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础笔记整理——2018年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春
幸漆爷开卷恩悯,得闲暇泛舟拾遗。

于笔记之海觅寻,在此期末复习季。

数年前,已有前辈(小玚)于比比寺发布拾零,细节备至,绘声绘色,又旁征博引,笔者实乃不胜感激。

然其文多录漆爷口述之语,有益于考试者不显且不全,又时过境迁,更迭几番考卷?
此即笔者冒昧重整课堂笔记之由,一乃深感漆爷六月师恩;二则梳理百般头绪,从容应考;三可发布于公,以益众友。

庶竭驽钝,多有疏忽,烦请众位不吝指正。

注:以下斜体或有括号注释部分为引用前辈小玚的话语或其收集整理的资料(标记有小玚),或其他材料(分别另有标注)。

括号中斜体则为笔者或吐槽或引申的思考。

(?)代表对前面一字或一词存疑,因为所有内容主体都源于笔者上课时所手录笔记(偶尔借助相机记录长篇之文)。

然而笔者课堂笔记太过潦草,时有差错。

时间匆忙,无法一一寻原文考证,烦请谅解。

因为本文主要以整理知识为主,所以记录段子部分会相对压缩。

同时虽本文许多文字记录以及文字背后的观点摘自课堂,但很可能有笔者记忆误差或个人主观加工所致,与漆爷观点可能有所偏差。

若存在激进或偏颇之处,只愿读者权当戏言,一笑过之。

本笔记主要还是以知识整理为核心。

本文参考教材:《古典文献学基础》董洪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一版2016第五次印刷。

更多段子或课堂细节,详情可以参考小玚的笔记,或亲自于课堂之间,寻觅古文献深妙之趣。

目录
引子1
一、综述2
二、文献、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2
三、古典文献学史4
四、中国古籍目录及其形式11
五、中国古籍校勘与校勘学12
六、中国古籍版本及其形式20
七、古籍的存藏与散佚24
八、训诂学27
往届试题33
漆永祥/述車/整理
一、综述
古典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阅读、搜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

二级学科,三级分有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辑佚学,辨伪学。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边(电脑敲一遍又如何?)著书不如抄书
音韵学训诂学(小学)
古人基础教育:洒扫应对,礼乐数御
1.诵读的传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背书的传统
3.古文写作的训练
4.对汉字与母语的冷漠
“没意思,没道理。

记不住,死记下。

”(漆爷回忆老师对自己影响颇深的话)
目录学
“目”即今日之目录,“录”乃序录,内容摘要。

引路的重要作用
版本学
Ex1 郑玄“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遍注五经“素王”
有文“不为父母昆弟所容”阮元重修新祠,与积沙中发现碑文,无“不字”
贫困仍辞官念书,父母虽然生气,却“为所容”,此儒者言也
孤证不足评据,例不十不成言
陈鳣从元刻本《后汉书》发现范《书》亦无“不”字
阮元为郑玄平凡,陈鳣为范晔平反一字千年!版本学重要性
Ex2金石录
南北宋之交学者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一生心血之作
金石录十卷人家:冯文昌,清初藏书家。

字研祥,一字文元。

浙江嘉兴人,后移居钱塘(今杭州)。

诸生。

家藏书甚富。

祖父冯梦桢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真迹归他收藏后,遂将其藏书楼命名为“快雪堂”,该楼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侧。

他还因藏有宋椠本《金石录》十卷本,该书因十分珍贵,他极为珍爱,被当做镇堂之宝而加以珍藏。

还篆刻一专门印章为“金石录十卷人家。

”长笺短札,帖尾书头,每每用之。

然而,他的藏书并没有固守永久,不久逐渐被流散,《金石录》十卷本相继被江立、鲍廷博、阮元、赵魏、汪諴、韩泰华、甘福、潘祖荫、潘景郑等著名藏家收藏,均被当做镇楼之宝加以递藏,且各藏书家均刻有“金石录十卷人家”藏书章。

(小玚)
辑佚学
古籍收藏,或及身而散,或传一二世而亡(漆老师深谙此道,故不爱藏书)
辨伪学
出于各种原因,有人造假,甚至造得逼真,还有人相信,甚至有的书传播千年
Ex《孔子家语》王肃为改变“郑玄一统”的局面而造
二、文献、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
何谓文献?
释义:《论语·八价》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


孔子说,杞宋已亡,书籍散佚,故老凋丧。

夏殷之礼,已难见原貌。

文:典籍文章献:耆老贤长古人尊老->老人知识、生活经验积累更多,更有权威性叙事(历代史书记载)之“文”参考顺序:经史,历代会要,百家传记之书。

论事(历代人之话语)之“献”参考顺序:臣僚之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
(饭桌上闲聊),稗官之记录(《文献通考》)
马端临所谓“献”:仍属耆老言论范围,但只留存于言语记录,与“文”都只保留在书籍里(合二为一)
近代: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档案资料,甚至文物,凡有文字记载的都可称之文献
今天:记录有关知识的一切载体(普天之下,无不文献,无不文化)
凡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干涉条纹、21cm线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万卷楼->小小U盘
国际定义:一切情报的载体(不要谈“情报”色变)
传统文献(古典文献):纸上文献&出土文献
何谓文献学?
研究文献的学问,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中国最早以“文献学”为名的图书:郑鹤声《中国文献学概要》
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
广义文献学:无所不包狭义文献学:目录、版本与校雠(王欣夫先生《文献学讲义》)
《校雠广义》:版本、校勘,目录与典藏
>去粗存精->方便,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整理、编纂、注释->条理化,系统化明朗化
通俗化
节时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关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交叉综合(第一个融入考据学、义理学的义理思想,抽象方面主要指思想内容)
没有定论
整理本身就是研究
古典文献学完全可以是一级学科
对文献学的分类应该考虑具体学科的特性,故名称不一(因为学科之间存在分歧,专业背景,侧重不同)
文献学、汉学、国学及其它
中国人最讲究名分,位次(面子)。

孔子:“必也正名。


清人臧庸谓致经无他良方,“一曰勤奋,二曰细心。


那些今世新词,其来源起因,一曰“旧瓶新酒”,二曰“坐实虚义”
何谓汉学?
清:“汉学”乃重视东汉学者的看重小学考据(文字应用)的治学方法与厚重踏实的学术风格,“宋学”宋明理学,重视义理,轻视训诂考据。

近年来热门之“汉学”:西方与外国人研究中国之学
西方研究中国学者两种倾向:其一,中国文化外来说(应对:头脑清醒,一寸不让);其二,中国中心说,亦中国文化影响说(外界看来:大国沙文主义)
和平之世仍有人虎视眈眈,我们可以充满爱心,善良地看待这个世界,但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重视要紧之事,警惕的基础上抱以“同情之理解”(好暖)
何谓国学?
周:音乐,舞蹈
宋:国子监学
今日有人称北大,即为国学。

此指学校,而非学术。

旧词新意:清末至民国,迫于西学东渐压力,“国粹学派”主张整理国故,强调国学课经世致用,上可治国,下可淑身
(一些略或激进或偏颇之例: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上升到国学亡则国亡(乱世之威言)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所谓“国学热”,“寻根热”,国学无所不包
又有人说,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大而无当(从这句又有人说可以看出漆爷论述的又一递进,以及为自己观点的进一步造势)
还有人说,顾名思义,中国之学)
季羡林:“大国学”概念,中国各民族各色文化的一种大一统形式的“文化调和”
还有人说“新国学”,胡乱论之糟粕、精华(去传统国学之糟粕,收西学之精华)
一个时代的美,另一个时代的丑何谓美丑?何以糟粕?
无论名家说法是如何的不统一,不合理,甚至有些滑稽,但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如雨后春笋
近年来,随“国家汉办”在海外推广“孔子学院”争议没人研究什么是国学,怎么教不同地区,不同身份背景人国学
更有激进者,2008秋,人民大学申请国学学位,甚至以之为一级学科
敢问国学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如何分之?
漆爷:
“窃以为,世无国学,世亦有国学”一个国家所固有之特色学术
从“识”开始(文字,音韵,训诂)最为可忧:古之治学之基本法,今之世人排斥在外
不应以自己研究者为国学,他人研究非国学——太过宗教味道不是圣徒就是异端我上天堂你就下地狱不喜欢
何谓国学,说不清的大课题,可搁置争议,共谋发展
只要认真踏实,不打着国学幌子搞“伪国学”,就可称之为国学。

可共存,将自己的事做好。

要注意国学概念不可无限扩大,什么都包金来就什么都不是。

故曰,世无国学,世亦有国学
远“热”:不可因一时热闹非凡之事物所牵引,有自己的判断与观察(用文学原理课上金老师之话,就是要远离,却又正确看待、利用“流行”)
三、古典文献学简史
1.先秦古文献学史
文献流传十分不易,“纸寿千年”,只有经典才可能流传
动物也有语言仓颉造字(天雨栗,鬼夜泣)人文字记载→历史日积月累文献
中国有文字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夏商之嗣典”“殷先人有典有册”
周:有意识收集史料“太史掌建邦之典”“小史掌邦国之册(?)”
一般文献由史官掌管,重要文献由太宰掌管相对完备的藏书制度
最早可靠文献:商代的甲骨卜辞(虽大量古卜之辞,但也有部分反映当时史官所记载的较为详细的文献)
>散失错(?)乱
世代迁移文献
典籍
可考的最早校勘:周宣王:宋国大夫正考父(记得这个人很厉害,结局很悲壮)“正考父校简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整理《六经》,使其整饬有序(六经:《周易》《尚书》(很多人连“尚”为何意都不知)《诗经》《周礼》(非今所传《周礼》)《春秋》《乐经》)
《战国策》:把各地流传的不同篇目经有识之士收集、整理为固定版本
孔子整理《六经》,并无著述,即其自谓:“述而不著”(《论语》为其弟子及其后学所纂集)
老子周管理藏书之官“周守藏室之吏”鲁国沿用周朝典章制度,藏书制度也相似:“观书与太史氏”“周礼尽在鲁矣”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论语·为政》:
“无违”“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

”(国之大事,祭与戎)
“父母唯其疾与忧”(此为对整天在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让父母操心者的说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为对小户人家,将能喂饱父母肚子的人的说法)
“色(尊敬,和颜悦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带,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此为对富家子弟的说法)
《论语·野仁》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此为对贤子愚父人家说法(反复解释,耐心解释,认真听建议))
只要记住,天下无不是父母,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就不会有怨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此为对贪玩不归,动辄玩失踪者说法)
“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为对有恒产之世家大族子弟,肆意挥霍,天天换工作者说法(《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先进》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此为对怕老婆耳根短,爱听闲话者说法)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老夫子是何等的人性化!)
孔子在古文献学方面,留下的影响:
①主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征不信。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述而》:“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做学问断然应当如此,但若做人处处小心,晦莫大焉,则难亲)
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春秋》:“夏四月辛卯,恒星不见。

夜中,雨星不及地尺而复。

”(孔子改为星陨如雨,前者事涉怪诞,后者略为夸张)
孔子开创中国私人教育先河,弟子众多。

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论语》中共出现27人,又有“四门十哲”(圣人孔子尚不能让所有学生都优秀,何况其他)古人常谓常识渊博之人曰:“游夏之徒”
子游是文献学之宗,他经过晋国,听见有人读史,指出错误。

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后人谓校勘粗恶的书为“鱼鲁豕亥”之文,即错字满篇
古文献学史上孟子孔子孙子孔级(子思)之再传弟子
“予未得孔子之徒也,子私淑诸人也。

”没见过孔子,很不幸不在同一时代
《孟子》与其弟子序其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古文献学思想方法:
一、理解、训斥古文献时,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意”(拘泥文字,误解句意),主张“以意逆志”(用自己想法,揣度对方心思)
“以意逆志”把握失当,则转变为解释误差
二、“知人论世”了解研究对象的时代背景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领其诗,质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古文献采取审慎态度,强调怀疑与辩伪
《尚书》周武王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


先秦诸子对古文献整理与传播,其功巨大,而他们的著述,流传后世,也都成为经典古语:子:先生卿大夫:子孔子,孟子均曾当过官子渐渐>学称
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小玚)
诸子学说:荀子“学不可以已”韩非子反对附会穿凿,妄加解释(Ex 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

”附会者:举烛则明,何明?纳贤。

实际:对身旁人说的话写进了文中)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焚书坑儒:文献学一大厄。

对秦始皇焚书,亦不可夸大其影响。

那个伟大时代令人向往的智慧与其中难以猜透的迷雾,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为什么要学先秦,中华民族是早熟的,进化太彻底,请与有胸毛腿毛狐臭的西方人对比。

(小玚)
中国人二重不幸?一思想过度早熟,二身体过度进化。

往前走时又常往后望,“温故”居多,“知新”少见<=>“知新”口号响彻南北,“温故”不再
中国人进化成人更彻底,虽肉体进化到人类,心灵仍是半人半兽,孔子标准高高在天,成为幻觉。

西方将人当动物治理,一切用法治约束行为,控制欲望。

我们法理与人情相纠缠。

自然科学:攀登高峰,后人一圈一圈螺旋上升,后人永远将前人踩在脚下。

人文社科:每个时代有自己的高峰,难说哪个时代先进,前人所达成就后人永远不能企及,只能另起一峰,并峙宇内,最后群峰并立,各呈美景
以中国文学为例:《诗经》、《楚辞》、汉乐府、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高峰,都是我们只能仰望而膜拜,我们很难评价那座最高,哪座最美。

《红楼梦》吃不饱饭的人看:无趣,不解。

《平凡的世界》当今新生代,能理解?
杜甫:一饭不忘君何看?
中文系:燕园诗性的灯塔
先秦时期《五经》,诸子为基本文献的格局,奠定了中国古文献后世整理和阐释的文献基础——子生孙,孙生子仇大苦深的“知识”
2.两汉古文献学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本想万世不竭,然传至三世而亡。

“楚汉之争”刘邦统一中国,建汉,华夏大地复归和平。

满目疮痍,国弊民贫,仓廪空虚,百废待兴
天子驾车,已不能备“纯驷”
两汉初古文献现状
其一“焚书坑儒”,秦末汉初连年战争,项羽军入咸阳,焚秦宫室,百家之书,皆遭焚烧
其二民间,《五经》、诸子等以各种文学潜藏于世,传于口,需抢救性整理
其三先秦至汉,历时已长,文献典籍已成故,非训解疏释,不可解之
其四各色文献,存佚无定。

亟需大规模调查、收集、校勘、整理
然而
·战乱初定,社会凋敝,民不聊生,礼仪典章,皆不具备“叔孙通草绵蕝之仪(排队),教击柱之弊”此时书算老几?
·焚书之后,汉初并未解除私人藏书禁令
·花费太高
孝惠帝“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令”文化解放
良性反应:“民间所藏《诗》、《书》,往往间出”
《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表而大义乖换词同义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曰:‘朕甚闵焉!’”
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百年之间,书积如山丘。

汉武帝:经济文化并重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常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烧书->抄书->烧书->抄书->烧书……
西汉官府藏书空前丰富,并开始大规模系统整理图书;西汉之初,已注重文献,并建立典藏
汉成帝(前37-前7)全国大范围征诏遗书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各有分工,刘向整理,别录)
《七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分类的综合目录。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刘歆父子受命主持整理群书的工作。

在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便撰写一篇叙录,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雠过程。

这些叙录后来汇集成了一部书,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别录》。

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

《七略》以六略三十八类的分类法,条分缕析先秦到西汉的各种文化学术流派;以辑略的形式,在整体上评述了各种文化学术的兴衰分合;以各书叙录,具体而微地介绍了各种学术文化著作的优劣真伪是非,可以说是一部先秦至西汉的学术文化史。

《别录》、《七略》在唐末就佚失了,《七略》基本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

(小玚百度百科)
开图书分三级之先例
第一次国家大项目,全国范围优秀专家学者,对传世书籍全面收集整理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流传于世,传承有诸的国家图书与藏书目录
今研究西汉以前中国古籍的流传史,舍《汉书·艺文志》别无路径
从此,中国历代正史形成优良传统,成为《艺文》,成为《经籍》《汉》《隋》西汉时起,朝廷立五经学官,建十四博士,教授生徒汉代还有三次有名文献整理会议灵帝嘉平四年(175),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于石碑,由蔡邕书石,共46碑
200911字,以隶书体刻碑,《易》《书》《诗》《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立于洛阳太学门外,让人看,永久流传
史称:一字石经一字:一种字体今残1900余字
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历朝仿效,开始立碑刻石经西安:碑林!北京:清国子监!
民间也在传承发展,并未歇息
Ex《尚书》年九十余,济而伏生(九十多岁老人用方言口述,史官记载)
《易》“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汉代私人教育极其发达
东汉(后汉)初王莽天下散乱>刘秀“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
东汉郑玄,遍注群经,被清人尊为“素王”卢植>马融门下
“郑生今去,吾道东矣”(追杀?逃脱!)今人常用此典,喻某师之弟子,得师之传,或青出于蓝(押韵^.^)
汉代民间学者文献整理特点:
一、以经师口耳相传之业,传师承家法,代代相传
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家各派之学说Ex《诗》->《毛诗》
三、汉代学者皆精通小学训诂
四、中国后世文献整理各种学说与方法,都可在汉代找到源头
3.魏晋至隋唐古文献学史
汉末战乱,散亡相聚,归于劫灰“董卓之乱,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犹七十载,两京大乱,扫地皆尽”
而魏晋南北朝,皆动荡不安,连年战火
三国时期,官府亦有留意文献收藏与管理
《隋志》在总结汉末至隋时文献流传的情况
《隋书》总结自汉到隋有变化,分为四部,甲乙丙丁,对应经子史集。

(《隋书》为隋唐魏徵、长孙无忌等奉敕修撰,属纪传体史书,共四卷。

《经籍志》为十志中的一志,李延寿等编,魏微删定。

)(小玚)
《隋书·经籍志》——中国古代史志目录,《隋书》十志之一。

是继《汉书·艺文志》后,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

此《志》原是唐贞观年间《五代史志》的原稿,后并入《隋书》、系根据《隋大业正御书目》作为底本,并参考阮孝绪的《七录》分类体系而成,利用隋代遗书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与《隋大业正御书目》核对,删去重复,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类著录,既反映隋朝一代藏书,又记载六朝时代图书变动情况,并最终确立了四分法在目录学中的地位,也是现存最古的四分法目录书。

(小玚参考百度百科)
《七略》->六类
《新簿》->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只有目录名字,没有内容惠怀之乱->佚甲部:六艺,小学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史记,旧事,皇揽簿,杂事丁部:诗赋,图览,汲冢书
东晋之初,渐更鸩聚
梁武帝敦悦诗书,下化其上,四境之类,家有文史
元帝收经籍->周师(魏)入郭(江陵城破),烧
梁武帝萧衍->长子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七子萧绎,梁元帝“读书万卷,犹有
今日,故焚之。

”与书俱焚
隋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

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归原主民间异书,往往间出
隋炀帝: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按书轴品质)
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经籍志》
只有本朝人才称“大唐”
由《隋志》叙述可知,古文献在魏晋隋唐间流传,命悬一线,幸众有识之士不遗余力,稍传于唐
唐代藏书量达到三千多部,五万多卷,注释等均集大成,达到高峰
唐确立“经史子集”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文献学特点:
一、思想界,学术界“玄学”甚为主流玄:幽深高远《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老子指略》:“玄,谓之深者也。


二、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反切”注音之法,吸取佛教切音的成果音韵学发达,给这一
时期的注释之学增添了活力佛教:思想学术渗透
三、义疏之学取代东汉学者个人注经方式
疏:为注作注汉学重在明经,唐学重在注疏
唐太宗,以国子祭酒孔颖达为主编,诸儒共编成《五经正义》
既是对玄学的反动,也是对汉以来解经释注南北各学说之兼得,调和前代南北学孔颖达《五经正义》
五经正义,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

署孔颖达之名。

是因为他是主编。

、又有周礼,仪礼,公羊,毂梁四疏,合称九经疏。

——今古典文献专业从此入门,中华书局缩印本(上下两册)
再加上以下四经:孝经,尔雅,论语,孟子,称为《十三经注疏》(小玚)
义疏之学特点
①诸经《正义》与《疏》,是对汉魏以来毛公、郑玄等人注作注
②“疏不破注”,义疏严格遵守郑公等人注解,不阐发新见解,发明
③保存了大量汉魏以来旧注旧说
④诸经义疏,奠定了唐以后经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后人研究别无他路
四大名注(注家之典范)
《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水经注》《文选注》
4.宋朝至明代古文献学史
经过唐末五代战乱,北宋初期,国家藏书,所剩无几
唐代是诗歌的国度,宋代是道学(理学)的天下
古文献研究影响最大:朱熹(南宋理学家)《四书集注》元明清科举的国家标准教材《十三经》在南宋终于聚集在一起,且定型
宋太祖即位后,重建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馆”),又建“秘阁”等,并亲临观书
宋太宗《太平御览》百科全书性质
《文苑黄华》文学类类书《太平广记》小说类类书
宋真宗《册府元龟》史学类类书
唐宋至明类书盛行的标志,为后世编纂类书提供了经验类书:辑佚古书的渊源
雕版印刷的发明,书籍广泛传播成为了可能。

宋代出版业十分兴盛,刻书遍布全国,最发达:四川成都,眉山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