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原子发射光谱_201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焰区在内焰区上方,无色透明,温度较低, 在6000K以下,只能激发低能级的谱线。
特点:蒸发温度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
28 28
ICP-AES仪器
IRIS Intrepid全谱直读等 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是美国热电公司生产 的原子光谱分析仪器,采 用CID检测器和设计独特 的光学系统,具有高分辨 率、高灵敏度,可同时测 定元素周期表中的73种元 素,每个元素波长可任意 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 元素之间的相互干扰。适 用于金属、环境、地球化 学等领域对元素的高精度 分析。
29
光电直读光谱仪和摄谱仪
1. 光电直读光谱仪
直接利用光电检测系统将谱线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 通过计算机处理、打印分析结果的光谱仪。 两种类型:单通道和多通道 单通道:一个出射狭缝和一 个光电倍增管,可接受一条谱 线,构成一个测量通道; 通过转动光栅或光电倍增管 进行扫描,在不同时间检测不 同谱线。
33
11.3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1. 分析线
分析线:用于确定某一元素的特征谱线。复杂元素的谱 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 ,称其为分析线——最后线和灵敏线; 最后线:随浓度降低,谱线数目减小,直到最后消失的 谱线 灵敏线:元素特征谱线中强度较大的谱线.最易激发的 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谱线 最强的线,即灵敏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 是最灵敏线和最后线。
第十一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
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
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
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1
发展概况: 一般认为原子发射光谱是1860年德国学者基尔霍夫(Kirchhoff)和本生 (Bunsen)首先发现的,他们利用分光镜研究盐和盐溶液在火焰中加热时所产 生的特征光辐射,从而发现了Rb和Cs两元素。其实在更早时候,1826年泰尔博 (Talbot)就说明某些波长的光线是表征某些元素的特征。从此以后,原子发 射光谱就为人们所注视。由于当时对有关物质痕量分析技术的要求并不迫切, 在发射原子发射光谱以后的许多年中,发展很缓慢。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已经注意了到浓度很低的物质,对改变金 属、半导体的性质,对生物生理作用是极为显著的,而且地质、矿物质的发 展,对痕量分析有了迫切的需求,促使AES迅速的发展,成为仪器分析中一种 很重要的、应用很广的方法。 而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原子吸收分析法(AAS)的崛起, AES中的一些缺点,使它显得比AAS有所逊色,出现一种AAS欲取代AES的趋势。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以后,由于新的激发光源如ICP、激光等的应用,及新 的进样方式的出现,先进的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古老的AES分析技术得到复 苏,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仍然是仪器分析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15
16
2. 能级图
元素的光谱线系常用能级 图来表示。最上面的是光谱
项符号;最下面的横线表示
基态;上面的表示激发态; 可以产生的跃迁用线连接; 线系:由各高能级跃迁 到同一低能级时发射的一系
列光谱线
17
3. 共振线
元素由基态到第一激发
态的跃迁最易发生,需要的
能量最低,产生的谱线也最
强,该谱线称为共振线,也
1. 钠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
解:(1)钠原子基态(1s)2(2s)2(2p)6(3s)1
10
钠原子基态:(3s)1
n = 3 L = l = 0
S = 1/2 (2S+1) = 2
J = 1/2
光谱项符号:32S
1/2
11
(2) 钠原子的第一激发态:(3p)1
n = 3
L = l = 1
S = 1/2 (2S+1) = 2
J = (L + S), (L + S - 1),· · · · · · , |L-S| 若L ≥ S ; 其数值共(2 S +1)个; 若L < S ; 其数值共(2 L +1)个; 例:L=2,S=1,则J 有三个值,J = 3,2,1;
L=0,S=1/2;则J 仅有一个值1/2;
J 值称光谱支项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光源
等离子体光源-外观上类似火焰的放电光源
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所组成 的在总体上显中性的物质状态
23
ICP的形成和结构
光源装置:
i. 高频发生器和感应
线圈
ii. 炬管和供气系统
iii.试样引入系统
24
24
ICP装置
30
多通道多色光谱仪则是安装 多个出射狭缝(多达70个), 同时测定多个元素的谱线。
2. 摄谱仪
通过照相方式记录在感光板上的光谱仪器称为摄 谱仪。 一次曝光可以永久记录光谱的许多谱线,感光板 感光后经显影、定影处理,呈现出黑色条纹状的光谱 图。 用映谱仪观测谱线的位置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用 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的黑度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34
2. 定性分析方法
标准光谱比较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铁谱作为标准(波长标尺),将试样与纯 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摄谱,将两谱片在映谱器(放大器)上对 齐、放大20倍,检查待测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 并与标准 谱图对比确定元素的存在(标准谱图:以铁谱为标尺,将其他元
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
35
为什么选铁谱? (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 (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 (3)定位准确:已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的波
8
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表示:
n:主量子数;M(2S+1):谱线多重性符号; L:总角量子数; J :内量子数 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3s)1,光谱项符号32S1/2; 表示钠原子的电子处于n=3,M =2(S = 1/2),L =0,
J = 1/2 的能级状态(基态能级)
9
例:根据原子的电子构型求光谱项
1/2
589.6nm, 589.0nm
13
电子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 一条谱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产
生的,可用两个光谱项符号表示这种跃迁或跃迁谱线:
例: 钠原子的双重线 Na 589.0 nm ; 32S 1/ 2 — 32P 3/ 2 Na 589.6 nm ; 32S 1/ 2 — 32 P 1/ 2
外层价电子角量子数的矢量和:
L=| l1+ l2 | , | l1 + l2 -1|,· · · · · · ,| l1 – l2 | 分别用S,P,D,F · · · · · · ,表示: L=0,1,2,3,· · · · · · ,
6
总自旋量子数:
自旋与自旋之间的作用也是较强的,因此多个价电子 总自旋量子数是单个价电子自旋量子数ms的矢量和 S =Σms,i ;外层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称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
18
二、 谱线强度——定量分析基础
谱线强度 I正比于浓度c
hcg m Amk N I ( ) exp( Em / kT ) 4 Z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1)激发态能量越小,谱线强度越强; (2)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
19
11.2 仪
器
光源
单色器
检测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样品经历的过程 蒸发——原子化——激发
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 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电 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 又将气体加 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
焰炬。
27 27
ICP焰的三个区域:焰心区、内焰区和尾焰区
内焰区位于焰心区上方,一般在感应圈以上 10-20mm左右,略带淡蓝色,呈半透明状态。 温度约为6000-8000K,是分析物原子化,激发 、电离,产生辐射的主要区域。光谱分析就在 该区域内进行,该区域又称为测光区。 焰心区呈白色,不透明,是高频电流形成的涡 流区,等离子体主要通过这一区域与高频感应线 圈耦合而获得能量。该区温度高达10000K。试样 气溶胶通过这一区域时被预热、挥发溶剂和蒸发 溶质,这一区域又称为预热区。
J = 3/2,1/2
光谱项:32P 光谱支项: 32P
1/2
和 32 P
3/2
由于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的相互作用, 这两个光 谱支项代表两个能量有微小差异的能级状态。
12
谱线多重性符号:2S+1
钠原子由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发射两条谱线 第一激发态光谱支项: 32P1/2 和32P
3/2
基态光谱项:32S
2
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元素在受到热(火焰) 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 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
3
1. 光谱项符号 原子外层的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由四个量 子数决定:
主量子数n 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l 自旋磁量子数ms 基态N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s)2(2s)2(2p)6(3s)1
20
光源的作用: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 形成
气态原子, 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
生光辐射。
蒸发:使试样中各种元素从试样中蒸发出来,
在分析间隙形成原子蒸气云(原子化)。 激发:使蒸气云中的气态原子(或离子)获得 能量而被激发,当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跃 迁至基态(或较低激发态)时,辐射光谱。
21
温度高 稳定,重现
高频发生器和感应线圈
高频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磁场以供给等离子 体能量。频率多为27-41 MHz,最大输出功率通
常是2-4 kW。
感应线圈一般以圆铜管或方铜管绕成的2-5匝水冷
线圈。
25
炬管与雾化器
三层同心石英玻璃炬管
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
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从管 内通过,试样在雾化器 中雾化后,由中心管进 入火焰;
31
31
感光板
感光层(AgX) 玻璃层 感光板用于作为检测器的原理: 感光板将谱线的强度变为黑度S
i0 S = lg i i0 感光乳剂未暴光部分的透射光强度
i 暴光变黑部分的透射光强度
32
11.3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E1 hv E0
定性分析——待测原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特征 不同 定量分析——待测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
S=N/2,N/2-1,……或1/2,0 (N是价电子)
每一个S之下,有不同的mS: mS =0,±1,± 2,· · · · · · ±S (S为整数) 或mS = ±1/2,3/2 ,· · · · · · ±S (S为半整数)
7
内量子数:
内量子数J取决于总角量子数L和总自旋量子数S的矢量和:
14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电子的跃迁不能在任意两个能级
之间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
(1)主量子数的变化Δn为整数,包括零; (2)总角量子数的变化ΔL = ±1;跃迁只允许在S和P,P 和S或D和P之间等;
(3)内量子数的变化ΔJ =0,±1;但是当J =0时,ΔJ =0
的跃迁被禁阻; (4)总自旋量子数的变化ΔS =0 ,即不同多重性状态之间 的跃迁被禁阻;
长。
36
36
光谱定量分析
1.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赛伯-罗马金
公式
在条件一定时,谱线强度I 与待测元素含量c关系为:
I a c lg I b lg c lg a
b:自吸系数
b
39
自吸系数b
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
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
自吸:中心发射的辐射被边缘的同种基态原子吸 收,使辐射强度降低的现象。 b随浓度c增加而减小,高浓度时,b<1;当浓度很小,没 有自吸现象,b=1。
外层Ar从切线方向
进入,保护石英管不被 烧熔;中层Ar用来点燃 等离子体
26
ICP的工作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 流I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气,不导电,需
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 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
速运动,碰撞取值: n = 1,2,3 …n; l = 0,1,2,…(n-1) 相应的符号为s,p,d,f…; ml = 0,1,2,… ±l; ms = ± ½ 例如:钠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成与跃迁
5
原子外层有多个电子时,其运动状态用总角量子数L; 总自旋量子数S;内量子数J 描述; 总角量子数 L=Σ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