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问卷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问卷调查
尊敬的校长:您好!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甚至有些已经成为我们的“痛”。

有些“痛”,因为学校普遍存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而有些“痛”,我们力图改变,但一时束手无策;还有些“痛”,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解决。

如果这些“痛”不解决掉,学校肌体就会受到侵蚀:理念不能落地,工作不能高效,积极性不够高涨,学校发展受到制约。

为此,特进行本次调研。

一、关于校长办学
()外来行政干扰多,尤其是考核导向与自己的办学思想不一致,带来困扰。

()上级检查过多又不深入,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干的事情。

()校长没有办学自主权,例如没有人事权,难以组合起志同道合的团队。

()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勉强维持运转,自己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地。

()领导班子创新力、执行力不高,工作欠主动,办学思想难以真正落实。

()学校文化缺失,学校发展动力不足。

()校长每天事务繁杂,分散精力,无力专注于重要工作。

()安全问题始终令人担忧,整天提心吊胆。

()社会“潜规则”影响学校决策和管理。

()教育浮夸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希望快出成绩、快出特色,难以按部就班地加强常规建设和规范管理。

()校长缺少品牌立校的能力。

()学校编制少,不能满足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关于教师队伍
()没有对教师工资的再分配权,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不爱读书,不愿学习,观念落后,而且理由充分。

()教师的理念难以转变,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常常带来抱怨。

()教师没有上进心,个人事情比学校的事情重要,工作推脱,荣誉争抢。

()教师职业倦怠,尤其是中年教师、骨干教师进取心不强。

()教师评价难以实现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作用。

()受现行的用人管理体制的制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以不允许体罚为借口,对“问题学生”放任自流。

()教职工动力不强,执行力不足,全员育人、全员管理落实不到位。

()教师缺少专业化发展的兴趣与能力。

三、关于课程与课堂
()教师的备课过程和质量难以掌控。

()课堂不高效,教师课堂改革动力又不足。

()课堂改革进入高原期,如何突破有很大困惑。

()课堂教学模式花样繁多,弄不清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最高效的。

()教师没有对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愿望和能力。

()教师之间不能深层合作,难以资源共享。

()缺少强有力的,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的引领。

()不同层次的学校师资、生源、办学条件不一致,但要求一致,越低层的校长,压力越大。

四、关于学生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效果差,行为难以固化为习惯,网瘾等难题始终难以破解。

()学生受社会影响大,思想活跃,越来越难以管理。

()“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困扰。

()学生普遍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

()很多学生什么也不喜欢,什么也不想干,没有学习动力和激情。

()同伴关系紧张带来学生之间的冲突。

()学生不愿读名著,过分喜欢“快餐文化”。

()迷恋网络。

各种挽救措施,收效甚微。

()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问题。

()知行统一问题。

学生啥也知道,就是不做。

()网络时代使得校长和教师难以与学生沟通。

()学生的心理疏导成为重要问题。

五、关于家庭与社会
()家长素养不高,不能理解与支持学校教育改革。

()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与教育之本的偏差。

()办学体制问题。

目前中国的教育办学体制,基本上是国办学校属绝对主体地位,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很小。

()社会各界尤其是家庭对学校在孩子的成长上期望值过高。

()教育是高危行业,校长是弱势群体。

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统一发放、统一收集、无记名方式,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家长,主要从关于校长办学、关于教师队伍、
关于课程与课堂、关于学生教育、关于家庭与社会五等方面向家长了解本学期开学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情况。

并对老师的工作情况、孩子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校的发展有何建议几方面开展调查评价、征求意见。

学校发放问卷调查表878份,回收了857份,收回后在全体教师中做了分析反馈,调查结果反映了家长们对学校及教师的工作情况满意度高达97%,大多数家长在对学校工作意见及建议栏中填上的是:“无”或者“希望教师对孩子严格要求”的意见,针对调查问卷中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通过召开行校务会议,讨论并制定了修改完善方案。

此项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家长的高度好评,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积极热情的参与到我们学校的管理中来;同时也对每位教师的总体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评价;促进了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力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达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