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中班科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雨了中班科学教案
教案名称:下雨了中班科学探索活动
一、教案目标:
1. 让中班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了解雨水的形成、下
雨的原因以及雨水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
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1. 雨伞、雨衣、胶水、深盘子、蓝色颜料、水杯、喷壶、白纸、彩笔、幼儿园校园或户外场地。
2. 黑板或白板、白色粉笔或笔。
三、教学过程:
1. 清晨的大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窗外的天空,询问幼儿天上的云是什
么颜色,是否有不同形状的云,以及云是否会飘动。
(2)解释云的形成和变化:云是蒸发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遇冷时会凝结成云。
2. 下雨了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下雨了,让幼儿通过观察窗外的情况确认。
(2)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雨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下雨?
(3)解释下雨的原因:当云中的水滴增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因为重得不够轻而下降到地面,形成雨水。
3. 雨水的收集
(1)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找一个大的容器,例如深盘子,放在开阔的地方。
(2)观察盘子中的雨水,鼓励幼儿倾听雨水的声音,触摸雨水的感觉,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雨水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颜色的?
4. 喷雾器实验
(1)教师准备一个喷壶,装满水。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喷壶从哪里喷出水雾,并询问幼儿水雾和雨水有什么相同之处。
(3)教师告诉幼儿:云中的水蒸气聚集到一起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足够多时,就会下雨。
5. 雨中的彩虹
(1)教师通过图片或绘画向幼儿展示彩虹的样子,并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
(2)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时候会出现彩虹?为什么彩虹是七种颜色?
(3)教师告诉幼儿: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上,经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
6. 创作活动:画雨中的彩虹
(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白纸和彩笔,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彩虹。
(2)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描绘彩虹,并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画的彩虹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科学活动,幼儿们通过观察窗外的天空、室外的雨水和喷壶的实验,了解了雨水的形成原因,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学习彩虹的形成原理,并进行创作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幼儿也加深了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也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