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沸石吸附水中金属铜离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沸石吸附水中金属铜离子研究
樊晓芳
【摘要】研究了人造沸石对水中金属铜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人造沸石对金属铜离子有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另外时间、人造沸石用量和溶液中金属铜离子浓度都会影响吸附容量.通过红外光谱比较人造沸石和天然沸石的异同,分析人造沸石的优劣势.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4(042)006
【总页数】3页(P68-69,116)
【关键词】人造沸石;吸附;铜金属离子;pH值
【作者】樊晓芳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具有铝硅酸盐骨架的矿物。
在沸石晶体内,分子像搭架子似的连在一起,中间有很多空腔。
空腔内还存在很多水分子,因此它们是含水矿物。
加热后水分会排出来,但不会破坏沸石内部的晶体结构。
天然沸石一般具有内微孔丰富、比表面积巨大等特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而人造沸石的吸附法,是通过投加改进的非金属矿物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它有材料
来源广、价格低廉、节能和吸附去除率高等优点。
因此,用非金属矿物材料类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人造沸石:Na2O·Al2O3·xSiO2·yH2O,化学纯,20~40目。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北京谱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天平 (AL104),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酸度计(PH2C);大功率磁力搅拌器(DJ-1),金坛市华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硫酸铜,河南焦作市化工三厂;硫酸,洛阳市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钾,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乙酸,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乙酸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
厂;EDTA,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所用化学试剂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 实验过程
2.1 pH值对沸石吸附金属离子的影响
准确量取40 mL的120 g/L的CuSO4·5H2O通过滴入H2SO4或 KOH来调节溶液 pH值。
向上述装有pH不同的120 g/L的CuSO4·5H2O溶液的锥形瓶中各加入1.5 g人造沸石,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并持续搅拌2 h,并静置4 h。
用分光光度法测溶液铜金属离子的含量。
2.2 沸石吸附金属离子时间的测定
配制120 g/L的硫酸铜溶液,每组取溶液50 mL加入5 g沸石静置2 h后用分光光度法每隔20 min测溶液的吸光度。
共测8组硫酸铜溶液。
2.3 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用量的测定
配制120 g/L的硫酸铜溶液,每组取溶液50 mL分别加入。
分别加入人造沸石
1.0 g、
2.0 g、
3.0 g、3.5 g、
4.0 g、
5.0 g、
6.0 g、8.0 g。
于室温下静置5 h后,分别移取各锥形瓶中上清液10 mL于8只50 mL容量瓶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2.4 沸石吸附金属离子容量的测定
分别配制 45 g/L、60 g/L、75 g/L、90 g/L、105 g/L、120 g/L的硫酸铜溶液100 mL。
取100 mL锥形瓶6只,编号。
分别移取上述硫酸铜溶液50 mL于此6只锥形瓶中。
向6只锥形瓶中均加入人造沸石2.0 g。
于室温下静置6 h后,分别移取各锥形瓶中上清液10.33 mL、10.00 mL、8.00 mL、6.67 mL、5.71 mL、5.00 mL于6只50 mL容量瓶中,分别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pH值对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的影响
图1 pH值和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吸附量的关系
由图1可看出吸附液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pH值为2.42~3.08
范围内,吸附效果都很好。
在pH为2.84时,吸附剂人造沸石对重金属离子铜的
吸附量最大。
随着酸度变小,OH-的浓度变大,部分形成羟基络合物,使分子变大,甚至形成羟基络合物的负离子,难于被吸附所致。
pH值过高,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并不是吸附去除作用[2]。
3.2 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时间的测定
图2 时间和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吸附量的关系
由图2可以看出吸附时间是影响重金属吸附的重要因素。
由图可以看到人造沸石
吸附剂需要至少5 h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吸附效果。
吸附处理污水时,重金属迅速达到吸附剂表面,部分在外表面被吸附,部分进入微孔被吸附剂内表面活性位点吸附。
外表面与部分微孔的吸附饱和在短时间内完成。
随着吸附量的增加,金属离子产生的斥力增强,游离重金属离子进一步深入微孔内
部的阻力增加。
因此,要达到吸附饱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3]。
3.3 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用量
图3 人造沸石用量和吸附金属铜离子吸附量的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对于50 mL的120 g/L的硫酸铜溶液,使用5 g或5 g以下人造沸石可以发挥出沸石的最大吸附量。
从图3可以看出,对Cu2+用5 g人造沸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吸附率,大于5 g就趋于平衡。
3.4 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容量的测定
图4 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和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吸附量的关系
由图4可以看出,对于2 g人造沸石,他的吸附金属铜离子容量是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3.5 人造沸石红外光谱图分析
图示出了人造沸石的红外光谱。
由图可知,所测得光谱谱带主要包括沸石分子筛骨架振动谱峰和晶格水、羟基水等谱峰。
晶格水及羟基水谱带分布在3400~1300 cm-1区间,而1300~400 cm-1区间的谱峰主要是分子筛骨架振动谱带。
硅铝分子筛骨架振动谱带表现在1100 cm-1和在450 cm-1附近有较强的吸收。
晶格水出现在3458 cm-1,说明羟基位于沸石的小笼中,比较靠近沸石的内部。
3700~3400 cm-1附近只有一个大峰,说明体系没有明显的晶格空位。
1600~1400 cm-1范围有两个峰,分别是B酸中心和L酸中心[4]。
在人造沸石的红外光谱中还可以看到 1457 cm-1附近有的特征峰,在3133.46 cm-1有的特征峰,所以人造沸石附近的特征峰表示该人造沸石含有[5]。
图5 人造沸石红外色谱图
4 结论
(1)pH对沸石离子交换容量有较大影响,人造沸石最大吸附容量均出现在小于
pH=6.0的条件下。
(2)人造沸石吸附时间比较长,需要5 h的时间才能达到吸附平衡。
(3)50 mL的120 g/L的硫酸铜溶液,使用5 g或5 g以下人造沸石可以发挥出沸石的最大吸附容量。
(4)人造沸石吸附金属铜离子容量是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5)人造沸石具有天然沸石具有的沸石分子筛骨架振动谱峰和晶格水、羟基水等谱峰。
羟基位于沸石的小笼内部,不易发挥作用。
晶格谱峰只有一个,说明人造沸石的晶格结构特征不丰富,有待改性和优化。
另外人造沸石有天然沸石没有的的特征峰。
参考文献
[1]孟祥和.重金属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22-127. [2]马小隆,刘新锐,刘晓明.改性蛭石吸附性能初探[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5):46-48.
[3]叶力佳,杜玉成.非金属矿物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
属矿工业导刊,2002(6):27-28.
[4]徐国林,徐恒泳,孙希贤,等.Y型沸石分子筛羟基谱带的红外光谱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6(1):32-38.
[5]刘亦凡,汪玉英,梁旭生,等.改型天然斜发沸石及其离子交换性[J].离子
交换与吸附,1997,13(3):27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