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讲)(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要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探讨☆
要点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探究活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词语能否删除是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中考常考查的是:1.表程度(比较,几乎……)2.表估计(大约、可能……)3.表时间(刚刚、迄今……)4.表范围(一切、部分)5.表频率(常常、经常……)等这些限制性的词语。
【讨论明确】
答题思路:1.亮明观点,一般为不能删除;2.说明该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本次表示……,是对……的限制,突出说明和表明……3.若删去,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4.本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12分)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
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
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
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④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生命过程。
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
如果地方宽敞,它们就不慌不忙地长得强壮敦实,但如果跟别的植物挤在一块儿,它们就长得很快,力求尽快超过竞争对手。
⑤植物能识别不同种类的光,但我们真能认为它们这是“看见”的吗?植物感受光的方式与我们大相
径庭。
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当光落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时,我们就能感受到它。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面,其中充满了各种感光分子,光亮一接触视网膜,它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一旦刺激了视觉神经,视觉神经就会产生电脉冲。
当电脉冲到达大脑后,我们的大脑灰细胞就会对视网膜的信号进行分析。
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便会称之为“看见”了。
植物也有感光分子,专家们称之为光敏素和隐色素,它们使绿色的生物拥有了极其细腻和多样的感光性能。
在我们的眼睛觉得漆黑的地方,藻类、苔藓和花草树木就能对光的刺激做出反应了,而且它们还能够感知波长,那是人的眼睛根本无法感知的。
⑦我们的视网膜上会产生周围物体的真正的图像,供大脑分析利用,这个植物可做不到。
它们既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脑,跟我们不同的是,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
1.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2分)
【答案】①揭示了文章说明内容;②运用设问,提出问题,巧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从文中你知道了植物哪些独特的感知方式?(3分)
【答案】例如:植物能以某种方式感知光明和黑暗;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有些植物依靠光感来测定竞争对手的方位。
【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事物区别于某一事物的标志,也是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学生可观察题目,或在首段中找,也可抓关键句。
这里总结合理即可。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注意加点词,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不能删去,“往往”表示时常这样,但不排除例外,去掉后太绝对。
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幼芽在黑暗中的生长过程,生动而有趣味。
【解析】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第⑥段中,作者具体说明了“人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案】没有离题,这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植物的“看见”与人的看见是迥然不同的。
【解析】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