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枕》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枕》读后感
《草枕》读后感1
日本文学给我的首印象是美,其次是含蓄。
此前读过川端康成的花未眠、雪国、古都等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对于景的描写了。
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在于对于“非人情”的重视。
主人公踏上的是“非人情”之旅,想要成为‘脱离凡尘的诗人’,穿插文中的俳句-十七字诗赋予了文章古典气息。
令我钦佩的是夏目漱石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在我读的译本中,译者多次给出注释“原文如此,作者此处使用汉语词汇”,包括在文中引用的孟子‘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典故等等,可以知道,文学大家果然是博古通今。
这是我对于这本书前半部分的一个整体印象,后半部分还没有读(龟速读书中),等读完全书之后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针对几个我在书中比较感兴趣点进行一些讨论:
"由于内心不受利害所惑,故而能全神贯注地从艺术的角度来观察其动作。
心无杂念,自然就能鉴赏美与非美。
"
原文中认为,"心无杂念,自然就能鉴赏美与非美"。
在高二的时候,曾经一度沉迷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课,好像就曾经听到过类似的说法。
什么是美,只有当美远离你的生活,与你的利害无关,那么才是美的。
‘当‘我’去桂林山水游玩的时候,被风景
的美丽深深折服,但是感叹撑船的`老人每日都生活在如此风景中时,老人却不以为然。
’
距离产生美。
当景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利害关系,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人们看景才是美的,不然整日想的便就是把山上的树砍了当柴烧了。
长良姑娘: 秋意浓,芒草沾露露难留;妾心烦忧无解处,愿随露逝去
因为有两个追求者就烦忧吗,烦忧到不跳河便无可排遣的地步吗?命运类似的另一位姑娘这样说:"光是投河自尽什么的,也太无趣了吧",“让佐佐田和佐佐部都做我的男妾不就完了吗”,比起前者,后者多少有些古灵精怪之意,可谓是同时代女性中的先进分子,难怪理发店老板说她“疯子”。
作者在书中还留下许多伏笔,姑娘和和尚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她会何去何从?这是十分让人期待的。
既然书的主题是非人情,那么这与主题有什么关系呢?“烦忧”是人情,“不烦忧”就是非人情了,说起来,姑娘觉得与其为了追求者烦忧,不如任性地去做,任性的说,其实能接近是非人情呢。
《草枕》读后感2
《枕草子》是平安时期的女官清少纳言自己所写的随笔,用长短不一的三百余篇记录了作者宫廷所见的一草一木,一花一
树,山川自然,花鸟鱼虫,宫廷见闻,身边琐物,个人好恶,男女之情,按说读下来应该是放肆可爱,可细细咀嚼,却觉哀伤。
读到跋,才知道这是在清少纳言的一生挚友中宫定子(皇后)亡后十年,清少纳言独居时的追忆。
清少纳言是中宫定子的女官,作为平安时期皇后的女官,出身富贵,知书达理。
书中记录了二人之间许多趣事,为翁丸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春雪作赌,为各种琐物起名,如名为“没有名字”的琵琶,名为“没有耳朵”的草,名为“不换”的笙,读来有趣得很,二人相伴宫中,情深意笃(另晋江也有不少衍生文,有兴趣也可一读)。
本书的书名《枕草子》的来历,也是与定子有关。
草子,是草纸之意。
内大人曾向中宫定子进献白纸,中宫问她
“这些纸用来做什么好呢?”
“若是我,便拿来当枕头。
”清少纳言答道。
中宫便把白纸赐了清少纳言,而她便在这些纸上写成本书。
可惜定子早亡,清少纳言亦晚景凄凉,在独居时期,追忆年少趣事,只是那时繁华,当时却道是寻常。
除了追忆亡友故事外,亦有许多作者个人的价值取向。
如,关于“女人的前途”一节中,作者曾说,前途没有什么希望,只
是守候着仅少的幸福,这样的女人是我所看不起的。
她主张女子亦应在宫廷出仕,与同僚交往,观世事,见世面。
虽是已过千年,今天读来,很是惊喜。
书中也有许多作者的个人感悟与审美。
如,四时最美之景,高雅的东西,不相配的东西,可爱的'东西,见了没什么特别,但写出字来觉得有点夸大的东西,愉快的事,担心的事,无聊的事,可惜的事,快心的事,难为情的事,遗憾的事,愕然的事,在人面前愈加得意的事。
读来像是平安时期的生活画卷,一幅幅为我们展开,万事万物,历历在目,身临其境。
此书是我的枕边书,每次读来,像是跟着清少纳言去感受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阴晴圆缺,宫廷琐事,也让我带着心灵的眼睛,去关照身边的美好与丰盈,只觉粗犷的线条都变得柔软,蒙尘的心也被擦拭得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