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撇、第三撇起笔分别在上一撇的右上三分之一处起笔。

“建”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顺序,最后两笔是:横折折撇、捺。

④学生再次练写。

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




计 13 花钟
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作业设计 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zhu ó sh ān ɡ s ū x ǐn ɡ w àn sh òu
三、照例子,写词语。

例:观察(昆虫)
修建( ) 展开( ) 绽开( ) 展示( )
课后反思
芬 f ēn f ēng
芳 f ān f ān ɡ
醒 X ǐn ɡ
x īng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四公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就已经说清了实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

(出示该段文字)
(课件出示7:第二自然段)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了解了作者实验的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四公路放飞蜜蜂
作业设计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逆风(nì lì) 陌生(mò băi) 确实(qüè què)
超常(chāo chāo) 检查(jiǎn cá jiǎnchá ) 二、先辨字,再组词。

蜜检误途
密捡蜈徐
课后反思
情记录下来)
师:指名读(如果有人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及时板书(板书:“先……接着……然后……最后……”),并表扬这样说真是特别有条理,顺序特别清晰。

如果没有人说,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说:如果能用上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就能让文章更有条理了)
示例:只见小刚先把尺子、碎纸屑从纸袋里拿出来,接着用尺子使劲在自己的头皮上摩擦,然后赶紧把尺子靠近碎纸屑,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纸屑被吸起来了,紧紧粘在了尺子上。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3.实验后,收拾心情说感受
师:同学们,实验到现在已经结束了,有哪些同学做成功了,说说你现在的心情?没有成功的你的心情呢?
4.借助图表回忆做小实验的情景。

(课件出示3)
根据图表,实验的过程说清楚,说条理,并把自己的感受、心情说清楚。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课件出示4)
(1)写清楚实验过程,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

(2)可以写写自己做实验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板书:心情有趣发现)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润色修改,品读欣赏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课前课后。

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没有关就不是。

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

判断关键句的关键是是否与段意有关。

(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照样子写片段
(课件出示5)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要求把观察时的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

(课件出示6)
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含羞草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么不经碰呢?
(二)修改句子。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哪些修改符号?
(有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课件出示7)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

(课件出示8)
(2)下面的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课件出示9)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

(板书: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观察一下,这两种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对调符号,是调整对调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
是移动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

(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

修改如下:第二句话,用移动符号把“用一根小木棍”移动到“我”的后面。

第四句话,再用移动符号把“又”移到“我”后面。

三、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10)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简介:《滁州西涧》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
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板书:《滁州西涧》)
4.(课件出示11)词语解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2)
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课件出示13)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读出韵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