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课件 第五章 第三节 敏感性(1)
油气田开发技术操作手册
油气田开发技术操作手册第1章油气田开发概述 (4)1.1 油气田开发基本概念 (4)1.2 油气田开发技术体系 (4)1.3 油气田开发流程与阶段 (4)第2章地质勘探与评价 (5)2.1 地质勘探技术 (5)2.1.1 地震勘探技术 (5)2.1.2 非地震勘探技术 (5)2.1.3 钻探技术 (5)2.2 地质评价方法 (5)2.2.1 地质类比法 (5)2.2.2 概率统计法 (6)2.2.3 模型法 (6)2.3 勘探风险分析 (6)2.3.1 风险识别 (6)2.3.2 风险评估 (6)2.3.3 风险管理 (6)第3章钻井与完井技术 (6)3.1 钻井工程设计 (6)3.1.1 地质设计 (6)3.1.2 钻井液设计 (6)3.1.3 钻井工艺设计 (7)3.1.4 钻井设备设计 (7)3.2 钻井液与完井液 (7)3.2.1 钻井液类型及功能 (7)3.2.2 完井液类型及功能 (7)3.2.3 钻井液与完井液的应用 (7)3.3 钻井工具与设备 (7)3.3.1 钻具 (7)3.3.2 钻头 (7)3.3.3 钻井设备 (7)3.4 完井工艺与井身结构 (8)3.4.1 完井工艺设计 (8)3.4.2 井身结构设计 (8)3.4.3 完井工艺与井身结构的实施 (8)第4章油气藏工程 (8)4.1 油气藏类型与特点 (8)4.2 油气藏评价与参数计算 (8)4.3 油气藏开发方案设计 (9)4.4 油气藏动态监测与分析 (9)第5章采油(气)工程技术 (9)5.1.1 采油(气)方法概述 (9)5.1.2 采油(气)工艺流程 (9)5.2 采油(气)设备与工具 (10)5.2.1 采油(气)设备概述 (10)5.2.2 采油(气)工具及配件 (10)5.3 采油(气)井测试与优化 (10)5.3.1 采油(气)井测试 (10)5.3.2 采油(气)井优化 (10)5.4 提高采收率技术 (10)5.4.1 提高采收率技术概述 (10)5.4.2 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 (10)第6章油气藏改造与保护 (10)6.1 油气藏改造技术 (10)6.1.1 酸化处理技术 (10)6.1.2 压裂改造技术 (10)6.1.3 热力改造技术 (11)6.1.4 气驱改造技术 (11)6.2 油气藏保护措施 (11)6.2.1 防止水敏损害 (11)6.2.2 防止盐垢沉积 (11)6.2.3 防止细菌污染 (11)6.2.4 防止结垢与腐蚀 (11)6.3 油气藏改造与保护效果评价 (11)6.3.1 产量评价 (11)6.3.2 储层参数评价 (11)6.3.3 经济效益评价 (11)6.3.4 环境影响评价 (11)第7章油气处理与储运 (12)7.1 油气分离与加工 (12)7.1.1 分离原理 (12)7.1.2 加工工艺 (12)7.1.3 设备与设施 (12)7.2 油气储存与运输 (12)7.2.1 储存方式 (12)7.2.2 运输方式 (12)7.2.3 储运设施安全 (12)7.3 油气计量与质量检测 (12)7.3.1 计量方法 (12)7.3.2 质量检测 (12)7.3.3 检测设备与仪器 (12)7.4 安全与环保措施 (12)7.4.1 安全生产 (12)7.4.2 环境保护 (13)第8章油气田生产管理 (13)8.1 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 (13)8.1.1 数据采集 (13)8.1.2 数据处理 (13)8.2 生产分析与优化 (13)8.2.1 生产数据分析 (13)8.2.2 生产优化 (13)8.3 生产调度与应急处理 (13)8.3.1 生产调度 (13)8.3.2 应急处理 (14)8.4 油气田生产信息化管理 (14)8.4.1 信息化建设 (14)8.4.2 信息化管理 (14)第9章油气田开发环境保护 (14)9.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技术政策 (14)9.1.1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4)9.1.2 油气田开发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14)9.2 油气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14)9.2.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4)9.2.2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方法 (14)9.2.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15)9.3 环境保护措施与实施 (15)9.3.1 油气田开发环境保护措施 (15)9.3.2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15)9.3.3 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效果评估 (15)9.4 环境监测与治理 (15)9.4.1 环境监测概述 (15)9.4.2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 (15)9.4.3 油气田开发环境治理 (15)9.4.4 环境监测与治理信息化 (15)第10章油气田开发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15)10.1 油气田开发新技术介绍 (15)10.1.1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15)10.1.2 煤层气开发技术 (16)10.1.3 深海油气开发技术 (16)10.1.4 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 (16)10.2 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趋势 (16)10.2.1 信息化与智能化 (16)10.2.2 绿色环保 (16)10.2.3 高效节能 (16)10.2.4 多元化开发 (16)10.3 油气田开发技术难题与挑战 (16)10.3.1 地质条件复杂 (16)10.3.3 环保要求严格 (17)10.3.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7)10.4 油气田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策略 (17)10.4.1 加大研发投入 (17)10.4.2 强化产学研合作 (17)10.4.3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17)10.4.4 培养人才 (17)第1章油气田开发概述1.1 油气田开发基本概念油气田开发是指通过对油气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评价、设计和施工等一系列技术活动,实现对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合理利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复习课件
• 层系划分与分层开采的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是为了调整层间矛盾,提高驱油厚度,增 加动用储量。 关系:层系划分细,分层开采工艺就比较简单;层系划分 粗,分层开采工艺就复杂。分层开采工艺的发展可以影响 但并不能替代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它只是在一定的井网 层系内进一步进行层间矛盾的调整。
• 油藏天然能量 ① 边、底水能量 ② 气顶能量 ③ 溶解气能量 ④ 弹性能 ⑤ 重力能
• 边水和底水 边水:分布于油气层四周,界面与油层顶、底面均相交。 多见于层状油藏中,边水对油气具有驱动作用。 底水:油气藏下部均为水,油水界面与油层顶面相交。多 见于厚层状或块状油藏中,底水具有驱油作用。 • 油藏驱动方式 ① 水压驱动 ② 气压驱动 外来补给的驱动方式 ③ 弹性驱动 ④ 溶解气驱 内能消耗的驱动方式 ⑤ 重力驱动
• 油气层层组分级
一般与沉积旋回分级相对应,分为四级:
含油气层系(一级沉积旋回) 油层组(二级沉积旋回) 砂岩组(三级沉积旋回) 单油层(四级沉积旋回)
1.含油气层系: 含油气层系相当于一级沉积旋回。每一套含油气层系都 有自己的构造发展史和沉积条件,形成不同的岩性、岩相特征。 一个含油气层系相当于整套油气层。 2. 油气层组: 油气层组是二级沉积旋回中油气层的沉积环境、分布状态、 岩石性质、物性特征、流体性质相似的含油气层段。 3.亚组(砂岩组): 亚组又称砂岩组或叫复油层。它相当于三级沉积旋 回。油气层组内相邻的含油气砂岩集中发育的层段划为一个亚组。 4.单油气层: 单油气层俗称小层,简称单层。是含油气层系中的最小单 元。单油气层内部的岩性、物性基本一致,具有一定厚度和一定的分布 范围,上下被不渗透岩层分隔。
• 储层非均质性 分类: 层内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性 概念: 层内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在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包括层内垂 向上渗透率的差异程度、高渗透率段所处的位置、层内粒度韵律、渗透 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层内不连续的泥质薄夹层的分布。 平面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以及砂体 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每章重点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1 无机生成说:A宇宙说:随着地球的冷凝,碳氢化合物被冷凝的岩浆吸收,最后凝结在地壳中形成石油B碳化物说:高温的碳和铁变为液态,反映生成碳化铁,保存与地球深处,地下水向下渗透,与之反映生成碳氢化合物,上升到地壳即为石油C岩浆说:基性岩浆冷凝时合成碳氢化合物,使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聚合成饱和碳氢化合物有机生成说:为石油和天然气并运输到邻近的储集层中,的作用下转化而来的主要依据:油气分布与岩石类型(沉积岩中);纵向分布(时间上);成分特征;某些稀有金属特征;油层温度特征(很少超过100oC);形成时间;近代沉积物中的观察结果。
2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及类型:来自生物圈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就生成油气而言,主要以低等水生动植物为主(特别以细菌和藻类最佳)从生物物质的发源地来说,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盆地本身的原地有机质,其他是被河流等从周围陆地携带来的异地有机质,再者是少量的经受侵蚀的古老沉积层中的化石有机质。
分类类脂化合物(形成石油的主要有机组分之一),蛋白质(油气中低碳烃的来源之一)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丹宁3干酪根的化学分类及主要特征1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而氧含量低,含类脂化合物为主,直链烷烃多,多环芳香烃及含氧官能团少,母体主要来源于藻类和水生低等微生物,生油潜能大2型干酪跟:原始氢含量稍低于1型干酪跟,中等长度直连烷烃多,母体来源于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生油潜能中等3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多环芳香烃及含氧官能团为主,饱和烃链很少,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不利于生油。
4海相环境中—浅海区是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右地理环境,陆相环境—深水—半深水湖泊相是陆相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域,在近海地带的深水湖盆是最有利得生油坳陷陆海过度相—三角洲发育部位是极为有利的生油区一对同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也可能是促使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能源之一5—1500m温度范围:10-60C动力因素:细菌活动转化反应性质:生物化学降解主要产物: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成熟石油和大量干酪根)1500—4000m温度范围:60—180C动力因素:热力催化作用转化反应性质:热降解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和湿气、CO2、H2O、N2、H2S等挥发性物质和残留干酪根)4000-7000m温度范围:180-250C动力因素:热力作用转化反应性质:石油热裂解与热焦化主要产物:大量C-C链断裂,已形成的高分子液态烃急剧减少。
油田开发知识培训ppt课件
热采
蒸汽驱开采方式
蒸 汽 驱
二1、、井D组BA动01态1-分热析采—油2、井判周断来期水采方油向,量为日下统步措计施提供依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热采
火烧油层 用电的、化学的等方法使油层温度达到原油燃点,并向油层注 入空气或氧气使油层原油持续燃烧的采油方法。
隔热方式
封隔器是用来在套管内封隔油、气、水层实现分层开采 、分层测试及进行特殊作业的井下工具。
隔热油管
34 2 1
注汽阶段
4 3 2 1
焖井阶段
油 5 采油阶段
二1、、井D组BA动01态1-分热析采—油2、井判周断来期水采方油向,量为日下统步措计施提供依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热采
蒸
汽 吞
蒸
吐汽
二5、、井D组BA动03态-注分析蒸—汽2井、判日断数来据水方向,为下步措施提供依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锅炉
数据项名称 拼音代码
注汽站号 锅炉编号 锅炉出口温度 锅炉出口流量 锅炉出口压力 锅炉出口干度
二5、、井D组BA动03态-注分析蒸—汽2井、判日断数来据水方向,为下步措施提供依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隔热方式
随着现场注蒸汽井热
注轮次和时间的增加,套管
因多次经受高温、高压蒸
油气勘探开发-勘探部分PPT课件
李庄子油田土壤和大气中汞蒸气异常
30
鄂尔多斯某区块地表地化直接勘探的异常
31
测井技术
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一 项工程技术, 测井技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 等物理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电缆将测量探头(下井 仪器)送入井筒内,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 数进行连续测量, 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 释,得到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 和度等参数。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勘探、开发必不 可少的一个工程环节,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
1.地震勘探原理
10
11
地震勘探的三部曲
野外资料采集 室内资料处理 地震解释
12
13
2.三维地震
三维地震是将地震测网按一定规律布置 成方格状或环状的地震面积勘探方法。它能 大大提高地下共深度点的数量和更真实地给 出地下地质形态。
14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及作用
排列示意图
15
地震检波器
检波器外壳式样图
44
九十年代初,国产综合录井仪投入市场
45
46
钻井液温度传感器
47
测试技术
• 当勘探后发现了油藏圈闭,经钻探发现 了油气显示,测井确定有油气层后,需进 行中途或完井测试(又称试油、试气),以确 定能否产出油气、产量大小及油气水性质 等。
48
地层测试
地层测试又叫钻杆测试,国外叫DST(即Drill System Testing 的缩写)。
39
地
地质构造精过细井分构造析剖面 地层倾角
层
O2xm
O2yl 3f 3g
2z
3g 3c 3f
O2xm
3f 3c 3g
油气田开发
油气田开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结合油气田的实际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投产和建设,使油气田按照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到开发结束。
基本任务:在基本探明油、气储量和掌握了油气藏地质持征以后,着手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采用科学的开采技术和方法,经济、合理地把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地开采出来的全部工作。
油气田开发的特点1.油气田开发过程是长时间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中完成的。
2.油气田是流体矿藏,具有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视为一个整体来开发,不能象固体矿藏那样简单地分隔、独立开发。
3.必须重视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和信息。
4.油田外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地位:油气田开发是石油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它在石油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否合理地开发油气出,合理到什么程度,这不仅于科学技术水平有关,还与油气田开发方针和技术政策有关。
我国油气田开发的基本方针:坚持少投入、多产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采用各项先进而又实用的工艺技术,确保全国油气田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油气田开发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内容:是在油藏描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驱油机制和驱动方式,预测未来动态,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方案的局部或全面调整①由于对地下情况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井钻得越多,资料信息越丰富,则对地层的认识越清楚。
对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断层、含油层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修正和完善。
②其次,应从运动的观点来了解地下油气水的分布。
油气田与固体矿藏不同,后者相对是静止的。
对于流体.任何相邻处的流失都会引起整体的变化,故应从其水力联系上考察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③此外,在油气田的整个开发期内,技术在进步,油气田的增产措施也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
油气田储层岩石敏感性实验研究
3 . 结 论及 建 议 ( 1 ) 敏感性 实验研究表 明 , 该 储集层具 有强酸 敏、 中等偏 强水敏 、 中等 偏强 盐 敏、 弱 碱敏 , 敏 感性 损害 程度 分别 为 : 酸敏 性 >水敏 性 > 敏性 >碱 敏 性 ( 2 ) 该区酸 敏 性较强 , 因 此试油 过程 中 , 采用 酸化 技术不 能达 到理想 效果 的 可 以通过 油基 压裂 或高 能 气体压 裂达 到提 高 日产能 ;
土矿物 与之 反应 生 成硅 酸盐 沉淀 或硅 凝胶 体 , 堵塞 空 隙使 储层岩 石 渗透 率 下
降。
文 就是借 助 各种 岩心 的敏 感性 流动 实验 , 来 进行 敏感 性分 析 。 2 . 1 水 敏评 价实 验
水敏评价是采用不同矿化度的地层水由高到低, 最后递减至蒸馏水 , 在低 于临界流速下对岩样进行流动实验。 水敏指数的计算方法 : 砖一k
科 学论 坛
c h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l og y R e v i e w
●I
油气 田储 层 岩 石 敏 感 性 实 验 研 究
王 琳
( 大 庆油 田第 六 采油 厂第 一油 矿 1 6 3 1 1 4 )
[ 摘 要] 实验区油田分布范围小、 平面连通性差, 受岩性控制, 其整体是以构造控制为主的岩性构造油藏 , 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 4 . 6 %, 平均渗透率为5 . 4 0 od, r 为中 低孔 隙度 、 中低渗透 率砂岩 油藏 , 并 且非均 质性 强 , 开 发效 果不 是很理 想 。 针对 其油气 产量递 减快 , 地 层伤害 严重这 一特 点 , 利 用储 层岩样 , 模 拟油 藏条件 , 进 行 了储层岩石敏感性实验研究 , 从 而确定出该地区潜在的伤害因素、 类型和程度, 为油田的后期的开发保护油气层和改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 词] 储层 , 敏感性, 中低 渗储 层 中图 分类号 : T El 2 2 . 2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9 1 4 X( 2 0 1 4 ) 0 6 — 0 1 0 3 — 0 l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课件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发和生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油田开发也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效益,为科 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油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总结词
油田开发经历了从传统开发模式到现代数字 化、智能化的转变,技术手段不断升级换代 ,油田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油田 开发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优化开发方式
根据油藏特征和开发需求,选择合适的开 发方式,如注水开发、气顶驱等。
油田开发中的钻井工程
钻井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和开发方案 ,设计出合理的钻井结构
和钻井参数。
钻井施工
按照钻井设计进行钻井施 工,确保钻井质量和安全
。
完井作业
完成钻井施工后,进行完 井作业,如固井、射孔等 ,为采油工程做好准备。
微生物采油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来提高油田采 收率的技术。
微生物可以分解原油中的重质组分,降低 粘度,提高流动性。
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 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油技术
利用化学剂改善油水界面张力、提高 驱替液粘度、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等 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
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 驱等。
驱动类型对开发的影响
不同的驱动类型会对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可 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03
油田开发工程
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
确定开发层系
根据油藏特征和开发需求,划分出不同的 开发层系,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基础。
制定开发指标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ppt课件
三.裂缝、 溶洞型油水层的评价 1.径向电阻率重叠法(Rt,Rxo) 油层----减阻侵入,Rt>Rxo 水层----增阻侵入,Rt<Rxo 致密层 Rt,Rxo重叠, 高阻,低GR 泥岩层 Rt,Rxo重叠, 低阻,高GR
三.裂缝,溶洞型油水层的评价
2.利用油水界面标高判断油水层
油层
FD缝洞型油水界面
第二章 油气水层综合评价
第一节 砂泥岩剖面油气水层的判断 第二节 膏盐剖面油气水层的判断 第三节 低电阻率油气水层的判断 第四节 碳酸盐岩剖面油气水层的判断 第五节 评价地层含油性的几个快速直
观的测井方法
第一节 砂泥岩剖面油气水层的判断
砂泥岩剖面sand-shale: 岩性简单稳定 孔隙分布均匀 油气水分布规律清楚 泥浆侵入规律性强 测井效果好
2.参数的求取
(3)粒度中值Md的求取
lgMd=C0+C1△GR
GR GR - GRmin GR max GR min
纯粉砂岩地层: Md=0.1mm
△GR=0, C0=lgMd=lg0.1=-1
泥岩地层:Md=0.018mm, △GR=1
C0+C1=lgMd, C1=-0.75
lgMd=-1-0.75 △GR
1.常规测井特征 三低 电阻率, 中子伽马,自然伽马 二高 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 一小 密度
二.储集层的划分
(二)裂缝性储层(fractured reservoir)的测井特征
2.其它测井方法
(1)裂缝识别测井fracture identification log (2)深浅侧向-冲洗带电阻率测井 (3)井下声波电视 (4)岩性密度测井(litho-density log) (5)咝声测井(sibilation log) (6)井温测井(temperature log)
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与技术应用手册
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与技术应用手册第一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概述 (3)1.1 勘探开发的意义与任务 (3)1.1.1 勘探开发的意义 (3)1.1.2 勘探开发的任务 (3)1.2 勘探开发的发展历程 (3)1.3 勘探开发的管理体系 (4)第二章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规划 (4)2.1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4)2.2 勘探规划的制定 (5)2.3 勘探项目的优选与决策 (5)第三章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勘探 (6)3.1 地质调查方法 (6)3.1.1 地面地质调查 (6)3.1.2 航空地质调查 (6)3.1.3 遥感地质调查 (6)3.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6)3.2.1 重力勘探 (6)3.2.2 磁法勘探 (6)3.2.3 电法勘探 (6)3.2.4 地震勘探 (7)3.3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7)3.3.1 地震资料采集 (7)3.3.2 地震资料处理 (7)3.3.3 地震资料解释 (7)3.4 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评价 (7)第四章钻井工程与技术 (7)4.1 钻井工程概述 (7)4.2 钻井液与井壁稳定 (8)4.3 钻井工艺与设备 (8)4.4 钻井安全问题及对策 (8)第五章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 (8)5.1 油气藏评价方法 (8)5.2 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9)5.3 开发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9)第六章油气田开发生产管理 (9)6.1 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 (9)6.1.1 组织结构 (9)6.1.2 生产计划管理 (10)6.1.3 生产调度管理 (10)6.1.4 质量安全管理 (10)6.2 生产数据分析与优化 (10)6.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0)6.2.2 数据分析 (10)6.2.3 优化措施 (10)6.3 油气田生产风险与控制 (10)6.3.1 风险识别 (10)6.3.2 风险评估 (11)6.3.3 风险控制 (11)6.3.4 应急预案 (11)第七章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1 提高采收率技术概述 (11)7.2 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3 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4 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 (12)第八章油气田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2)8.1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2)8.2 油气田环境保护措施 (13)8.3 安全生产管理 (13)8.4 应急预案与处理 (13)第九章油气田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 (14)9.1 数字化油气田概述 (14)9.2 油气田智能监控系统 (14)9.3 油气田数据挖掘与分析 (14)9.4 油气田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5)第十章油气田勘探开发项目管理 (15)10.1 项目管理概述 (15)10.2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 (15)10.2.1 项目计划 (15)10.2.2 进度控制 (16)10.3 项目成本与质量控制 (16)10.3.1 项目成本控制 (16)10.3.2 项目质量控制 (16)10.4 项目风险与合同管理 (16)10.4.1 项目风险管理 (16)10.4.2 合同管理 (17)第十一章油气田国际合作与对外合作 (17)11.1 国际油气田合作概述 (17)11.2 对外合作政策与法规 (17)11.3 国际油气田合作项目实施 (17)11.4 国际油气田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18)第十二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2.1 技术发展趋势 (18)12.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9)12.3 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展望 (19)第一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概述1.1 勘探开发的意义与任务油气田勘探开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田开发新技术PPT课件
目前对于水平井钻井液滤饼清除以生物酶为基础 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解聚合物的生物酶和物理清除 (2)降解生物聚合物的生物酶和CaCO3桥堵剂 的有机酸或者可以在储层条件下生成有机酸的脂类。
第6页6/共17页
(1)生物酶与物理方法结合清除技术
目前生物酶与物理机械法结合清除技术主要有两种: ①生物酶与高压水力喷射漩流结合清除技术 ②生物酶与砾石充填循环分离装置结合清除技术。
作为工业酶有许多不同来源,像细菌、真菌。这些酶专一催化反应能力 使得在许多主要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第2页2/共17页
基因工程是在基因信息库中,用来分离单个有用生物酶基因编 码,并且通过蛋白工程提高生物酶性能。自然界中生物酶非常高的耐温、 耐盐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抵抗能力特性,通过现代生物 酶工程和筛选技术来实现。因此,耐温、pH和耐盐自然环境条件下筛选 出来的生物酶是工业生物酶主要来源。
第9页9/共17页
(2) 生物酶与有机酸滤饼清除技术
目前常用钻井液形成的滤饼中不仅含有降滤失剂多糖聚合物, 而且还含碳酸钙或地层矿物质颗粒,而生物酶不能溶解这些固体 颗粒。因此,为了降解滤饼中聚合物和碳酸钙或可溶于酸的地层 矿物,就将碳酸钙溶解剂和生物酶配合使用。由于生物酶和常规 盐酸配伍性差,往往不能同时应用来进行水平井滤饼清除和储层 改造。直到最近,国外开始利用一些脂类化合物在储层条件下可 以缓慢生成有机酸(甲酸或乳酸),与生物酶具有很好的配伍性, 同时,碳酸钙和有机酸的反应速度比较慢,这能够保证生物酶与 有机酸滤饼清除有效性。
酶基酸化处理技术现场应用主要针对碳酸岩储层钻井液伤害。 试验结果表明,8口井中,4口取得了预期效果,增产25%,4口并 没见到增产效果;利比亚进行了4口酶基酸化处理工艺技术试验, 返排液测试结果证明,达到了清除近井地带钻井液伤害目的,但并 没有获得提高天然气产量目的。因此,生物酶适合国内油气田清除 钻井液伤害的应用还需进行更多试验。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
第八章储层敏感性分析通常意义上的储层五敏是指储层的酸敏性、碱敏性、盐敏性、水敏性和速敏性,这五敏同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一起构成了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造成储层伤害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对储层敏感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储层釆用不同的开采措施。
在油气田投入开发前,应该进行潜在的储层敏感性评价,搞清楚油层可能的伤害类型以及伤害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章介绍了不同类型储层敏感姓的评价方法,并详细探讨了油气田在注水开发过移中储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时间注水后,不仅仅有储层渗透率降低的问題,还有渗透率升高的情况,而且储层的其他参数也有不同的变化。
油气储层中普通存在着粘土和碳酸盐等矿物。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钻井、固井、完井、射孔,修井.注水、酸化,压裂直到三次采油.储层都会与外来流体以及它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如果外来流体与储层矿物或流体不匹配,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储层渗流能力下降,影响油气藏的评价,降低增产措施的效果,减小油气的最终采收率。
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即称为储层的敏感性,这是广义的储层敏感行的概念。
储层与不匹配的外来流体作用后,储层渗透性往往会变差,会不间程度地伤害油层,从而导致产能损失或产量下降。
因此,人们又将储层对于各种类型储层伤害的敏感性程度,称为储层敏感性。
为了防止油气储层被污染伤害.使其充分发挥潜力,就必须对储层的岩石性质、物理性质、孔隙结抅及储层中的流体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油气藏发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流体进行模拟试验,对储层的敏感性开展系统的评价工作。
第一节储层敏感性机理储层伤害是由储层内部潜在伤害因素及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潜在伤害因素主要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敏感性及流体性质等储层固有的特征。
外部条件主要指的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变化,使储层受到伤害的各种外界因素。
油气田HS讲义
5 H2S的特性
1)毒性-剧毒
HCN致死浓度300ppm,H2S的致死浓度为500ppm SO2、CO的致死浓度为1000ppm。
2)颜色-无色气体,沸点为-60℃。
3)密度-相对密度1.176,比空气重,易在低洼处聚集(密 度为1.593Kg/m3)。
4)气味-在0.13-4.6ppm浓度范围内可闻到臭蛋味。当超过 4.6ppm时,嗅觉钝化。
在高温(170-190度以上)时热分解。 (7)石膏泥浆。被无水石膏侵污了的泥浆中的
硫酸盐类的生物分解。
(8)某些含硫原油或含硫水被用于泥浆系统。
2 非油气井中H2S的来源
• 纸浆厂 • 橡胶制造业 • 食品加工厂 • 化粪池 • 下水道 • 沼气池 • 工业实验室等。
3 H2S分布规律
-随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加; -多存在于碳酸盐-蒸发岩地层中,尤
2 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特点
• 偶然性 • 突发性
-地质情况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 滞后性
-低浓度中毒时,开始人无感觉或感觉不严重,等发觉 时已经中毒到一定程度。
第二章
H2S的来源和特性
第二章 硫化氢的来源和特性
1 油气井中H2S的来源
1)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热作用分解产生 -H2S含量将随地层埋深增加而增加:
4 起钻过程中灌泥浆不及时,灌入量不够。有时起 9柱才灌一次,且由于钻杆内喷泥浆,灌入量没有 及时调整。
5 撤了钻具内回压阀。由于钻具内回压阀影响MWD 无线随钻测斜仪的使用,钻井院工程师要求撤掉。 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6 关井失败。由于喷势迅猛,大方瓦冲出钻盘面, 钻具被上顶2m,无法抢接回压凡尔。又因井口及 钻杆内喷泥浆至二层台,将顶驱冲得无法对准上 部钻杆接头,力图抢接顶驱无效,后因钻具上冲 撞击顶驱而着火,井队被迫采取关全封的办法, 但未能剪断钻具,导致井喷失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层内部微粒运移
储集层都含有细小的矿物颗粒,如粘土颗粒、石 英、长石、云母及碳酸盐矿物颗粒(微粒)等。当 外来流体的流速过大时,未胶结的微粒,随流体在 储集空间中运移。运移至狭窄的喉道处,即可形成 单个微粒堵塞喉道,也可以几个微粒在喉道处形成 桥堵,从而使储层的渗透性变差。
如果微粒较粗,相当于粉砂级或砂级,随流体一 起流动并进入井筒时,则称之为油井出砂。
白云母、降解伊利石、微晶长石
微粒运移
石膏、重晶石、硫铁矿、方解石、赤铁矿、 天青石、硬石膏、岩盐、菱铁矿、磁铁矿
盐类沉淀
敏感性矿物主要分布在杂基和胶结物之中, 持别是成岩作用期形成的并充填在孔隙中或 附贴在孔隙壁表面的自生矿物对储层的敏感 性影响最大。这类矿物一般颗粒很小,比面 积很大。它们的种类,含量和分布状态在同 一储层中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
钾长石、钠长石、微晶石英、髓石(玉 髓)、斜长石、各类粘土矿物、蛋白石— CT、蛋白石—A(非晶质)
晶格膨胀 分散运移
化学沉淀 Fe(OH)3↓ 非晶质SiO2↓ 酸蚀释放出微粒运移
化学沉淀 CaF2↓ 非晶质SiO2↓
硅酸盐沉淀 硅凝胶体
流速敏感性 结垢
高岭石、毛发状伊利石、微晶石英、微晶 分散运移
外来流体与 储层相互作 用导致储层 损害
储集层敏感 性评价
敏感性矿物的影响
敏感性矿物是指储集层中 与流体接触易发生物理、化学 或物理化学反应并导致渗透率 大幅度下降的一类矿物。
孔隙结构的影响
大孔粗喉型的砂岩储集层, 喉道是孔隙的缩小部分、孔 喉直径比接近于1,一般不易 造成喉道堵塞,但易造成出 砂,而对于喉道较细的砂岩 储集层,孔隙喉道直径差别 大,喉道多呈片状、弯片状 或束状,易形成微粒堵塞喉 道。
敏感性类型
敏感性矿物
损害形式
水敏性
HCL
酸 HF 敏 性
PH>12
绿泥石-蒙脱石 伊利石-蒙脱石 蒙脱石 降解伊利石 降解绿泥石 水化白云母
蠕绿泥石 铁方解石 鲕绿泥石 铁白云
石 绿泥石-蒙脱石
赤铁矿 海绿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铁矿 水化黑云母 菱铁矿
方解石 沸石类:浊沸石 白云石
钙沸石、斜钙沸石
片沸石、辉沸石
钙长石 各类粘土矿物
该实验通常在水敏实验的基 础上进行。以矿化度C为横坐 标,以Kf/Koc为纵坐标作图, 绘渗透率变化曲线,当溶液矿 化度递减至某值时,岩石渗透 率下降幅度增大。这一矿化度 Cc即为临界矿化度
临界矿化度
酸敏性实验及评价
该实验通常包括酸溶实验、浸泡实验和流动酸敏实验。
酸溶实验是将一定
选择酸化处理的酸的种类
硫酸钙、硫酸钡等无机结垢,既可以形成于储层的孔隙 壁上,也可以形成在井内管柱壁上,从而堵塞油气运移的 通道。
外来流体的注入可以改变油层温度、压力及pH值,导 致原油中石蜡、沥青质析出,在井筒及井筒附近的储层中 形成有机结垢、缩小和堵塞孔隙、喉道。
储层敏感性评价
速敏性 水敏性 盐敏性 酸敏性 碱敏性 正反流动 体积流量
速敏性是指液体在流速剪切力的作用下,使
岩样孔隙中的微粒移动,堵塞孔隙、喉道,造
成渗透率下降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VC愈小速敏性愈强.
KV/KOC称为速敏指数,它
表示在不同流速下的储层 速敏性。该参数愈小速敏 性愈强。
临界流速
Kv-不同流速条件下的渗透率 Koc-液体渗透率 Vc-临界流速
水敏是指储集层被钻开时,外来流体引起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龚福华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 2007.6
第五章 油气田地下储层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储层沉积相研究 储层静态特征评价 储层地质建模
第二节 储层静态特征评价 一 非均质性研究 二 裂缝性储层评价 三 储层敏感性分析 四 储层综合评价
敏感性分析
岩石成分 及孔隙结构 对储层损害 的影响
流动酸敏实验
是模拟储层酸化过 程中,酸液可能对储 层损害的实验。根据 岩样与酸反应前后渗 透率值的变化,即可 判断岩样的酸敏程度。 反应后渗透率值既可 增大也可以减少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孔隙、裂缝 及溶洞、其孔隙结构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 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易发生井漏、井涌 及井喷。在堵漏压井作业时,往往不同程度 地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甚至完全堵死油气 渗流的通道,严重损害了储集层。
外部流体中固相颗粒的侵入
钻井液、完井液等各种施工作业流体及注入流体往往都含 有固相颗粒,当井孔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外来流体中 固相颗粒,可从裸露的井壁表面或射孔孔道侵入储集层,甚 至堵塞孔隙或裂缝。对低孔低渗砂岩储集层,固相颗粒侵入 浅而量小;对高孔高渗的砂岩储集层,固相颗粒的侵入深而 量大。对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且连通较好的碳酸盐岩储集层, 外来流体中固相颗粒的侵入深度及侵入量更大。固相颗粒进 入储层的量愈大、侵入愈深则对储层的伤害也愈大。
粘土矿物的重新膨胀、分散和运移,导致储
层的渗透率下降。
Kf
Kw
弱
一般来说,粘土矿物的
中偏弱
含量愈高水敏性愈强,
中
粘土矿物中蒙皂石含量
中偏强
高水敏程度强。
强
KOC
盐敏性实验实质上是水敏性实验的另一种方式。通
过实验可以观察储层对所接触流体盐度变化的敏感性程度,找出引起粘上 矿物水化膨胀而导致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依据渗透率的变化及 临界矿化度的大小,即可对岩心的盐酸性进行评价。
量的岩样,分别置于
40
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各
种酸液之中,在不同 溶 30
温度下,经过一定时
蚀 率
20
间的反应,测定岩样
盐酸+4%氢氟酸 盐酸+2%氢氟酸
的溶失率、残酸浓度、 10
盐酸
残酸中酸敏性离子的 种类及含量。
0 5 10 15 20 酸浓度(%)
马牙状自生方解石
酸敏性实验及评价
浸泡实是验将厚度约5mm的岩石样片,浸泡在不 同浓度的各种酸液之中,观察浸泡前后岩片表 面溶解、脱粒、分裂、解体等显微变化。
颗粒表面发育伊/蒙混层粘土膜
高孔砂岩,孔径20~40um,面孔隙率20%, 颗粒表面发育伊/蒙粘土膜
微粒运移堵塞喉道示意图
储层内部化学沉淀或结垢
当含有高硫酸盐的外来流体与含有大量钙离子的地层水 相接触时,可能形成硫酸钙沉淀;
外来流体中常含有许多化学添加剂,可改变油水界面张 力及润湿性,形成了油包水或水包油的乳化物,可降低储 层油、气约有效渗透率,使储层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