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3)贮藏手段
A、含义: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 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B、原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 代表。
C、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 货币。
(4)支付手段
• A、含义:商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 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等职能。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 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消极后果
其一,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其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 浪费。
★ 2001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做出火车票提 价20%-30%的决定。火车提价后,在社会 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A、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C、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D、商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A、二者的对立(四点) 一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
的社会属性。 二是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一个历
史范畴。
三是不同使用价值的质不同,量不能比较;价 值的质相同,量可以比较。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产生的基础是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 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原因
•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 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 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四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B、二者的统一:二者存在于商品中
第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 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第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 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 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去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 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 试计算:今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应为多少?
★题解: 根据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 比的原理:劳动生产率=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率=100% ∴ 今年劳动生产率=1×(1+25%)=125% ∴今年大米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1/125%=0·80元
C、缺点: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的凝结这一属性没有充分得到表现。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A、含义: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与它交换 的一系列商品(特殊等价物)。
2把斧子
1只
= 80公斤小麦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B、进步性: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C、缺点: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 一的表现。
•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 生产者的命运。
(二)货币(currency)理论
1、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A、含义: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 的另一种商品上。
1只
=2把
B、特点: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起点,它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不同部落之间的偶然、 个别的、零星的物物交换。
★多项选择题: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 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反映供求 关系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积极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 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 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 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
第一,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 值为基础。
第二,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商品的 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三,价格的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 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相同 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 创造的价值。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A、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影响因素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 量越多,生产每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4)货币形式
A、含义:贵金属(黄金、白银等)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2把斧子 80公斤小麦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10 克
B、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C、商品世界分化两极:一极是具有不同使用 价值的商品;另一极: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 这样,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 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221
正面
布币(铲)
描述
正 面

公元前1066— 221年
直特 径征
卢氏
秦半两、五铢钱; 开元通宝、崇宁通宝
西汉五铢
北宋崇宁通宝(瘦金体)
第三个阶段:纸币
白鹿皮币

飞钱
• 中国交子

钱引

关子

会子
“除四川 外,许于 诸路州县 公私从便 主管,并 同见钱七 百七十陌 流转行 使。”
会子
第二,有利于改善运输企业经营状况, 调动运输企业增加运力的积极性。在实行 上浮票价之前,铁路部门把春运当成包袱, 实行火车票价格向上浮动后,由于增运增 收,春运已经成为各种运输方式积极争夺 的市场,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
2001年3月初,成都 华西乳业公司牛奶加工车 间里,工人拧开巨大奶罐 的阀门,白花花的牛奶喷 涌而出,散发着香气的牛 奶在车间里四处流动,上 面白晰细腻的泡沫像是一 层质地考究的地毯,但牛 奶的去处竟是下水道。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历史是一部肮脏的历 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步 罪恶的掠夺史。“是用血和火的 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 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 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两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含义: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 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的教学重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本章的教学难点:
★价值量变化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3、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 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可以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交换价值和价值
A、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 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商品的价值(value):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劳动。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 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概念
B、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 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回答了什么劳动形 成商品的价值,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坚定的 科学基础上,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 论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依据。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 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
(2)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形式的演进
• 第一个阶段:贵金属货币:金银条块
• 第二个阶段:铸币 铜贝; 刀币,布币(铲),环钱(纺轮),蚁鼻 钱;
针首刀
直径
描述
特征
周 公元前1066
B、世界货币职能的表现 ※ 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
※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三)价值规律(law of value)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 原则进行。
(3)一般价值形式
• A、含义: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某种特 殊的商品(一般等价物)

2把斧子
80公斤小麦 60尺布
=1只
一定量其他商品
B、进步性: 其一,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质的飞跃,商品 的价值表现形式是统一的; 其二,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般等价物 来表现。
C、缺点:一般等价物因时因地不固定、 不统一,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2、两个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英国的
圈 地运动。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 政
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3、资本原始积累的后果和实质
(1)后果
A、用暴力手段掠夺农民的土地建立了资本主 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 财产制度的基础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 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
咸丰钞票(银票)
第四个阶段:信用货币 ※银行券、商业期票、银行支票等 第五个阶段:电子货币
3、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A、是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B、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它 自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A、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职能。 B、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结合价值规律评述
第一,火车涨价可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调节客流,缓解春运客流过分集中对正常运 输秩序的冲击。2000年春运实行浮动价 格,使客流高峰时间分别是前、延后了3天, 确实起到了削峰的作用。2001年北京地 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最高峰只有47万人次, 远低于2000年“五一”节的60万人次, 这说明“价格”杆杠确实起到了调节客流的 作用。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 A、社会分工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use value) A、含义: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商品
•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有两种情况(2000年 文科考研题)
其一,商品流通领域清偿债务; 其二,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C、评价: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 通;债权债务关系带来的危机可能性。
(5)世界货币
A、含义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 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贵金属、美 元、欧元)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A、二者是对立的(三点) 一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着人
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是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 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
三是具体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 一个历史范畴。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两种形式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最早的工业资本 家(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和雇佣工人 (多数作坊主)
2、商人或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作坊主、 帮工和学徒成为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含义 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 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有人认为,火车票提价是应该的,符合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有利于铁路部门 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实现 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有人提出,火车提价后火车乘客不仅没 减少,反而增加,结果,乘客不仅要承受高 额票价,往往还要和黄牛党周旋,甚至受骗 上当。
※有人认为,火车票提价是错误的,铁道 部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公共部门,是依靠垄断 地位而“敛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