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蓝
绿
红
蓝
绿
红
•
• 蓝色颜料
黄色颜料
•
•
•
图3--18 颜料混合示意图
( 黄+蓝) 绿色颜料
• 色光混合三定律
• 互补律:每种光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 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如红 与青、绿与紫、蓝与黄等。
• 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产生界于两者之间的 颜色。如红+绿=黄;红+黄=橙;红+蓝=紫;蓝+绿 =青。
•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Barou,1989) • 视觉:晴朗夜可见30英里外的烛光; • 听觉:静室可听20英尺外表的的答声; • 味觉:分辨两加仑水加一汤匙糖的甜味; • 嗅觉:一滴香水三个房间可闻; • 温冷觉:摄氏1度之差
人的感官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色光混合(加法过程)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 混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的 混合。例如,将700毫微米的光与570毫微米的光 混合得到橙色光线。
颜料的混合(减法过程)--95P图3—18
如蓝颜料(反射蓝、绿,吸收红、橙、黄)与黄 颜料(反射黄、绿,吸收红、蓝)相减后只有绿 色颜料。
• 蓝 黄橙红 •绿
如何计算差别阈限呢? 韦伯定律(Weber Law)
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公式:
K=ΔI/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差别感觉 阈限。K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叫韦 伯定律。
知道原刺激量和差别原刺激量,计算K 知道韦伯分数,原刺激量,可以计算ΔI。
• 四、感受性的变化
若干个外侧膝状体细胞共同会聚到一个皮层细胞上,因而皮 层细胞的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个更大的区域,形状是狭长形 的。
皮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对抗性质的两个区域:开区和关区。 对光棒或者线条起反应。
3、视觉基本现象 (1)彩色视觉
A、什么是颜色: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广义: 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绝对感受性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两 者成反比的关系,公式: E=1/R
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 声音 • 压觉 • 重量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如:两个西瓜的感觉 出重量差异的差别阈限。
• 感觉到差别,必须达到差别阈限。 对这一最小 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的关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 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20分贝 绝对阈限不“绝对”
– 情境:例如为难题忧愁的人,听不到别人叫他名字; 还受个体差异(年龄、期望动机、疲劳)影响
• 绝对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 是指多次呈现不同强度的刺激,有一半时间能觉察到的刺激 强度。把绝对阈限看成某个固定的刺激量是不妥的。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接受的光线主要是物体 表面反射的光线。
• 2、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光机 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1)眼睛的构造
• 人眼球,前端稍突出,前后径25毫米,横向径20毫米。 • 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 眼球壁主要 分外、中、 内三层:
外层:称纤维 膜,由角、 巩膜组成。 前1/6为角膜, 其余为巩膜。 起维持眼球 形状和保护 眼内组织的 作用。
• (4)神经冲动的传递路线:光波 感光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其轴突形成束状视 神经) 视交叉(鼻侧交叉) 丘脑的外侧漆 状体 大脑枕叶的皮层视区。
• (5)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 枕叶的纹状区,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与纹状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
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如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一)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一)
2010.3.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 本节概要: • 感觉的一般概念或性质 • 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 • 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个别属性的反映(觉察)。
对定义简单解释:刺激——感官——觉察
基本条件;
——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 ——感官的机能补偿作用,如盲人的听觉、触
觉超越一般正常人。
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
本节概要 一、视觉 二、听觉 三、其他感觉
• 一、视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 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 光是视觉产生的外部条件; • 视觉器官是视觉产生的内部条件. • 主要内容: • 1、视觉的适宜刺激; • 2、视觉的生理机制; • 3、视觉的主要现象
出刺激的存在——揭示事物的个别属性—— 生理的过程。
分析感觉应注意如下几个特点: 1 强调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2 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
(1)物理属性(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光滑、 粗造)
(2)化学属性(容易挥发、溶解、气味、味道) (3)生理变化(疼痛、舒适、凉热、饥、渴、饱)
3.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 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 心理现象的基础。如“感觉剥夺"实验
(2)人眼光路系统:光线—瞳孔进入,晶状体对远近不 一的物体进行聚焦,把图象投射到视网膜上。(这是折 光机制)
• 近视、远视及其他: 晶体把图象聚焦于视网膜前的玻璃体内; 晶体把图象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 老年人的晶状体失去弹性,所以无法清楚地聚焦眼前的物体,看 东西要离眼睛远一点。
(3)感光机制: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杆与视锥细胞) 的感光色素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光化学反应,把光能转 化为生物电能并引起神经冲动。
单一光出现,产生单一颜色;两色光,产生混色。
四色说,拮抗说:1874年,德国的生理学家黑林提出的。
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觉色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你死我活) ,黑林称 之为异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作用作用。(分解产生白、红、 黄色;合成产生黑、 绿、蓝色)
现代神经生理学观点:视网膜感光过程按三色说原理;视觉
通路按四色说
d、色觉缺陷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例如,在 用红色与绿色的波长来匹配黄色时,有些人需要 更多的红色,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绿色,前者叫甲 型色弱,后者叫乙型色弱。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 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
• 各种感觉分析器的感受性会随条件和机体 状态不同而发生起伏波动。
• 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时间因素:各种适应现象; ——各感觉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机体本身的机能状态:个体的意识、
情意、动机、知识与检验的影响;
• 五、感受性的发展 • 感受性可以发展变化,其发展依赖如下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
垂直的轴代表明度的变化,轴的上端是白色,下端 是黑色,中间是灰色。 圆周代表各种不同的色调,依红、橙、黄……紫 列。
从圆周到中心表示饱和度的变化,从圆周到中 心饱和度降低。例如:很明或很暗的颜色 (都是接近轴心)因而是比较不饱和的,只 有中等明度的颜色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饱和
B、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分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其他感觉也存在适应的现象:嗅觉适应、味觉适 应、肤觉适应、听觉适应等。
痛觉有否适应呢?
②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
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 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 一个短暂时间。 。
颜色视觉也有后像,注视 红色纸片后,白墙上看到 绿色纸片;先注视黄花后 像将是蓝色的。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叫正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叫负后像。
——色盲,可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患全色盲 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 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 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
(2)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①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
觉经验。说明: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
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hues)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 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 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等。混杂上 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
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用颜色纺锤体表示(见下 页图)。
a、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 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30-40分钟。
b、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 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 适应在5分钟左右全部完成了。
暗适应的实践意义: 人们利用它的规律,避免在异常情况下光线对 眼睛的破坏作用。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 在值勤以前,最好带上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 活动。晚上开车。
③视敏度(视力)(见下页图)
视敏度(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 的能力。
视敏度可分为: a、最小可见敏度(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B、最小间隔敏度(分辨最小间隔的能力) C、游标视敏度(能够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的能
力—成人最小偏移为2弧度秒)
• (3)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①视觉适应
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 变化。
(二) 感觉的分类概述
感觉种类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 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 身的运动与状态); 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首先,刺激强度要达到多少,才能引起人
的感觉?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1、视觉的适宜刺激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人眼看到的只是其频率 范围是(5X1014~5X1015HZ), 380-780 (400—700)毫微米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 刺激。(350nm鸟和昆虫你看见)
从长到短,依次为红(760-640)、橙、黄 (640—580)、绿(580—495)、青、兰 (495—440)、紫(440-395)。
中层:称葡萄膜, 又称色素膜。 富含血管,有 眼球血库之称。 包括虹膜、睫 状体和脉络膜 三部分。 完成
内眼的新陈代 谢、屈光调节、 形成暗房的作
用。
内层:为视
网膜。是一层 透明的膜,含 锥体细胞和棒 体细胞两类感 光细胞。由它 完成视觉形成 和神经信息传
递的第一步。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些结构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具 有屈光作用,称为眼的屈光系统。
和反射系数,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分成明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和反射 系数,还受周围环境的的影响。 颜色对比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 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 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如灰色纸片放在黄背 景下,显蓝;放蓝背景下,显黄。
②边界突出与马赫带 1868年,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发现而得名。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 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 一条更暗的线条。侧抑制来解释。
• 当圆盘高速旋转时, 在圆盘3个不同灰 度区的交界处会看 到比较亮和比较暗 的两条窄环:亮环 在b点上,暗环在c 点上。这条亮环和 暗环就叫马赫带
• 代替律: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 颜色,可以相互代替。如黄+蓝=灰;(红+绿)+ 蓝=灰。
• C、我们是如何辨别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的?
杨-赫尔姆霍茨三色说(trichromatic theory)于19世纪初
年提出并由赫尔姆霍茨加以发展。
观点: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红、感绿和感蓝的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一个特殊波长的光波敏感。
认识形状、分辨方向等。
(6)视觉感受野
20世纪60年代,休伯(Hubel〕和威塞尔(Wiesel)等对视觉进 行系统研究,发现感受野。
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们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 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 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外侧膝状体细胞上的感受野呈圆形,中心与周围呈对抗性质,对光点起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