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燕山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燕山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目的;B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不能达到除杂目的;C、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钙一种溶质,能达到除杂目的;选D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 2g
B.26.6g
C.26. 0g
D.25. 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
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Mg+CuCl=MgCl+Cu
22
2464
7.2g x
2464
=
7.2g x
x=19.2g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
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
Fe+CuCl=FeCl+Cu
22
5664
5.6g y
5664
=
5.6g y
y=6.4g
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6.4g=26.6g
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3.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铁铝镁
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 .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
C .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 .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答案】C 【解析】
A 、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B 、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C 、该装置应是利用金属燃烧放出热量,供氯酸钠分解,分解产生的氧气又供给金属燃烧,所以金属的质量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过度消耗氯酸钠分解产生的氧气,正确;
D 、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大。
故选C 。
4.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12g B .14.25g
C .17.25g
D .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详解】
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 ,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0g+10g-209g=1g
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2
3H Al 2273x
y
273=x y
x=9y 2
Mg
H 24210g-x 1g-y
242
=10g-x 1g-y
12y-x=2
由x=9y 和12y-x=2得,2
y=
g 3
,x=6g
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
27
6g17.3g
78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4
10g-6g9.7g
58
÷≈,
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3g+9.7g=27g
故选D。
5.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
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
【详解】
A、若滤液为蓝色,则硝酸铜未完全反应,镁已经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铜、银两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可能是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也可能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或恰好和硝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有锌、银、铜,也可能镁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镁、铜、银、锌,故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锌,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银、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与硝酸锌完全反应,或镁过量,这时滤液中只含硝酸镁,故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不符合题意;
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渣中不含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故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镁,可能是镁置换了部分硝酸铜,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锌,也可能镁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这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镁,故至少含有2种溶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涉及到了优先反应原则,当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6.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A.8g B.10g C.12g D.14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Fe :从
CuSO 4+Fe=FeSO 4+Cu ,可以看出铁转化出铜,这是一个使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而题目明确的说明过滤后的固体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同,这只能说明氧化铜被溶解后,硫酸仍然有剩余,剩余的硫酸继续消耗铁粉,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前一步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利用这一等量关系,计算所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详解】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 ,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
2442CuO +H SO CuSO +H O 8098160m x y
═ 8098m x
= 80=160m y
x =
9880m y =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c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d ,
44Fe +CuSO FeSO +Cu 561606464-56=82m a
═固体质量增加
1602=8m a a =0.1m
24
42Fe +H SO FeSO +H 5698
98100g 14%-80
b
m ↑
⨯═
56=
9898100g 14%-80
b m ⨯
b =8-0.7m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b
0.1m=8-0.7m解得m=10g,
答: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10g。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7.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HCl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能除去杂质,且和氢气不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可除掉除杂时引入的水蒸气,最后得纯净的氢气,符合除杂原则;B、 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是由于碳酸钠过量,引入碳酸钠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C、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所以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选A
9.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
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D.10克镁粉和铜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10g x
10010g
44x ↑
=
解得x=4.4g
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详解】
A、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两者都大于100。
A错误;
B
、氧化钙和氧化锌会和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任何气体。
其反应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ZnO+2HCl=ZnCl2+H2O,所以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就是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即5.6g。
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碳酸氢钠84,两者都小于100,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大于4.4g,天平无法保持平衡。
C错误;
D、由于镁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
假设该金属全部都是镁,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
22 Mg+2HCl=MgCl+H
242
10g x
2410g
2x ↑
=
解得x=0.83g。
则不管镁、铜以何种比例混合,右盘增加的质量一定大于5.6g,天平不能保持平衡。
D错误。
故选B。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
【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错误。
故选B。
11.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b 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Ag +
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332=Zn(NO Zn+2AgN )O +2Ag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银小,置换出来银后,溶液质量减小;再跟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3232=Zn+Cu(NO )Zn(NO )+Cu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置换出来铜后,溶液质量增
大。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a 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但锌还未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B 、由以上分析可知,b 点时加入的锌恰好把银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了,也就没有Ag +了,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 2+和Cu 2+,故选项错误;
C 、由以上分析可知,bc 段是锌在置换铜,c 点时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为银和铜,故选项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可知,d 点时锌粉已经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不可能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看清楚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再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出金属与溶液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最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求解。
12.将一定量的丙醇(CH 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 3 H 8O+ b O 2点燃
cCO 2+dH 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x 的值为2.8 B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 可能为甲烷
D.方程式中a:b=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
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
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8
6.0g100%0.8g
60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
7.2g100%0.8g
18
⨯⨯=,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
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
点燃
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38222
2C H O+9O6CO+8H O
120288
6.0g x
点燃
120288
6.0g x
=
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
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
32
8.8g100% 6.4g
44
⨯⨯=,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
16
7.2g100% 6.4g
18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
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13.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沉淀Ⅰ是氢氧化铜沉淀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肯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
【答案】B
【解析】
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钠、稀硝酸,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Mg(NO3)2。
A.由分析可知,沉淀Ⅰ中有氢氧化铜沉淀和CaCO3沉淀,故错误;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正确;
C. 原固体粉末是否有NaCl,无法确定,故错误;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故D错误。
14.A-C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
图中“一”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B→E,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若G为一种温室气体,实验室可用F溶液检验G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A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得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得出F 为氢氧化钙;D、E组成元素相同,猜想E为水,则D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C为氧气,水可以和氧气相互转化,B、C常温下为气体,可以猜测B为氢气,氢气可与氧气反应,也能与水相互转化,且能有A转化而得,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物质很多,常见的可以猜测为二氧化碳。
故可以初步定为:A为稀盐酸或稀硫酸;B为氢气;C为氧气;D过氧化氢;E水;F氢氧化钙;G为二氧化碳;
【详解】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符合条件的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B→E,可以为化合反应,或者置换反应,C→E,可以是化合反应,不能通过置换反应来进行,故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若G为一种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盐是碳酸盐,如碳酸钠满足条件,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若G为一种温室气体,即是二氧化碳,实验室通常采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可用F溶液检验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表示直接转化关系)。
某同学推断正确的是
A.若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则C一定为水
B.若C为H2O,B为CO2,则A可以为酸、盐、氧化物
C.若A为氧化铁,B为铁,则C可以为FeSO4
D.若A为FeSO4,B为CuSO4,B→C一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A为碳酸钙,碳酸钙可以在高温煅烧条件下生成氧化钙,B可为氧化钙,氧化钙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水,碳酸钙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水,但是C不一定为水,可以是盐,如氯化钙,硝酸钙等,推断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若C为H2O,CO2与碱反应可以生成H2O,则A可以为酸,如碳酸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
和水;可以为盐,如碳酸盐可以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为氧化物,如氧化铁可以与碳单质或酸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推断正确,故符合题意;
C、若A为氧化铁,氧化铁可以被碳、一氧化碳、氢气等置换得到铁单质,B可为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C可以为FeSO4,氧化铁不能直接与酸或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推断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若A为FeSO4,B为CuSO4, FeSO4无法直接转化为CuSO4;B→C可能发生的是置换反应生成盐,如加入锌置换生成硫酸锌。
推断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D、F均是单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④中一定包含复分解反应
B.做反应①的实验,要先加热A再通入B
C.反应④用于湿法冶金,可制取Zn、Cu、Ag
D.E可以是酸、盐或有机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B、C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D、F均是单质。
故A 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铁。
故A,B.C.均错误。
D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
1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方法
A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2SO4AgNO3加入氯化钡溶液
C CO2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NaCl CaCl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 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加水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是氯化钾,不是主要成分二氧化锰;
B 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钡,引入新的杂质;
C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碳酸钠过量,所以会引入杂质。
选C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在pH=11时,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 .Na 2SO 4、KCl 、KNO 3
B .MgCl 2、K 2SO 4 、NaNO 3
C .CuSO 4、NaCl 、Ba(NO 3)2
D .BaCl 2、KCl 、AgNO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pH=11时,着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有OH -;
【详解】
A 、Na 2SO 4、KCl 、KNO 3、OH -都是无色的;故选项正确。
B 、氯化镁与中的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Mg 2++2OH -=Mg (OH )2↓;故选项错误。
C 、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是蓝色的,且能与氢氧根反应产生蓝色沉淀:Cu 2++2OH -
=Cu (OH )2↓;故选项错误。
D 、氯化钾与硝酸银能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KCl +AgNO 3=KNO 3+AgCl ↓;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19.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 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g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 .0.8g
B .1.12g
C .1.6g
D .2.4g
【答案】C
【解析】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80
×100%=20%,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160
⨯×100%=30%,设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充分反应后氧化铁减少的质量为x•30% CuO+CO Cu+CO 2 减少的质量
80 64 80-64=16
3.2g-x 0.8g-x•30%
80163.20.8?30%
g x g x =-- x=1.6g 。
故选C 。
20.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 )
A .77.5%
B .63.3%
C .46.7%
D .2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发生的反应是:CaCO 3+2HCl=CaCl 2+H 2O+CO 2↑,Mg (OH)2+2HCl=MgCl 2+2H 2O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水的质量是:111.4g - 20.6g=90.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0.8g 水来自三部分:1、盐酸中的:100g-100g×14.6%=85.4g ;2、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水:利用氢元素守恒:2HCl H 2O ,即每73份质量的盐酸得到18份质量的水,盐酸:
100g×14.6%=14.6g ,水的质量:3.6g ;3、氢氧化镁中的氢元素产生的水:90.8g-85.4g-3.6g=1.8g ,利用氢元素守恒:Mg (OH)2
H 2O ,即每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得到18份质量的水,则氢氧化镁的质量是5.8g ;根据反应:Mg (OH)2+2HCl=MgCl 2+2H 2O ,计算氯化镁的质量,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
258955.8Mg OH MgCl g x
58 5.8g 95x
= 解得x=9.5g ,
则氯化钙的质量:20.6g-9.5g=11.1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y ,则有: 32
CaCO Ca 100
11111Cl 1.g y 10011111.1g
y = 解得y =10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10g 100%63.3%10g+5.8g
⨯≈。
故选B 。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 Al a Mg b (OH )16CO 3·4H 2O ),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Mg (OH )2不溶于NaOH 溶液也不与NaOH 溶液反应。
②A1(OH)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NaA1O2。
(实验一)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装置如图一。
(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12O3、MgO、CO2和H2O,若要测定生成的CO2和
H2O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_____、D_____。
(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碱石灰③氯化钙④纯碱
(2)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_____(填a或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_____。
(3)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____。
(实验二)另取mg该药片,加入100g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1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二。
(4)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有沉淀,此阶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的反应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 时,生成的沉淀中Al(OH)3的质量是_____g。
(5)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中a:b=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③② b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2NaOH+H SO=Na SO+2H O复分解 1.56 1:3
充分吸收24242
【解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