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作文互动教学的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中职生作文互动教学的方法探究
缑芳宜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及作文训练在中职生将来的生活工作中的重
要作用不可忽视。

将互动学习引入作文教学将更加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中职;作文教学;互动学习
笔者认为,互动学习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中职生作文教学中引入互动学习,将更加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一、深情引导,教师与学生互动,“下水”作文
中职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一些,可能在小学、初中就没有好好地写过作文。

因此,当老师给他们一个作文题目,哪怕是一个非常普通、简单的题目时,好多学生也可能会一脸茫然,一脸痛苦相。

很多情况下,一经询问,都说不知道写什么。

每当此时,笔者就会讲述围绕主题选材,根据与主题的关系紧密与否处理材料详略等相关问题。

接着,笔者会就上届学生的作文实例与他们进行了交流。

上届学生在一篇写母亲的作文中将近一半学生写自己的母亲“眼睛囧囧有神”。

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写了自己深夜发烧,母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他上医院的事。

笔者讲,作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不是所有妈妈的眼睛都炯炯有神,哪怕妈妈的眼睛小或布满血丝或不怎么炯炯有神,甚至黯淡无光,这都不影响妈妈爱你。

要写出自己妈妈眼神的特点,这才是对自己妈妈爱的表达。

随后,老师和学生同时写作文。

写妈妈的一个日常生活片段,字数200-300。

于是,在课堂上20分钟内,笔者和学生共同完成了写作。

笔者先把自己的一段文章读来出来:
妈妈老了,每到周末,她都等待我回来。

那天,她还是坐在巷子口的大石头上,头发花白凌乱,连眉毛都有点灰而且乱。

她眼皮低垂了很多,几乎要盖住眼睛了。

她的嘴唇干白,明显有皱纹了。

婶娘们都在欢喜说笑,唯有她抬头看远处的来人。

我走近叫了一声“妈”,她几乎眼泪都要下来了,却笑着说:“我看着走来的人像我娃,果然是你。

”听她这样说,我的眼泪也快要下来了……没想到我读完以后,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李梅同学说:老师我读一下我的作文。

我说,好啊。

李梅读了,她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妈妈是卖菜的,她的鞋子终年都被泥水弄得脏脏的……”在她的启发下,接二连三不断有同学举手读了自己的作文。

尽管这次作文篇幅短小,但同学们都不同程度地写出了自己妈妈的外貌特点和精神品质,也都表达了同学们对自己妈妈的理解和爱。

此后每隔一周,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做一次“下水作文”。

深入教学腹地,与学生深情互动下的“下水作文”为笔者的作文教学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二、激发热情,引导学生互批互改作文
改作文,是让很多老师头疼的事。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就是学生用半节课写作,然后在老师的激发引导下用下半节课学生互相批阅作文。

此前笔者调查了解到,老师用红笔在学生的作文里圈点、打勾、评指错别字、下批语的一招一式,都被学生羡慕,有时候还被他们悄悄模仿。

以此为契机,有一次在学生用20分钟写完作文后,笔者有意识地激发道:“批阅作文,是一场检阅,也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穿越。

每当你阅读别人的深情作文时,就会给自己一次心灵的洗礼,读他的文字,你会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思维方式,甚至他的心灵深处的隐痛。

我们发现别人的优点或长处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希望我们通过这一次评判,达到知己知彼,互相促进的作用。

我们各自做一次老师,拿起你手中的笔为你的同学批阅一次作文!”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讲完以后,同桌之间交换作文,开始了批阅。

这一次,作为老师,笔者没有给哪一位学生批改作文。

而是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有时,学生发现了个别字好像写得不对,但自己又拿不准,他会问我;有时,学生会发问作文没写完整该如何下批语;也有学生直接把同学作文中的精彩语句读出来。

十五分钟后,批阅基本结束,大家把作文连同批阅结论全都交了上来。

老师再看学生的神情,他们脸上大都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之后,笔者花费整整一星期课余时间,把学生的作文连同批阅都仔仔细细评阅了一遍。

结果发现,学生真有无限潜力。

不仅打出了错别字,还在旁边给改了出来。

批语下得相当准确。

其中南叶同学给王浩的作文批语最后一句是:“此文动词使用精当,主人公动作如在眼前,与朱自清笔下父亲车站买橘子之背影异曲同工。

”尽管这两位同学是班上语文学习的佼佼者,但能如此学以致用已超出了笔者的预想。

当然,互批互改作文,不是笔者的首创。

笔者只是在工作疲累之际的一次侥幸尝试。

但这一尝试却让笔者觉出了许多“甜头”。

这“甜头”着实让我体会到教学互动比教师在漫漫长夜里独自坐冷板凳批改作文来得实惠——通过互动,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创设情境,随堂进行微写作
倪文锦曾给微写作下过这样的定义:“微写作,即短时间内篇幅短小的即兴写作,100~300字左右。

微作文虽字数少,但要求表达准确,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其实,长期以来,笔者给学生的作文教学,都是这种“微写作”作文。

笔者认为,这样的微写作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

譬如,老师在本节课选定写景主题,而且就写秋天的田园。

那么学生就此单一主题进行选材、组材、考虑详略,安排结构等。

尽管仅仅二三百字。

但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却并非易事。

但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大有长进。

再如,今年年初,疫情蔓延,四月底开学第一周第一次作文。

【作者简介】 缑芳宜(1970—),女,本科,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23笔者讲,今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疫情非常时期。

小区封
闭,村庄封闭,甚至连邻居都不能近距离见面的那段时间,
你的生活咋样?你的心情如何?你见过村口因阻拦不让进村
而吵架的场景吗?请写出一个场景或一种不能出门的烦躁心
情。

任务下达以后,同学们先就叽叽喳喳讨论了起来,过了
几分钟便悄然无声了,不一会儿就都埋头写开了。

十五分钟
后,同学陆续举手以示已完成写作。

等到二十分钟,笔者看
到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举手时,就让四个组分别选出一篇
文章来朗读展示。

第一组李浩的一篇抓住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就尽可能地以
吃东西来排解烦闷的故事。

格调不高,但符合实情,三两句
把家里厨房餐桌上盛宴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二组张甜的文章
写家里爸妈因家务吵架的事实。

一共几句话,但可以看出一
天中午她的家里唇枪舌战、口水四溅、桌凳上阵、锅碗叮当
的吵架场面。

最精彩的是第四组高凡的文章,他真就写了一
场村口防守疫情的动人画面:“夜深了,风吹着,灯光在夜气
里飘摇。

炉火看起来很旺,可穿着军大衣的爸爸还是有点发
抖。

但他很警觉,一有车声灯光而来,他就警醒如狗。

”这里
尽管有个别用词不当的现象,整个描写还是很细腻,很温情。

就这样,笔者的作文教学课从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片
段,一个个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一节课一节课地
进行互动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结合互联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信息传送四方的网络时代,谁如果远离了网络,谁就
远离了世界。

云平台对于当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巨
大作用,教师通过构建网上写作教学云平台来进行移动教
学。

在长期的中职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这一块,笔者
也注意到了这一块。

我们除了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各种素
材之外。

常常引导学生上网了解世界信息。

当然,对于网
络,学生比老师更敏感,更具亲和力。

譬如,2020年教师节
前夕,笔者有意启发学生,尊敬老师,想念老师,可以在节
日期间给老师发一段发自肺腑的问候。

一定要原创,而且要
有真情实感。

结果,级组老师分别收到学生的真情问候。


后,一些还把它写成了书面作文。

笔者还启发学生利用了解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了解国家精准扶贫大数据消息再结合本
村实际,来观察社会,表现生活。

学生提到村里通往外面的
道路变宽了,而且认识到,自家村里的道路硬化,道路变宽
是“大河有水,小何水满”的必然。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
写作的素材增多了,思路变宽了。

总之,其实对于写作来说,只要生活在,写作就永远不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要老师做有心人,课堂课外,都可
以引导学生互动写作。

只要教师深入其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进行作文训练,并正确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互动作文训练,中
职生就一定可以写好作文。

参考资料
[1] 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兰州: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9.
[2] 杨茵.借力“微写作”,提升中职生语文写作能力[J].现代
职业教育,2016(32):62-63.
比较抽象的,受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不相
同,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
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习复杂的知识,开展深度教学活动时,应该创设阶梯渐进的情
境,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问题中思考和探索,逐步掌握数学知
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例如在研究正方体和其相关
多面体外接球问题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但是只有多
面体图形,没有外接球,展示之后,让学生自己研究作图,以
小组为单位,思考球内切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解决这一问题
之后,再研究分析,怎样做球外接正方体。

当学生想好如何作
图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作图的结果,不同的
学生有不同的作图方法,最后,教师再用软件给学生展示规范
的作图,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立体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探
究合作,不仅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
打开学生的思维。

通过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
进行了拓展,课本中没有给学生展示表示数量关系的线条,
通过搭建脚手架,也就是球内的小圆和大圆,可以产生立体
的视觉效果,形成更加具体、完整的知识网络。

在深度教学
过程中,教师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示范,首先帮助学生建
立起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然后进行作图讲解,加深了学生的
立体感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几何元素关系。

(三)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理解能力较差、基础比较薄弱
的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只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
恐惧心理,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
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将抽象的
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在
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讲解“直线和圆锥曲线关系”时,可以结合数形结合思想,
让学生通过画图再计算,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首先,
将直线方程代入曲线方程中求解,其次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
方程,再利用判别式、韦达定理来求解,通过画图,可以将
复杂的数学关系简单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化数学教学要求,新课改
背景下,要加强对深度教学理念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
式,加强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分
析、探讨,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其数学思维
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星,李英.深度教学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
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54,159.
[2] 辛志立.自我提问引领思维:深度学习理念下数学教学的
策略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2(6):31-
33.
(上接第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