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各章重点(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4)货币职能(4个基本+派生)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单位;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
3. 支付手段-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 积累和贮藏价值-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
(6)货币制度:本位制(特点)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面值,辅币一般为不足值的货币,依靠法定比例强制流通;
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货币替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为什么说金本位制是最完美的制度?
(定义)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第二章信用
(1)信用内涵: 1.(双方)信任或讲信誉 2.一定期限 3.还本并支付利息
(2)高利贷特点:
1.高利贷盛行于前资本主义时期;
2.高利贷的利率一般都高于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平均收益率,且无上限;
3.高利贷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
被打破的原因:
1.高利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但它又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
2.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可能使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
3.高利贷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使雇佣工人的队伍形成;
4.高利贷丧失垄断地位,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立
(3)资金盈余部门,平衡部门,赤字部门(了解):
居民个人(住户),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与投资。
多为资金盈余,是货币资金的主要供应者;
企业,内部余缺调剂,更多依靠金融中介调剂,多为资金短缺,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政府,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收支赤字需要通过信用方式弥补,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国际收支,本国与他国的货币收支,盈余提供对外融资,赤字需要从国外借入资金弥补;
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收入和日常经营支出对比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
(4)信用的形式(特点)商业信用: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3商
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银行信用:1.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对象的
局限;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第三章 利率
(1)利息:投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这一补偿包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两个组成部分。
实质:利润的一个分割部分
收益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
(2)利率及其种类(基准/差别,名义/实际,固定/浮动,市场/官定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一般指国债利率.差别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不同客户的存、贷款实行的不同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正利率和负利率: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大于0时,即为正利率;反之则为负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公定利率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
(3)(计算公式,概念)利率的单利:本利和(S )=P (1+r ×n )
复利: n r P S )1(+∙=
现值: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可以从n r P S )1(+∙=倒算出n r S p )
1(+=,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等. (4)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
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分割比例;利率具有三个特点:长期内平均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影响利率出现相同的趋势;利润率下降缓慢,利率比较稳定;利率决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实际利率理论:以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为典型代表,认为资本供求决定利率,储蓄为资本供给,投资为资本需求。
强调非货币实际因素,如生产率与节约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凯恩斯利率理论:利率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数量决定,货币需求由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决定。
IS-LM模型的均衡情况(可贷资金论)利率由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化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借贷资金需求DL=I+⊿M D;借贷资金供给SL=S+ ⊿M S;均衡利率条件: I+⊿M D = S+ ⊿M S
(5)利率管制: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规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利率管制,作用力大,可控性强;授信限量,造成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激化,阻碍利率机制发挥作用,扭曲利率结构和层次;市场开放程度,资金流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市场被分割,利率体系之间失去联系,缺乏弹性,作用的发挥就有了局限性;利率弹性,弹性大则作用明显,反之则作用微弱(6)1.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部门影响较小;对资本密集型部门影响大
3.利率变动的内在效应:成本效应;流动性效应;心理效应
第四章
1.什么是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或机制。
金融市场是各种融资市场的总称,包括借贷市场,证券市场,租赁、信托、保险等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仅指证券市场。
2.原生金融工具:是在实际金融交易活动中出具的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
3.金融资产3个特性:风险性,收益性(名义收益率、现时收益率、平均收益率),流动性(货币性),期限性
4.金融市场的功能(简答):a调剂资金余缺,实现资源配置;b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c确定价格;g帮助实现金
融资产的流动性;e降低金融资产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5.类型按交易的性质分:初级市场、二级市场;按交易的对象分:票据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
市场等;按交易的地理区域分: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的期限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按交易的交割期限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6.货币市场定义
票据市场: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
7.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逆回购:是与回购相反的操作,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
8.同业拆借市场(定义,条件,担保,利率条件等):是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通知放款市场两种类型。
前者是银行业同业之间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后者又
称短期拆借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
过程:P123
主要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
市场特性活跃、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种货币市场,成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
9.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证券发行方式:
私募发行: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
①私募发行必须提供较优厚的报酬,并易受认购人的干预,且私募证券一般不允许上市流通,因而证券的
流动性较差。
②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
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可节省发行费用。
公募发行: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多数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公募发行涉及到众
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
具备较高的条件,发行成本较高。
①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能提高发行
者的知名度。
②自主发行:证券发行人自行承担证券发行的一切职能活动。
发行人自行承担证券发行不成功的风险。
③委托发行:证券发行人本身不具备接近非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能力,因而委托证券公司发行证券的方法。
发
行人也要自行承担证券发行不成功的风险。
④承包发行:是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
承销机构一般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发行人不用承担证券发行不成功的风险,而在发行结束日期前,证券承销机构必须把与发行总额相应的认缴款全部交给发行人,但承销商以商定的价格购买证券后,以何种价格推销证券,由承销商根据市场情况自定。
对发行人而言,该方式筹资时间不长,风险也比较小。
⑤联销:某个证券承销商不愿意或无力承担发行人要求发行证券的数额,于是就邀请其他同行组成一个临时
性的合伙组织(承购包销集团)共同推销证券。
发起人充当集团经理,负责与发行人签订合同,且承担最大份额证券销售任务,其他成员依据合约分担相应的销售任务、分享相应的发行利润、承担相应的风险。
股票发行:股份公司设立时第一次发行;股份公司设立后继续发行
股票发行的价格:票面价发行、市场价发行、中间价发行
债券发行(政府债卷发行方式):拍卖发行、调换发行、预售发行
证券流通市场(交易所,柜台)
—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场所。
①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
②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受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
③证券交易所通过严密的组织与管
理规范交易行为,形成合理的价格,发挥市场的示范效应、“晴雨表”功能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证券交易程序,证券流通市场方式(特别了解信用交易)
柜台交易:又称店头市场,是通过各家证券商(证券公司)所设的专门柜台进行证券买卖。
①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也没有限制交易对象,由交易双方协商议定价格。
②交易的证券主要是不具备上市条件
的证券,或不愿意上市交易的证券。
证券流通市场的交易程序:开户,委托,成交,交割与清算,过户
证券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
信用交易: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一种交易方式。
①经纪人以这些证券为抵押,向银行以短期拆放的方式借款,其利率低于为投资者垫款所收取
的利率,经纪人得到利差收入。
②当投资者不能按期偿还其余价款时,经纪人有权出售这些证
券。
③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投机性的特点,投资者用少量资金便可进行巨额的交易。
其他金融市场:投资基金(1投资基金及其发展历史2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3私募基金4收益基金和增长基金5货币市场基金6对冲基金7风险投资基金8养老基金),创业板,风险投机(概念特点,风险,作用/推出途径),国际游资
第五章金融中介概述
(1)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
(2)西方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1.银行:a.中央银行;b.名称各异的存款货币银行;2.其他金融机构:a.政策性银行b.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实业银行、证券公司、开发银行、持股公司…)c.金融公司;d.农业银行;
e.抵押银行;
f.储蓄机构;
g.消费信用银行;
h.信用合作社;
i.保险公司;
j.租赁公司;
(3)我国金融中介体系(4大银行):(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政策性银行(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共有四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5)其他商业银行(6)投资银行、券商(7)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8)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9)邮政储蓄机构(10)险公司(11)投资基金(12)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4)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功能及其作用)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
商业银行的作用:(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
造信用流通工具。
商业银行的类型: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私人的、股份的以及国家所有三种。
2.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
3.按经营模式
可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
组织制度:⑴单元银行制度、单一银行制度;⑵总分行制度、分支行制度;⑶代理行制度;⑷银行控股公司制度;⑸连锁银行制度……
(2)负债业务(构成):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全部资金来源包括:⑴自有资金;⑵吸收的外来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特点:这项负债业务,无论是从在存款货币银行负债中的比重来看,还是从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来看,在西方国家都很小。
在我国,由于
体制的原因,该项目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
不过趋势明显趋于下降。
条件
资产业务: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中间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
表外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近些年来这类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与相应的高风险。
信托业务: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是商品信用证。
(3)分业与混业经营的特点(要知道几个国家属于那种经营,发展趋势)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
受大危机的影响,以美为首,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改变了原来的混业经营制度,实行分业经营。
与此同时,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
于是开始了“分业”与“混业”并存的局面。
资产证券化:1. 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承受着种种金融风险,其中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
2. 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
3.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关键结合点。
其意义远远超出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范围。
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新的业务形式。
如自动转帐制度、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4)网络银行:网络银行,也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
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1)安全问题;(2)法律规范问题。
资产证券化
(5)不良债权也常称之为不良债权。
其中主要是不良贷款。
我国2002开始实行的五类分类制度
(6)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以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设定原因: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负面作用:道德风险)
(7)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及特点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第七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创立的必要性:⑴银行券统一发行之所必要:⑵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之所必要;⑶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流动性支持之所必要。
⑷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之所必要。
发展: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是英格兰银行。
它成立于 1694年;成立 150年后,才基本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迈出了成为中央银行的决定性的一步;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
1872年它开始对其他银行负起“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2.19世纪到一战爆发前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成立中央银行的第一次高潮。
3. 一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通胀,1920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要求各国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制和经济稳定,从而推动了央行成立的第二次高潮。
4. 二战后,一批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独立后,也纷纷建立本国的中央银行。
重要银行制度的类型:单一型(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复合型、跨国型(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型(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
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
中央银行资本的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国家,银行)具体表现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相对独立性: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看,金融终归是一个子系统;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惟一的;中央银行的活动总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
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表达方式)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
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①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在银行的账页上进行。
②如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 c 代表现金漏损率,则c=∆C /∆D;∆C=c·∆D ③当
设定包括现金的情况下,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为:④考虑到超额准备则是:
(3)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1.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2.
每一个存款货币银行,在其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都有现金的不断流入和不断流出。
如果现金的提取可以由现金的存入所满足,存款货币银行则不必补充现金。
如果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取现金的要求,存款货币银行则必须补充现金。
3.补充的基本途径就是到中央银行从自己的准备存款账户提取;如果银行库存的现金过多,则会及时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
4.为了保证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及时地从准备存款账户提取现金,中央银行则必须印制足够的钞票、铸造足够的硬币。
5.由此可以理解,已经存在于流通过程中的现金,就是过去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陆陆续续提取现金所形成的。
现金的增发与准备存款的必须不断得到补充:1.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简称现金发行;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则称现金回笼。
2.总的来看,年复一年,现金的发行都是增长的。
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增长。
3.当现金的增发是必然趋势时,那就意味着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账户不断地提取现金,准备存款相应下降;
但经济增长,必然也同时要求存款准备增大以支持存款货币有足够的增长。
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
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途径)⑴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⑵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