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社会学总结

第一篇:旅游社会学总结

旅游社会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2、概述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旅游者,即其动机态度反应和角色。旅客和旅游地当地人的关系。旅游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旅游的社会经济后果和社会文化影响。

研究内容:1犯罪与恐怖主义,战争与政治**2旅游社会影响,性与性别,态度 3真实性

3、概述旅游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1观光的起源 2产业的演进3消费的行为4发展的平台)

(二)新迪尔凯姆学说(1反常态 2神圣 3集中表现)

(三)冲突批评理论(1产业运作与旅游体验的潜在紧张关系 2商业性好客现象 3区域发展的依赖性)

(四)功能学派

(五)韦伯主义学说

(六)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七)符号互动主义

4、什么是社会学视野下的旅游?

(一)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整体上看,旅游活动不只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

1、宏观方面

旅游客源国和旅游接待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2、微观方面

首先,从旅游活动主体形成条件看。期次,从旅游活动客体发利用关系看。再次,从旅游活动媒介之间的关系看。最后,从旅游交往关系看。

(三)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

这种文化行为既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行为,又表现为旅游业的生产供给行为。

1、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看

2、从旅游业的生产供给方面看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通过对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满足旅游需求。而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无论是交通客运服务、旅行游览服务、住宿餐饮服务,还是购物服务和娱乐服务,无不表现为文化行为。

3、从旅游活动的文化功能看

旅游行为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促进社会变革;增进社会交往,密切人际关系;推动科技发展,加速文明进程;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丰富人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等。第二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社会

1、何谓现代性背景下的旅游?概述旅游与现代性内在联系与动因。

内在联系:

(一)从旅游需要产生的角度看(1结构性条件2文化条件)

(二)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在现代性中日益平民化,旅游产品也成为大众化了的消费品)

(三)从传统旅行与现代旅游的区别看(1在关于旅游的态度看法和价值方面 2从旅游的产生组织和供给角度来看 3从旅游的制度化角度看:旅游成为现代大众的宗教替代品,旅游成为一种现代新民俗。)动因:

(一)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性阴暗面的反映

(二)旅游源于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好恶交织”

(三)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秩序的“逃逸”(1旅游使人们逃逸现代社会旅游使人们回归现代社会3旅游是现代性所固有的反应和

体现)

2、分析说明“回归”对旅游者增强社会认同中的作用。

出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种社会仪式般的返回,而每一次出游都是旅游自我价值的认同,都赋予旅游者“家”以新的意义。

旅游使游人在短暂的解脱中释放现实的不满和愤恨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适,从而在返回后更好地适应和整合到日常秩序中去。

3、何谓旅游交往?了解旅游交往的性质和主体。

旅游交往:是一种暂时的异地的非正式的平行交往关系。性质:暂时性异地性平行性

主体:1旅游者与旅游服务者的交往2 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往 3旅游者之间的交往

4、分析旅游交往是如何对旅游地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

(一)旅游带来的利好。1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3促进了酒店餐饮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外资,可以有效的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5改变了当地人们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二)旅游形成的经济压力1从宏观方面:旅游接待国在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中处在边缘地位,更有可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形成单一型经济,造成依赖性经济发展格局。2从微观利益分配使用方面看:旅游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但大多数当地居民却不得不忍受旅游发展而带来的高消费高物价的生活压力。

6、为什么说遗产解说是遗产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产旅游: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反应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的一种旅游活动。第三章旅游者

1、你是如何理解旅游者的含义的?

定义:旅游者是指离开居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获取身体和心里满足,达到精神愉快过程的人。

2、如何理解旅游者角色类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属性?

普遍性:是指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具有相似性与共质性。

特殊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等我呢方面的特殊性和异质性。

旅游者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经历的共同性质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旅游活动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形态属性。

3、旅游者有哪些特征?

1旅游者的社会统计学类型。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家庭生命周期2旅游者的个体心理特征。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3旅游者的旅游特征(观光型娱乐型保健型文化教育型宗教型业务型猎奇型社交型)

4、旅游动机的多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社交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探索的需要。好奇心驱使3冒险的需要4一致性的需要。标准化的旅游地带来舒适5复杂性的需要。多种动因

5、何谓旅游者社会角色?概述旅游者角色扮演的主要理论特点。

定义:主要是指人们对旅游行为的期望,人们为旅游者设立了一整套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游客在旅途过程中需要承担这种旅游者的社会角色。即以游客的角色进行旅游活动特点:1自致性2开放性 3非正式性 4表现性5高参与性

6、分析说明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对旅游者自我认同的影响。

社会角色旅游角色分别隶属于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旅游者的行为是通过旅游者角色扮演实现,所有旅游者都必须扮演旅游者的角色。

(一)自我角色冲突

旅游者在角色扮演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我角色认知与实际角色认知心理之间的矛盾。二是一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造成角色行为冲突。

(二)人际关系角色冲突

当自我角色与其他角色的行为规范和利益相矛盾时,就可能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