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练习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COOCH3没有。 b、苯酚有苯环的特征峰:即苯环的骨架振动在1625~1450 cm-1之间,有几个吸收峰,而环己醇没
有。 3.一个化合物的结构不是 A 就是 B,其部分光谱图如 下,试确定其结构。
(A)
(B)
由图可得,在 2300 cm-1 左右的峰为 C≡N 产生的。而图在 1700 cm-1 左右也没有羰基的振动峰。 故可排除(B) 而为(A) 。
.(3)
,U=_ 5
6 C=O 和 C=C 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大的是 _C=O .
7 在中红外区(4000~650 cm−1)中,人们经常把 4000~1350 cm−1区域称为_官能团区 ,而把 1350~ 650 cm−1区域称为_ 指纹区 .
8 氢键效应使 OH 伸缩振动频率向_低波数 方向移动. 9 羧酸在稀溶液中 C=O 吸收在~1760 cm−1,在浓溶液,纯溶液或固体时,健的力常数会 变小 ,使 C=O 伸缩振动移向_ 长波 _方向.
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C )
A:乙炔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B:乙醚分子中
C:CO2 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E:HCl 分子中 H- Cl 键伸缩振动
D:H2O 分子中
不对称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4.下面五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D )
A: H2 O B: CO2
C: HCl
拉曼位移即为拉曼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之差的绝对值。 拉曼谱图的横坐标为拉曼位移,用波数来表示;纵坐标为谱带的强度
13.请叙述 CS2 的拉曼和红外活性的振动模式?
14.比较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
相同点:两光谱都属于分子振动光谱 不同点:
○1 、两光谱的光源不同:拉曼光谱用单色光很强的激光辐射,频率在可见光范围;红外光谱用的是红外光 辐射源,波长大于 1000nm 的多色光
25-1000 微米)。
8.振动光谱有哪两种类型?多原子分子的价键或基团的振动有哪些类型?同一种基团哪种振动 的频率较高?哪种振动的频率较低?
振动光谱有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两种类型。 价键或基团的振动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其中伸缩振动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非对称伸缩振动 ;弯曲振
动则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 )。 伸缩振动:指键合原子沿键轴方向振动,这是键的长度因原子的伸缩运动发生变化。 弯曲振动:指原子离开键轴振动,而产生键角大小的变化。
拉曼 光谱中则是强谱带。
16、醇和烷烃的 拉曼 光谱是相似的。
17、一般红外及拉曼光谱,可用以下几个规则判断(1)互相 排斥 规则(2)互相 允许 规则
(3)互相 禁止 规则
三.问答题
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分子的每一个振动自由度是否都能产生一个红外吸收?为什么?
产生条件: 激发能与分子的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同时有偶极矩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红外吸收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
B: 乙炔中 C-H 键, k = 5.9×105 达因 ⋅ cm−1
C: 乙烷中 C-C 键, k = 4.5×105 达因 ⋅ cm−1 E:蚁醛中 C=O 键, k = 12.3×105 达因 ⋅ cm−1
D: CH3C≡N 中 C≡N 键, k = 17.5×105 达因 ⋅ cm−1
8.基化合物中,当 C=O 的一端接上电负性基团则( ACE )
D.使振动频率减小
) E:使吸收光电子的波数增加
11.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小的是( E )
A:
B:
C:
D:
E:
12.下面四个化合物中的 C=C 伸缩振动频率最小的是( D )
A:
B:
C:
D:
13.两 个化合物(1)
,(2)
如用红外光谱鉴别,主要依据的谱带是( C )
A(1)式在~3300 cm−1有吸收而(2)式没有
○2 、产生机理不同:拉曼光谱是分子对激光的散射,强度由分子极化率决定,其适用于研究同原子的非极 性键振动,红外光谱是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强度由分子偶极矩决定,其适用于研究不同原子的极性键的振0cm-1,拉曼光谱的范围是 4000-40cm-1.拉曼光谱的范围较 红外光谱范围宽。
(C)δasCH
(D)δsCH
18.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 1773cm-1 和 1736 cm-1 处出现 两个吸收峰,这是因
为( C )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19. Cl2 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 A )
A0
B1
C2
D3
20.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 D )
D: N 2
5 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必须是( D )
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B:分子没有振动
C:非极性分子
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
E:双原子分子
6.预测以下各个键的振动频率所落的区域,正确的是( ACD )
A:O-H伸缩振动数在 4000~2500 cm−1 B:C-O 伸缩振动波数在 2500~1500 cm−1
24.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 204nm 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宽
峰),1710 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C )
A、醛
B、酮
C、羧酸
D、烯烃
二.填空
1 对于同一个化学键而言,台 C-H 键,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的力常数 小_ ,所以前者的振动频率比后 者 小_.
A 气体状态
B 固体, 液体状态
C 固体状态
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
21.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 C )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22.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 C )
理的方法分离
B、 按照鉴定已知化合物的方法进行
12. 何谓拉曼效应?说明拉曼光谱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光子与试样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也就是说在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中有能量的交换,产生了频率的变化,且 方向改变叫拉曼效应。
产生的机理:由于光子与试样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得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最终使散射光频率和入射 光频率有差异。 ++++拉曼位移是什么?拉曼谱图的表示法?
1)对于已知物:
a、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的类型
b、观察指纹频率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c、对照标准谱图进行比对,若被测物质的与已知物的谱图峰位置和相对强度完全一致,可确认为一种物质。
2)对于未知物:
A、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试样的来源,纯度、熔点、沸点点各种信息,如果是混合物,尽量用各种化学、物
4.下图是分子式为 C8H8O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bp=202℃,试推测其结构。 答案如下:
5.请根据下面的红外光谱图试推测化合物 C7H5NO3(mp106℃)的结构式。
答案如下:
6.分子式为 C8H16的未知物,其红外光谱如图,试推测结构。
答案如下:
7.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按波长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域(1-2.5 微米)、中红外区域(2.5-25 微米)、远红外区域
A 电子倍增器
B 光电倍增管
C 高真空热电偶
D 无线电线圈
23. 一 个 含 氧 化 合 物 的 红 外 光 谱 图 在 3600 ~ 3200cm-1 有 吸 收 峰 , 下 列 化 合 物 最 可 能 的
(C)
A CH3-CHO B CH3-CO-CH3 C CH3-CHOH-CH3
D CH3-O-CH2-CH3
13 根据互相排斥规则,凡具有对称中心的分子,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与拉曼散射光谱 没有频率
相同 的谱带。
14、同种分子的非极性键 S-S,C=C,N=N,C≡C 产生强 拉曼 谱带, 随单键→双键→三键谱
带强度 增加 。
15、 红外 光谱中,由 C ≡N,C=S,S-H 伸缩振动产生的谱带一般较弱或强度可变,而在
C:(1)式在~2
200
cm
−1
有吸收
E: (2)式在~1680 cm−1有吸收
B:(1)式和(2)式在~3300 cm−1都有吸收,后者为双峰 D:(1)式和(2)式在~2200 cm−1都有吸收
14.合物在红外光谱的
3040~3010
cm
−1
及
1680~1620 cm−1区域有吸收,则下面五个化合物最可能
光谱。
产生红外吸收的 条件:(1)、红外辐射的能 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
(2)、分子在振动过 程中偶
极矩的变化必须不等于零
故只有那些可以产生瞬间偶极距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
2. 如何用红外光谱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 a P-CH3-Ph-COOH 和 Ph-COOCH3 b 苯酚和环己醇 a、在红外谱图中P-CH3-Ph-COOH有如下特征峰:vOH以3000cm-1为中心有一宽而散的峰。而
红外、拉曼光谱习题
一. 选择题
1.红外光谱是( AE )
A:分子光谱
B:原子光谱
C:吸光光谱 D:电子光谱
E:振动光谱
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CE )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4 、制样、操作的不同: a、在拉曼光谱分析中水可以作溶剂,但是红外光谱分析中水不能作为溶剂。 b、拉曼光谱分析中样品可盛于玻璃瓶,毛细管等容器中直接测定,但红外光谱分析中不能用玻璃容器测定。 c、拉曼光谱分析中固体样品可直接测定,但红外光谱分析中固体样品需要研磨制成 KBr 压片。
C:N-H 弯曲振动波数在 4000~2500 cm−1
D:C-N 伸缩振动波数在 1500~1000 cm−1
E:C≡N 伸缩振动在 1500~1000 cm−1
7.下面给出五个化学键的力常数,如按简单双原子分子计算,则在红外光谱中波数最大者是( B )
A:乙烷中 C-H 键, k = 5.1×105 达因 ⋅ cm−1
的是( A )
A:
B:
C:
D:
E:
15.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C )
A:玻璃
B:石英 C:卤化物晶体 D:有机玻璃
16. 预测 H2S 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B )
(A)4
(B)3 (C)2
(D)1
17. CH3—CH3 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 )
(A)υC-C (B)υC-H
A:羰基的双键性增强
B:羰基的双键性减小
C:羰基的共价键成分增加 D:羰基的极性键成分减小
E:使羰基的振动频率增大
9.以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大者是( E )
A:
B:
C:
D:
E:
10.共轭效应使双键性质按下面哪一种形式改变( ABCD
A:使双键电子密度下降
B:双键略有伸长
C:使双键的力常数变小
10.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法?
横坐标:波数 cm-1 或者波长μm 纵坐标:透过率%或者吸光度
11. 红外光谱图的四大特征(定性参数)是什么?如何进行基团的定性分析?如何进行物相的 定性分析? (拉曼和红外的定性分析步骤相似)
进行基团的定性分析时,首先,观察特征频率区,根据基团的伸缩振动来判断官能团。
进行物相的定性分析:
10 试比较
与
R’与羰基的超共轭 .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振动的波数大的是_后者_,原因是_
11 试比较
与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振动的波数大的是_ 后者 _,原因是__
电负性大的原子使羰基的力常数增加 _.
12 随着环张力增大,使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_增加_,而使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__减少_.
伸缩振动频率较高,弯曲振动频率较低。(键长的改变比键角的改变需要更大的能量)非对称伸缩振动的频 率高于对称伸缩振动。
9. 说明红外光谱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产生机理: 当用红外光波长范围的光源照射物质时,物质因受光的作用,引起分子或原子基团的振动,若振动频率恰与 红外光波段的某一频率相等时就引起共振吸收,使光的透射强度减弱,使通过试样的红外光在一些波长范围内变 弱,在另一些范围内则较强,用光波波长(或波数)对光的透过率作图,便可得到红外光谱 产生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转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即振动的频率与红外光谱谱段的某频率相等。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即振动中要有偶极矩变化
2 C-H,C-C,C-O,C-Cl,C-Br 键的振动频率,最小的是 C-Br_ . 3 C-H,和 C-O 键的伸缩振动谱带,波数最小的是 C-D 键.
4 在振动过程中,键或基团的 偶极矩 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5 以下三个化合物的不饱和度各为多少?
(1) C8 H18 , U = 0
. (2) C4 H7 N , U = 2
有。 3.一个化合物的结构不是 A 就是 B,其部分光谱图如 下,试确定其结构。
(A)
(B)
由图可得,在 2300 cm-1 左右的峰为 C≡N 产生的。而图在 1700 cm-1 左右也没有羰基的振动峰。 故可排除(B) 而为(A) 。
.(3)
,U=_ 5
6 C=O 和 C=C 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大的是 _C=O .
7 在中红外区(4000~650 cm−1)中,人们经常把 4000~1350 cm−1区域称为_官能团区 ,而把 1350~ 650 cm−1区域称为_ 指纹区 .
8 氢键效应使 OH 伸缩振动频率向_低波数 方向移动. 9 羧酸在稀溶液中 C=O 吸收在~1760 cm−1,在浓溶液,纯溶液或固体时,健的力常数会 变小 ,使 C=O 伸缩振动移向_ 长波 _方向.
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C )
A:乙炔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B:乙醚分子中
C:CO2 分子中
对称伸缩振动
E:HCl 分子中 H- Cl 键伸缩振动
D:H2O 分子中
不对称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4.下面五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D )
A: H2 O B: CO2
C: HCl
拉曼位移即为拉曼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之差的绝对值。 拉曼谱图的横坐标为拉曼位移,用波数来表示;纵坐标为谱带的强度
13.请叙述 CS2 的拉曼和红外活性的振动模式?
14.比较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
相同点:两光谱都属于分子振动光谱 不同点:
○1 、两光谱的光源不同:拉曼光谱用单色光很强的激光辐射,频率在可见光范围;红外光谱用的是红外光 辐射源,波长大于 1000nm 的多色光
25-1000 微米)。
8.振动光谱有哪两种类型?多原子分子的价键或基团的振动有哪些类型?同一种基团哪种振动 的频率较高?哪种振动的频率较低?
振动光谱有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两种类型。 价键或基团的振动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其中伸缩振动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非对称伸缩振动 ;弯曲振
动则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 )。 伸缩振动:指键合原子沿键轴方向振动,这是键的长度因原子的伸缩运动发生变化。 弯曲振动:指原子离开键轴振动,而产生键角大小的变化。
拉曼 光谱中则是强谱带。
16、醇和烷烃的 拉曼 光谱是相似的。
17、一般红外及拉曼光谱,可用以下几个规则判断(1)互相 排斥 规则(2)互相 允许 规则
(3)互相 禁止 规则
三.问答题
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分子的每一个振动自由度是否都能产生一个红外吸收?为什么?
产生条件: 激发能与分子的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同时有偶极矩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红外吸收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
B: 乙炔中 C-H 键, k = 5.9×105 达因 ⋅ cm−1
C: 乙烷中 C-C 键, k = 4.5×105 达因 ⋅ cm−1 E:蚁醛中 C=O 键, k = 12.3×105 达因 ⋅ cm−1
D: CH3C≡N 中 C≡N 键, k = 17.5×105 达因 ⋅ cm−1
8.基化合物中,当 C=O 的一端接上电负性基团则( ACE )
D.使振动频率减小
) E:使吸收光电子的波数增加
11.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小的是( E )
A:
B:
C:
D:
E:
12.下面四个化合物中的 C=C 伸缩振动频率最小的是( D )
A:
B:
C:
D:
13.两 个化合物(1)
,(2)
如用红外光谱鉴别,主要依据的谱带是( C )
A(1)式在~3300 cm−1有吸收而(2)式没有
○2 、产生机理不同:拉曼光谱是分子对激光的散射,强度由分子极化率决定,其适用于研究同原子的非极 性键振动,红外光谱是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强度由分子偶极矩决定,其适用于研究不同原子的极性键的振0cm-1,拉曼光谱的范围是 4000-40cm-1.拉曼光谱的范围较 红外光谱范围宽。
(C)δasCH
(D)δsCH
18.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 1773cm-1 和 1736 cm-1 处出现 两个吸收峰,这是因
为( C )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19. Cl2 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 A )
A0
B1
C2
D3
20.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 D )
D: N 2
5 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必须是( D )
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B:分子没有振动
C:非极性分子
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
E:双原子分子
6.预测以下各个键的振动频率所落的区域,正确的是( ACD )
A:O-H伸缩振动数在 4000~2500 cm−1 B:C-O 伸缩振动波数在 2500~1500 cm−1
24.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 204nm 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宽
峰),1710 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C )
A、醛
B、酮
C、羧酸
D、烯烃
二.填空
1 对于同一个化学键而言,台 C-H 键,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的力常数 小_ ,所以前者的振动频率比后 者 小_.
A 气体状态
B 固体, 液体状态
C 固体状态
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
21.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 C )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22.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 C )
理的方法分离
B、 按照鉴定已知化合物的方法进行
12. 何谓拉曼效应?说明拉曼光谱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光子与试样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也就是说在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中有能量的交换,产生了频率的变化,且 方向改变叫拉曼效应。
产生的机理:由于光子与试样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得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最终使散射光频率和入射 光频率有差异。 ++++拉曼位移是什么?拉曼谱图的表示法?
1)对于已知物:
a、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的类型
b、观察指纹频率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c、对照标准谱图进行比对,若被测物质的与已知物的谱图峰位置和相对强度完全一致,可确认为一种物质。
2)对于未知物:
A、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试样的来源,纯度、熔点、沸点点各种信息,如果是混合物,尽量用各种化学、物
4.下图是分子式为 C8H8O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bp=202℃,试推测其结构。 答案如下:
5.请根据下面的红外光谱图试推测化合物 C7H5NO3(mp106℃)的结构式。
答案如下:
6.分子式为 C8H16的未知物,其红外光谱如图,试推测结构。
答案如下:
7.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按波长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域(1-2.5 微米)、中红外区域(2.5-25 微米)、远红外区域
A 电子倍增器
B 光电倍增管
C 高真空热电偶
D 无线电线圈
23. 一 个 含 氧 化 合 物 的 红 外 光 谱 图 在 3600 ~ 3200cm-1 有 吸 收 峰 , 下 列 化 合 物 最 可 能 的
(C)
A CH3-CHO B CH3-CO-CH3 C CH3-CHOH-CH3
D CH3-O-CH2-CH3
13 根据互相排斥规则,凡具有对称中心的分子,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与拉曼散射光谱 没有频率
相同 的谱带。
14、同种分子的非极性键 S-S,C=C,N=N,C≡C 产生强 拉曼 谱带, 随单键→双键→三键谱
带强度 增加 。
15、 红外 光谱中,由 C ≡N,C=S,S-H 伸缩振动产生的谱带一般较弱或强度可变,而在
C:(1)式在~2
200
cm
−1
有吸收
E: (2)式在~1680 cm−1有吸收
B:(1)式和(2)式在~3300 cm−1都有吸收,后者为双峰 D:(1)式和(2)式在~2200 cm−1都有吸收
14.合物在红外光谱的
3040~3010
cm
−1
及
1680~1620 cm−1区域有吸收,则下面五个化合物最可能
光谱。
产生红外吸收的 条件:(1)、红外辐射的能 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
(2)、分子在振动过 程中偶
极矩的变化必须不等于零
故只有那些可以产生瞬间偶极距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
2. 如何用红外光谱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 a P-CH3-Ph-COOH 和 Ph-COOCH3 b 苯酚和环己醇 a、在红外谱图中P-CH3-Ph-COOH有如下特征峰:vOH以3000cm-1为中心有一宽而散的峰。而
红外、拉曼光谱习题
一. 选择题
1.红外光谱是( AE )
A:分子光谱
B:原子光谱
C:吸光光谱 D:电子光谱
E:振动光谱
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CE ) 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
○4 、制样、操作的不同: a、在拉曼光谱分析中水可以作溶剂,但是红外光谱分析中水不能作为溶剂。 b、拉曼光谱分析中样品可盛于玻璃瓶,毛细管等容器中直接测定,但红外光谱分析中不能用玻璃容器测定。 c、拉曼光谱分析中固体样品可直接测定,但红外光谱分析中固体样品需要研磨制成 KBr 压片。
C:N-H 弯曲振动波数在 4000~2500 cm−1
D:C-N 伸缩振动波数在 1500~1000 cm−1
E:C≡N 伸缩振动在 1500~1000 cm−1
7.下面给出五个化学键的力常数,如按简单双原子分子计算,则在红外光谱中波数最大者是( B )
A:乙烷中 C-H 键, k = 5.1×105 达因 ⋅ cm−1
的是( A )
A:
B:
C:
D:
E:
15.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C )
A:玻璃
B:石英 C:卤化物晶体 D:有机玻璃
16. 预测 H2S 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B )
(A)4
(B)3 (C)2
(D)1
17. CH3—CH3 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 )
(A)υC-C (B)υC-H
A:羰基的双键性增强
B:羰基的双键性减小
C:羰基的共价键成分增加 D:羰基的极性键成分减小
E:使羰基的振动频率增大
9.以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大者是( E )
A:
B:
C:
D:
E:
10.共轭效应使双键性质按下面哪一种形式改变( ABCD
A:使双键电子密度下降
B:双键略有伸长
C:使双键的力常数变小
10.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法?
横坐标:波数 cm-1 或者波长μm 纵坐标:透过率%或者吸光度
11. 红外光谱图的四大特征(定性参数)是什么?如何进行基团的定性分析?如何进行物相的 定性分析? (拉曼和红外的定性分析步骤相似)
进行基团的定性分析时,首先,观察特征频率区,根据基团的伸缩振动来判断官能团。
进行物相的定性分析:
10 试比较
与
R’与羰基的超共轭 .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振动的波数大的是_后者_,原因是_
11 试比较
与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振动的波数大的是_ 后者 _,原因是__
电负性大的原子使羰基的力常数增加 _.
12 随着环张力增大,使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_增加_,而使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__减少_.
伸缩振动频率较高,弯曲振动频率较低。(键长的改变比键角的改变需要更大的能量)非对称伸缩振动的频 率高于对称伸缩振动。
9. 说明红外光谱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产生机理: 当用红外光波长范围的光源照射物质时,物质因受光的作用,引起分子或原子基团的振动,若振动频率恰与 红外光波段的某一频率相等时就引起共振吸收,使光的透射强度减弱,使通过试样的红外光在一些波长范围内变 弱,在另一些范围内则较强,用光波波长(或波数)对光的透过率作图,便可得到红外光谱 产生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转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即振动的频率与红外光谱谱段的某频率相等。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即振动中要有偶极矩变化
2 C-H,C-C,C-O,C-Cl,C-Br 键的振动频率,最小的是 C-Br_ . 3 C-H,和 C-O 键的伸缩振动谱带,波数最小的是 C-D 键.
4 在振动过程中,键或基团的 偶极矩 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5 以下三个化合物的不饱和度各为多少?
(1) C8 H18 , U = 0
. (2) C4 H7 N , U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