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配套课件:第一章 解三角形 章末复习提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解十七析点答四十案二分。
跟踪训练4 在△ABC中,设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2A=
sin2B+cos2C+sin Asin B. (1)求角C的大小; 解 由题意知1-sin2A=sin2B+1-sin2C+sin Asin B, 即sin2A+sin2B-sin2C=-sin Asin B, 由正弦定理得a2+b2-c2=-ab, 由余弦定理得 cos C=a2+2ba2b-c2=-2aabb=-12, 又∵0<C<π,∴C=23π.
在△ABC中,C=180°-A-B=120°-B.
由已知条件,应用正弦定理得
12+
3=bc=ssiinn
CB=sin1s2in0°B-B=sin
120°cos
B-cos sin B
120°sin
B=2tan3
B+12,
从而 tan B=12.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解点 析四十答二分案。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 方法二: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例1 在△ABC中,已知A>B>C,且A=2C,b=4,a+c=8,求a,c的长.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解十七析点答四十案二分。
2.分类讨论思想 某些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的解有多种情况,在解题过程中,应分析条件及 在每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分类讨论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是必考的,在讨 论时应做到不重不漏,并注意各种情况包含的交叉内容.
所以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为17.71 km.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解七点析四答十案二分。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A,B两个小岛相距21 n mile,B岛在A岛的正南方 ,现在甲船从A岛出发,以9 n mile/h的速度向B岛行驶,而乙船同时以6 n mile/h的速度离开B岛向南偏东60°方向行驶,则行驶多少时间后,两船相距
已知条件 应用定理
一般解法
一边和两角
Leabharlann Baidu
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
正弦定理
(如a,B,C)
理求出b与c,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由余弦定理求第三边c;由正弦定理求出 两边和夹角 余弦定理、
一边所对的角;再由A+B+C=180°求 (如a,b,C) 正弦定理
出另一角,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最近?并求出两船的最近距离.
解析答案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题型四 与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
该类问题以三角形为载体,在已知条件中设计了三角形的一些边角关系,由于正 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等式,通过定理的运用能够实现 边角互化,在边角互化时,经常用到三角函数中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及倍角公式等.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解七析点答四案十二分。
(2)若 c= 3,求△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a A=sinb B=sinc C=2,
∴a=2sin A,b=2sin B, 则△ABC 的周长为 L=a+b+c=2(sin A+sin B)+ 3=2[sin A+sin(π3-A)] + 3=2sin(A+π3)+ 3. ∵0<A<π3,∴π3<A+π3<23π, ∴ 23<sin(A+π3)≤1,∴2 3<2sin(A+π3)+ 3≤2+ 3,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2 3,2+ 3].
测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
波信号,8 s后监测点A,20 s后监测点C相继收到
这一信号,在当时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
播速度是1.5 km/s.
(1)设A到P的距离为x km,用x表示B,C到P的距离,并求x的值;
解析答案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精确到0.01 km). 解 作PD⊥a于D, 在Rt△PDA中 , PD=PAcos∠APD =PAcos∠PAB=x·3x+5x32=3×17352+32≈17.71(km).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解十七析点答四十案二分。
课堂小结 1.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大角的正弦值也较大,正弦值较大的
角也较大,即在△ABC中,A>B等价于a>b等价于sin A>sin B.
2.根据所给条件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主要有两种途径: (1)化边为角; (2)化角为边,并常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
(2)设AB中点为D,求中线CD的长. 解 由余弦定理得
c2=(3 2)2+( 10)2-2×3 2× 10×255=4, 所以c=2,又因为D为AB的中点,所以BD=1.
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
CD2=BD2+BC2-2×BD×BC×cos B
=12+(3 2)2-2×1×3 2× 22=13, ∴CD= 13.
将已知与未知元素归结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解此三角形;
(4)在选择关系时,一是力求简便,二是要尽可能使用题目中的原有数据,尽量 减少计算中误差的积累;
(5)按照题目中已有的精确度计算,并根据题目要求的精确度确定答案并注明单位.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例3 如图,a是海面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海防警戒线,在a上点A处有一个水声 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A的正东方20 km和54 km处.某时刻,监
第一章 解三角形
章末复习提升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栏目 索引
一、本章知识网络 二、题型探究 三、思想方法总结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一、本章知识网络
返回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二、题型探究
题型一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解三角形的四种类型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解点 析四十答二案分。
跟踪训练 1 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设 a,b,
c 满足条件 b2+c2-bc=a2 和bc=12+ 3,求 A 和 tan B 的值. 解 由余弦定理 cos A=b2+2cb2c-a2=12>0,
∴A∈(0°,90°),∴A=60°.
第解二十析九答页,案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返四十回二分。
三、思想方法总结
1.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与函数思想相联系的就是方程思想.所谓方程思想,就是在解决问题时,用事先 设定的未知数沟通问题所涉及的各量间的制约关系,列出方程(组),从而求出未 知数及各量的值,使问题获得解决,所设的未知数沟通了变量之间的联系.方程 可以看做未知量与已知量相互制约的条件,它架设了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桥梁.本 章在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角或边长时,往往渗透着函数与方程思想.
由余弦定理求出角A,B;再利用A+B+C= 三边(a,b,c) 余弦定理
180°求出角C,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两边和其中一
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由A+B+C=180°求
正弦定理、
边的对角(如a,
出角C;再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可
余弦定理
b,A)
有两解、一解或无解.
2.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解这类三角形问题可能出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3.正弦定理是一个关于边角关系的连比等式,在运用此定理时,只要知 道其比值或等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约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题时要 学会灵活运用.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 4.思想方法:
(1)函数与方程思想;(2)分类讨论思想.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返四十回二分。
,则三角形无解;若方程有唯一正数解,则三角形有一解;若方程有两个不 同正数解,则三角形有两解.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例 1 如图,在△ABC 中,a,b,c 分别是角 A,B,C 的对边,B=45°,b = 10,cos C=255. (1)求边长a;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解点 析四十答二分案。
现一解、两解、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此时一
般用正弦定理,但也可用余弦定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1)利用正弦定理讨论:若已知 a、b、A,由正弦定理sina A=sinb B,得 sin B=bsian A.若 sin B>1,无解; 若sin B=1,一解;若sin B<1,两解. (2)利用余弦定理讨论:已知a、b、A.由余弦定理a2=c2+b2-2cbcos A,即c2 -(2bcos A)c+b2-a2=0,这是关于c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无解或无正数解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例 4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满足 (2a-b)cos C=ccos B,△ABC 的面积 S=10 3,c=7.
(1)求角C;
解析答案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2)求a,b的值.
解 由 S=12absin C=10 3,C=π3得 ab=40. 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 C, 即 c2=(a+b)2-2ab(1+cos π3), ∴72=(a+b)2-2×40×1+12. ∴a+b=13. 由①②得a=8,b=5或a=5,b=8.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互化,把条件化为边的 关系或化为角的关系.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常用的结论
(1)在△ABC中,A>B⇔a>b⇔sin A>sin B⇔cos A<cos B. (2)在△ABC中,A+B+C=π,A+B=π-C,则cos(A+B)=-cos C,sin(A +B)=sin C. (3)在△ABC 中,a2+b2<c2⇔π2<C<π,a2+b2=c2⇔cos C=0⇔C=π2,a2+ b2>c2⇔cos C>0⇔0<C<π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二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解七点析四答十二案分。
跟踪训练2 在△ABC中,若(a2+b2)·sin(A-B)=(a2-b2)sin(A+B),请判断 三角形的形状.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解七点析四答十案二分。
题型三 正弦、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正弦、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明确题目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方向角、方位角等; (3)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作出辅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