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清平乐•六盘山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通过对《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诗词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起背诵这首诗。

2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

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结合课后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试着互相解答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 自由练读课文,读通顺。

三、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
1 全班交流: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 再读,把自己读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 交流疑难,结合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讨论理解。

4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五、练习书写生字,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4:《翻越大雪山》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 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 《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
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2.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ɡqiànɡ。

2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 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

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
(一)学习课文第1、2段。

1 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 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3、4段。

1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 汇报勾画的内容。

3 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4 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

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四、感受红军的无畏精神
(一)学习第5段。

1 红军在翻越大雪山过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默读课文第5段,在相应的句子下作上记号。

2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的句子“一到山脚……到处都是雪,雪,雪。

”“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

”体会环境的险恶。

作者不惜笔墨着力进行环境描写用意何在?面对险恶的环境,红军战士怎么做的?
这些险恶的环境与“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前进。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引导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二)学习第6段
1 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越大,“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艰难地前进,“拼尽”可换成哪些词?为何用“拼尽”?默读第6段,并在相应的词句下作上记号。

2 全班交流。

从“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颤”体会天气冷到极点;从“头晕脑涨,呼吸困难”、“要是……就……”这些句子中体会红军将士迈步前进极端困难,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战极限,翻越雪山。

3 引导朗读,并通过引读、结合插图或浮现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感受红军的革命情深
过渡:雪山无情,人有情;气候恶劣,但“人定胜天”!看吧,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样用顽强的意志,人间的真情去战胜那坚实的冰山的!
1 读7~12段,在你深受感动的地方作上批注。

2 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 全班交流。

从“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可看出,战士江良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折磨在风雪里前进。

从“指导员望着……心想……也要挪过山去。

”可看出他们患难与共,唇齿相依;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4 第11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5 读12段中写景的句子,与前面写景的句子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越过雪山的喜悦心情。


六、感受胜利的喜悦
红军胜利会师,想象战士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七、作业练习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有何收获。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下来。

5:《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光未然、
冼星海的相关资料,以及《黄河大合唱》的cD。

学生:搜集了解《黄河大合唱》和当时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15.黄河大合唱。

2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黄河大合唱》的cD,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这篇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

二、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

2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 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欣赏演出
1 读课文第4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2 读课文第5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 细读课文6~8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 指导读好6、7、8段,注意朗读力度的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第7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四、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部分
学生自由读第10、11段,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句子来体会: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

”“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

”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和战士们坚定的信念。

“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
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

”“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

”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沉着刚毅,蓄势待发,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经得起任何巨大的考验,斗志昂扬,英勇无畏。

“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这是作者展开的想象,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儿女英勇无畏,不可战胜。

作者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战斗的热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五、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 再听《黄河大合唱》cD片段,结合课文谈体会。

2 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实现情感的升华。

六、学习生字
1 强调读准“槌”、“闸”、“蚕”的读音。

2 生字扩词,加以运用。

3 记清字形,工整地书写。

特别是“炯”字右边与“同”字的区别。

七、选做题
1 摘抄文中鲜活生动的词句,积累语言。

2 朗读《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朗诵词或歌词,
开展一次朗诵比赛。

6:《抗日英雄杨靖宇》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事迹,能说出故事的梗概。

2 自读课文,能勾画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对其中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揣摩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杨靖宇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歌颂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杨靖宇的图片及生平事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英雄的资料,并了解“匣子枪”、“屯”、“拉网”、“篦梳”的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
1 简介“抗日战争”和“杨靖宇”生平事迹,出示杨靖宇司令的图片。

2 揭示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体会感悟
1 根据课后习题一,说说故事梗概。

复习抓故事梗概的方法。

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理出本文的六要素——时间、地
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

的经过部分,通过自主阅读,勾画、交流等方式按事情发展顺序总结出要点。

自主说故事梗概——组内说——班上说。

2 根据课后习题二,体会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效果。

自主读文,勾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句。

体会这些细节描写为什么给自己印象深刻。

组内交流,组员注意补充自己的见解或质疑。

班上交流,鼓励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小结,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杨靖宇司令的崇敬,对日本鬼子的仇恨。

注重情感朗读训练。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故事,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总结本次学习,激发爱国热情。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还从同学们口中了解了古代民族英雄杨家将、岳飞、郑成功,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董存瑞、刘胡兰,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今日英雄杨利伟等。

在祖国发展的不同时期,英雄们均如雨后春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英雄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
而奋斗不息呢?行动起来,同学们!
板书:
抗日英雄杨靖宇
叛徒告密日寇包围
围如铁桶希望突围
情况危急命令分开
妥善安排只身周旋
威逼利诱壮烈牺牲
英雄顽强可歌可泣
:《积累与运用(四)》
教学目标
1 积累名言佳句,了解对偶句的特点。

2 通过互动平台,了解联想与想象的作用。

3 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能将欣赏的对象真实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1 学生搜集一些感兴趣的对联。

2 搜集抒发爱国豪情的名人名言。

3 站在“欣赏”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人、事或景物。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1 自由读句子。

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想。

2 指名读,纠正字音。

3 齐读,你发现些什么?
4 教师结合句子讲解对偶句的特点。

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对“大渡桥”(名词),“拍”对“横”(动词),“云崖”对“铁索”(名词),“暖”对“寒”(形容词)。

5 诵读四个诗句。

二、语海拾贝
1 自由读句子。

2 指名读,注意字音。

3 指名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师相机加以补充。


4 交流学生搜集的名人名言,并把它记录下来。

5 齐读书上的和搜集到的名人名言。

三、互动平台
1 自由读这段对话,想一想:这段对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 同桌分角色朗读,并同桌交流讨论对联想和想象有什么感受?
3 指名全班交流对联想和想象的认识。

4 教师总结: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
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如:由“指挥棒的舞动”联想到“巨浪”和“浪花”。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如:由“乐声”想象到“冲出闸门的洪水”。

四、口语交际
1 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内容。


2 自己思考:你对密契纳处理这件事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3 小组讨论:对密契纳的行为的看法,并找出充分的理由作好发言。

4 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持肯定意见的一组,持否定意见的一组,另请五位同学对辩论双方的理由、言行、态度、倾听等进行评价。

要求辩论者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有条有理,体态大方;倾听者认真听,认真思考。

评议者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辩论双方,肯定别人优点,提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5 交流:如果你是密契纳,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说说自己的理由。

6 教师小结:同学们,尊重长辈是一种美德,在此,
我欣赏密契纳对一位普通小学老师的尊重与怀念,更欣赏同学们出色的表现。

正如同学们刚才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一样,这就是一种尊重。

如果我们每个人时时学会尊重,那我们的集体、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五、习作百花园
1 说:①同桌相互说自己欣赏到的人、事或景。

②讨论并相互补充。

③指名交流欣赏到的人、事或景。

有条理有重点地说出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

(教师相机指点。


2 写:通过全班交流和教师指点,取长补短,把最值得自己欣赏的人、事或景有序地记叙下来,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 改:①小组内改:在小组内自己读自己的,同学评议,自己修改。

②小伙伴交叉改: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改的时候,作好文中修改、旁批、总评。

③自己改:根据学习伙伴的修改,再读,感悟,然后重写。

④教师改:教师把学生重写的作文进行修改。

4 赏:教师选出中上各几篇进行全班评议鉴赏。

六、自主阅读园地
1 提出要求:《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细读这首诗:①勾出自己难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

②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有所体会、有所收获,把体会或悟出的道理批注在诗句的旁边。

2 学生自读感悟。

师巡视,给有困难的学生以指点。

3 指名全班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

4 指导学生朗读。

5 小结: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两种不同的人的思想、表现及结局,赞扬了鲁迅为多数人能更好地活而甘愿当牛马的崇高精神。

7:《暴风雨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清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里蕴含着的哲理。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暴风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1 谈话引入。

你见过暴风雨吗?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

2 揭题质疑。

让学生根据课题自主提问。

教师小结归纳:暴风雨到来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暴风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3 按课文顺序,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的主要内容。

4 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独立感悟
1 教师提示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再读课文,主要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交流要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2 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
1 指导学生学习暴风雨“去之后”的相关段落。

(1)指名读这几个段。

(2)说说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点。

有条件的可以配上有关阿尔卑斯山春天景色的图片或多媒体影像,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3)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暴风雨之后的绚丽华美春色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4)小结: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质疑。

(1)读句子。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质疑。

作者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的是暴风雨“去之后”的绚丽华美,是不是对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狂暴”觉得不美,不喜欢呢?
3 读课文1~6段,勾画重点词句。

(1)通过文中描写暴风雨的词句,尤其是动词,说说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景物的特点。

(2)通过文中“宛如天神”、“激动人心的乐章”、“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等比喻、拟人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指导感情朗读。

4 小结。

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

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五、体会哲理,深化认识
1 读最后一段。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总结
1 内容方面: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我们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注意。

2 学法方面:抓住重点词句,入境悟情。

3 写法方面:情与景完美统一,水乳交融。

参考资料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最亮丽的一条风景线。

它位于瑞士的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占瑞士总面积的69%。

“艾格尔峰”、“明希峰”、“少女峰”三大名山均屹立在阿尔卑斯山脉。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景观:高山植物和雪绒花,湍急的瀑布,岩洞中的石钟乳,独特的动植物等。

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场就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地带。

8:《神奇的丝瓜》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 引入。

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

(平凡、普通等)
2 质疑。

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学生读了课题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应及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如:丝瓜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 说说主要内容。

三、理清脉络,理解“神奇”
1 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 抓住主要事件,了解丝瓜的神奇。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
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3 体会情感,体会丝瓜的神奇。

(1)勾画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

读后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重点指导:“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丝瓜如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会考虑哪些问题?
四、体会丝瓜品格,领悟人生态度
1 “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2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
(2)你从中悟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五、拓展练习
细致地观察你身边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发现它的“神奇”之处,然后写出来。

在写出事物特点的同时,写出自己心里的感受,情感的变化,还可写一点你的感想。

9:《访兰》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质疑
1 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 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 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二、初读知意
1 朗读课文。

2 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

然后说说的主要内容。

3 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
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三、重点研读
1 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 小组讨论后交流。

3 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4 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
1 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2 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