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

【学习重点】
1、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2、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3、“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习难点】
1、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学法指导】:诵读法、赏析法、分小组合作讨论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教材辅读:
1、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 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 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散文的基本知识:
①散文的概念: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②散文的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A、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B、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C、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的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③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A、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

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

B、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

④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联想和想象、衬托
4、了解本文修辞手法:比喻、通感
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蓊蓊郁郁()踱步()弥望()点缀()
袅娜()渺茫()霎时()脉脉()
斑驳()梵婀玲()
2、解释下列词语
(1)蓊蓊郁郁:
(2)霎时:
(3)袅娜:
(4)脉脉
(5)朗照:错误!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
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

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
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
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通
过对《荷塘月色》的学习,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
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课堂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分小组讨论:
分析8个自然段各写了哪些内容,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弄清楚文章的基本框架
二、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三: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1、找出全文的文眼
2、行文线索,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试进行分析
课后作业:
1、背诵4-6段。

2、划出你最喜欢、最欣赏的语段、语句并加以揣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课堂探究】
对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进行赏析:
1、(1)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2)找出本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4)虽然是满月……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
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3、分析第六自然段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3)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归纳总结】
(夜游)家———小路———荷塘————家
(心情)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
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

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他那虽轻犹重的人生忧伤,似淡还浓的孤独苦闷!
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

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

作者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巩固练习】
一、写法一得:一篇写景的美文,必须要注意做到------
二、拓展延伸----古诗文中有关“月、荷”的诗句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
一、wěng duïmízhuìniǎo nuó
miǎo máng shàmîmîbān bïfàn ē
二、1、蓊蓊郁郁: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3、袅娜①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②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4、脉脉①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如温情脉脉。

②用以形容水没
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5、朗照:明亮地照射。

【课堂探究】
一: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引起”,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写“景中人”(情)二:
1:“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没有。

“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三:
1: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2: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第二课时
【课堂探究】
1、
(1)①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②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
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

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2)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

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
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
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

(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2、
(1)“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
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起在荷塘里。

(3)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3、
(1)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

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巩固练习】
一:音律美(叠词)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二:
①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
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②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③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宋·周敦
颐《爱莲说》)
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⑤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