度看都像英文字母“H”它又是黄河的缩写。
以主体雕塑为中心,旁边竖立了6座雕塑,高约6米,分别代表设计、监理和一、二、三、四标的承包商。
现在大家看到的由6块“石块”组成这座雕塑,造型为“Y”,是一标承包商YRC英文缩写的头一个字母,既代表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公司的黄河承包商,还表示一标承建的工程为堆石坝。
中国水电十四局为它们的合作伙伴,小浪底拦河大坝就是他们施工的。
这一座雕塑代表二标——泄洪工程标。
二标工程主要包括:进水塔、大型洞群三个巨大的消力塘。
该标由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承建,联营伙伴是中国水电七局和水电十一局等,在右岸单薄的山体中,要开凿最大直径19.8米、有19个洞口的16条大直径的隧洞,又因地质条件复杂,是枢纽建设最为艰难的部分。
雕塑用粗犷的手法简洁再现从山体中开挖出洞群这一结构特色。
现在我们看到的由一支巨大的黄色铅笔组成的雕塑,它体现了一支笔能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代表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精心的设计者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勘
测规划设计院。
该院始建于1956年,1992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百强之一。
现在大家看到的XECC四个红色英文字母,是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缩写。
它告诉人们承担小浪底国际工程监理者就是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工程高峰期监理人数达580人。
小浪底工程建设质量优良,各标工程造价都能控制在概算之内,都与咨询监理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这座雕塑代表的是三标——发电系统标,主要承担发电系统的洞室开挖。
该项工程是由法国杜美思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承包商承建,联营伙伴为中国水电六局等。
其雕塑创意为发电机引水洞和向下开挖的尾水洞。
同时表明地质中岩石更迭,洞室交错象征发电系统70个洞室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
这一座雕塑为四标——机电安装标,由中国水电14局、4局和3局组成的“FFT”联营体承建。
“FFT”为这三个局头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请看——这里有两个“F”叠在一起,这个巨大的螺丝又象形英文字母“T”,同时“F”犹如一把大板手正在紧螺丝一一因为扳手是机电安装的主要工具。
既说明了“FFT”联营体又极具机电安装的特征。
广场东面为弧形花架长廊,长165米,高4.82米,宽4米,花岗岩石柱顶天,花岗石板铺地。
它是雕塑广场的延伸,是雕塑群不可缺少的一组美的构件和组合。
春夏之季,蓝天艳阳,花架班驳,别有一番景致;绿草成茵,花香扑鼻,黄河听涛,和风拂面,漫步在花架长廊,神提气爽,好不惬意,真让人流恋忘返。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篇二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河南观光游览!我叫。
是河南旅游集团的一名导游员,我代表我们河南旅游集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我身旁的是我们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能,我们的安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俩个都很荣幸也很乐意的为大家服务,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
者是什么建议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尽心尽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预祝各位河南旅游愉快,万事如意!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给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业可以是说是百年修得同车行吧!相聚就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简称“豫”,素有“中原”。
“中州”之称,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9800万的中原儿女,厚实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古老土地,特殊的民族情结,优美的自然山水,使这里成为凝聚华夏文明的地方。
古时,河南处于全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余年,先是:九朝古都洛阳。
七朝古都开封。
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
今日的河南改革步伐加快,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灿烂的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GD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5名,中部首位,是我国第一大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产品转化大省,第一劳动力输出大省,俩句话: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过去,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现在!
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热切地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大家请有秩序的下车,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小浪底提起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好奇,许多游客会问为什么叫小浪底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作个简单的解释,由小浪底大坝上溯25公里是闻名遐迩的黄河三峡,其中八里峡河床比较狭窄,水流比较急,浪花汹涌,掀起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浪,但是出了八里峡,进入小浪底,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变缓,河面只能卷起小小的浪花,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把这里称为小浪底,意思是大浪到头,小浪到底。
小浪底工程坝址就在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小浪底村,按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命名习惯,大都是以地域命名,所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也就是由这个村庄而得名的。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
程,即可较好的控制黄河供水,又可以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的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
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一个奇迹,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为三个标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名外商和中国万名建设者。
小浪底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仅主体工程开挖土石方就达到了8811万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大径洞和近百条各种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单薄的山体内。
其中规模最大的3条导流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达到了1405米,足以装下两栋四层楼房,泄洪系统流进水塔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复杂,堪称世界之最。
室内的新型多孔消能装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是属于罕见的。
小浪底导游词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小浪底风景区参观游览。
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洪。
首先,我代表天马旅行社感谢大家的信任!
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务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正所谓“我选择,我喜欢!”希望大家虽然出门行万里,也能感觉到家的温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三好司机”向大家问好!我们的司机姓刘,他可是位长相好,脾气好,而且技术一流好的司机,有他的娴熟驾驶,这一路上我们肯定会玩的放心,玩的开心!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
俗话说:“相聚即是缘分”,能与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闲娱乐之旅是我的荣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关系,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导游,我的手机号是……,有事您说话,洪导一
定尽全力满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为使各位在小浪底风景区期间能够玩的愉快,我现在将孟津县的历史及小浪底风景区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
当地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最初就有人文之祖伏羲带领先民渔猎生息,画八卦、正人伦,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
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
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
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上,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治黄文化,兴利除害、福泽人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缩影。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但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河水含沙量巨大,加上极端天气,河流时常泛滥,给沿河地区带来巨大灾难。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提出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
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真正开辟了黄河安澜、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纪元。
它的建成,不仅有效减轻了黄河水灾,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灌溉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好了,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景区也到了,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管好车窗,排队下车,有小孩的游客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大家在这里集合,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开始今天的参观游览。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它南距洛阳市40公里,北距济源市30公里。
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
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又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
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
她是一项集防洪,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
全坝高208米,南起邙山北连王屋山,坝体总厂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
库容量1256.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96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250米,最高蓄水位175米,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1亿千瓦,完成总投资337亿元。
完成后总控制流域面积92.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
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
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
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
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
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三个阶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多名外商和中国万名建设者。
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
仅主题工程开挖填土石方就达8811万立方米。
所有泄洪排沙赫引税隧洞共16条。
大经洞和近百条各种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单薄山体内。
其中规模最大的三条导流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达14.5米,足以装下两幢四层楼房,泄洪系统进水塔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又复杂,堪称设界之最。
室内的新型多孔消能装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属罕见。
3条泄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
而山体里是由缓倾角的砂岩和粘土质粉砂组成,由20多条层线,如“千层馅饼”。
在山体内施工难度很大。
单山体外隧道进口脸岩石加固和支护就用了12米的描杆3224根。
30米到40米的描索578根,钻12米深的排水孔1382个,把岩壁钻的密密麻麻,人们形象的称谓纳底子工程。
在土
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砂卵石,为防止泄露在坝下筑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渗墙,长439米,厚12米,最深度达81.9米,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
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
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状况。
整体设计施工破解10项世界难题,创造三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1米高1米宽,就可以绕地球三周。
由此可见,其有史以来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黄河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的梦想,而真正治理好黄河,唯有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长年战争留下的废墟中走来,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
从那时起的40多年里,成千上万的治黄专家为了小浪底工程作了精心勘探设计,从1990年开始动工历时10年,提前完成了大坝蓄触电工程。
他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桀骜不驯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供水,供电,发点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黄河小浪底导游词篇五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位于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小浪底景区
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景区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