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A
解析:A
【分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金属勺熔化了,说明热水瓶中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使金属勺从开水中吸热而熔化;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20℃)低于金属的凝固点,使金属凝固。

故选A。

2.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

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
A.t甲=t乙=t丙B.t甲>t乙>t丙C.t甲<t乙=t丙D.t甲<t乙<t丙A
解析:A
甲杯中的水温等于100℃,但由于不能继续从外面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乙和丙烧杯的水沸腾,说明此时水的温度已经达到沸点100℃,但温度不再升高。

故选A。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
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B
解析:B
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C
解析:C
室温为24℃,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热水之前,示数为24℃,由于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所以水银吸收热量,体积膨胀,液柱上升,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9℃这一刻度时,说明此时水银的温度是29℃。

故选C。

5.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
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C
解析:C
A.纸的燃点是183℃,酒精点燃的火温度是500℃-600℃,则烛焰的温度高于纸的着火点,故A错误;
B.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D.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纸锅均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
解析:C
A.蒸发和沸腾属于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故B错误;
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正确;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一是液体的温度,而且沸腾过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理的是()
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
B.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
解析:C
A.人的正常体温在37℃,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B.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左右,即1dm,故B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D.人的心脏正常1min跳动75次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故选C。

8.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A 解析:A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放进冰箱后,在低温环境下,里面的水先凝固,拿出来后吸热熔化形成的,故A正确;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人体皮肤周围的热量导致的,故B错误;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户外气温低,为了避免温度计破损,选择凝固点低的酒精温度计,故C错误;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罐壁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
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沸点/℃物质沸点/℃
水100甘油290
煤油150酒精78
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
水A
解析:A
沸腾需要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说明乙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由表中数据可知,乙液体是酒精,故选A。

10.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A.在6min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在CD段是气态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D
解析:D
A.由图知,该物质从第3min开始熔化,第6min时熔化结束,故在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故A错误;
B.由图知,该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B错误;
C.由图知,该物质在CD段是液态,故C错误;
D.由图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相等,故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我们家庭必备用品,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制成的
B.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
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使用前应先在沸水中消毒C
解析:C
【分析】
体温计的毛细玻璃管内的液体是水银,水银具有较好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而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示数;水银体温计最高可承受42℃,沸水的温度100℃,会让体温计爆掉。

A.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温原理相同,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每大格表示1℃,每小格表示0.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B错误;C.体温计上有一个很细的口即缩口,所以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正确;
D.沸水温度100℃远大于体温计可承受的最高温度42℃,会损坏体温计,故D错误。

故选C。

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体温计的特殊设计及使用方法。

体温计的玻璃管设计有缩口,所以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读数,这就意味着如果未经甩过,体温计的液泡遇到温度低的环境液柱不会下降,还显示原来的示数,所以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9℃,则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45℃的是()
A.澡堂里洗澡水的温度
B.某同学发烧时的体温
C.我县夏季最高的室外温度
D.使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A
解析:A
【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A.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洗澡水的温度比体温高一些,约为45℃符合实际,故A 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发烧时一般也不超过40℃,故B不符合题意;
C.睢宁县夏季最高的室外温度一般不超过40℃,故C不符合题意;
D.使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约为26℃,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C,水沸点是100︒C,煤油沸点是150︒C,如图所示,烧杯和试管内盛有以上某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D
解析:D
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则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也不能沸腾;所以只有甲中液体的沸点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来测量温度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此装置从热水中拿出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此时液柱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等液柱稳定后,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

热胀冷缩右0
解析:热胀冷缩 右 0
(1)[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2]将此装置从热水中拿出放到冰水混合物中,瓶内气态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变小,液柱在大气压强作用下向右移动。

[3]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此处的刻度应标0℃。

16.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所致。

液化蒸发吸热
解析:液化 蒸发吸热
[1]夏天开着空调室内温度较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眼镜,在镜片表面液化成小液滴,眼镜的镜片变模糊。

[2]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觉到有点冷。

17.疫情期间,武汉市有些街道进行消杀。

图甲是雾炮车向空中喷酒有消毒作用的水,从而达到对主要干道消毒的目的。

喷洒后还能起到降温作用,能降温的原因是由于水______;该雾炮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若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2km/h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8km/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个人防护要用到酒精消毒喷雾器。

图乙是某酒精消毒喷雾器,内装有100mL 的消毒液,若其中酒精的体积占75%,水的体积占25%,则瓶中消毒液的质量为______g ;瓶内的消毒液喷到被消毒的物体表面,过不了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

蒸发吸热485汽化
解析:蒸发吸热 4 85 汽化
[1]水在蒸发(汽化)时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这样造成周边温度下降。

[2]解设总路程为s ,则前一半路程的时间
111
22s
s t v v == 后一半路程的时间
22222s s t v v == 则汽车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12121212
12km/h 18km/h km/h 4m/s 2214.422112km/h 8km/h v v s s v s s t t v v v v ⨯+===⨯===+++ [3]酒精的体积V 1=75cm 3,水的体积V 2=25 cm 3,所以消毒液的质量为
131********.8g/cm g 75cm 1g/cm 2c 855m m m m V V ρρ=+=+==⨯⨯+
[4]酒精和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

18.在浴室里洗澡,浴室的玻璃窗上会蒙上一层“白雾”,这是______现象,这层“白雾”出现在窗______(填“内”或“外”)侧。

洗完澡过了一会儿,镜子上的“白雾”不见了,这是______现象。

液化内汽化
解析:液化 内 汽化
[1][2]在浴室里洗澡时,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即我们看到的“白雾”,这是液化现象,这层“白雾”出现在窗的“内”侧。

[3]洗完澡过了一会儿,镜子上的“白雾”不见了,这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19.如图所示,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且制成的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

(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液氮倒在冰激凌上后会迅速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激凌内的部分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
(2)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的“白气”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装冰激凌的纸盒外侧也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与第(2)中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汽化吸收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相同
解析:汽化 吸收 液氮吸热汽化,可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相同
(1)[1][2]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达到沸点,液氮会沸腾,沸腾过程中液氮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分子冰激凌”;
(2)[3]液氮吸热汽化,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所以会出现“烟雾缭绕”的现象;
(3)[4]装冰激凌的纸盒外侧也出现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纸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纸盒外侧,与(2)中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同。

20.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水银【分析】根据题中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什么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应选用哪支温度计可知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选用规则运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沸点的知识解答
解析:液体热胀冷缩水银
【分析】
根据题中“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什么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应选用哪支温度计”可知,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选用规则,运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沸点的知识解答.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因为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应该选沸点高于100℃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
三、解答题
21.去年寒假期间,小聪到太原五龙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工造雪”的成因.
解析: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
【解析】
答: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分析,要抓住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这才是解题的关键.
22.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气温较高的世博园区内许多区域都安装了环保节能空调-喷雾降温装置,喷雾装置采用物理的方式,以水为原料,利用高压,将其以较高的速度输送到喷嘴,撞击喷嘴中的撞针后形成直径4微米左右的雾滴。

请简述此类喷雾降温的原理;
解析:见解析
喷雾降温主要是利用了以下几点:
①水滴在变成4微米的雾滴的过程中,表面积增大了,易于水分子与外界交换热量,易于蒸发;
②水滴的体积变小了,质量变轻,易于随空气对流,被风带走,带走热量。

23.如图所示,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1)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为什么玻璃碗壁变模糊了?
(2)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为什么塑料袋就鼓起来了?
解析:见解析
(1)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有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玻璃碗壁时,放出热量,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碗壁上,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

(2)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气体,塑料袋就鼓起来了。

24.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现象,仿佛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这是为什么?
解析:金属被冷冻后,温度很低,拿取时水粘手,是因为手上的水遇冷凝固的原因.【解析】
根据凝固的特点解答。

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金属温度会降到0℃以下,由于手上含有水分,用手去摸时水分快速降温放热而发生凝固现象,将手和金属粘到一起,所以仿佛金属表面有一层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