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一章 走近细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近细胞
【高考新动向】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纲全景透析】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二者之间从小到大的生命系统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对于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各生命系统既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

(3)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

(4)举例:常见的原核细胞:细菌、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

2、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
年代创立者贡献
英国科学家
1665年
发现并且命名细胞
虎克
19世纪30年代
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和施旺
创立了细胞学说
1858年
德国科学家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
和补充
(2)内容
①细胞是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
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3)意义
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三、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问题分析
1、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在低倍镜下确定目标
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暗,
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
0.5cm)停止下降。

②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③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可将光圈由小变大,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同时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使用高倍镜时千万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1)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2)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5、低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热点难点全析】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2μm~8μm) 较大(10μm~100μm)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真菌细胞主要成分是多糖
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器
无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复杂细胞器,有核糖体
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但有拟核;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体
DNA 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立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值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代表生物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真菌、动物、植物等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的体现
(1)真、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其中有核仁、染色体(含DNA);
低倍镜时 高倍镜时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远 近 所看到细胞的数量 多 少 所看到细胞的大小 小 大 视野的明暗 明 暗 视野的广度
宽广
狭窄
原核细胞无核膜,有拟核,拟核有一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2)不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差异。

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肉细胞中还有叶绿体。

而且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细胞及不同植物的细胞也各不相同。

(3)不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差异。

如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且不同细菌的结构也有差异(如R型与S型肺炎双球菌,前者无荚膜、无毒性,后者有荚膜、有毒性)。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增殖方式: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

(4)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密码通用。

(5)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例】(2012·山东曲阜市高三检测)硝化细菌、蓝藻、根尖分生区细胞以及神经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选D。

所有的细胞都有膜结构;ATP是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细胞中既含DNA,又含RNA,DNA是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几乎所有生物都是共用一套密码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高考零距离】
1.(2012·北京高考)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生物圈中存在着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系统、器官、组织,直至细胞。

【答案】B
2.(2011·山东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解析】A项,有些原核生物细胞虽无线粒体,但有有氧呼吸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

B 项,真核生物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个别真核生物细胞也可以进行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原核生物细胞为二分裂。

C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D项,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划分为不同区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答案】D
【考点提升训练】
1.(2012·烟台质检)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解析】A、B、C三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答案】D
2.(2012·福建长乐二中高三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原核细胞结构虽然简单,但是不同的原核细胞,由于形态、大小、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故原核细胞也具有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分子,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C
3.(2011·盐城调研)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
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解析】不同细胞内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一定相同。

成熟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和分化,蓝藻无叶绿体。

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C
4. (2011·合肥模拟)“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

该药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解析】该药物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即不能使其产生的子代病毒继续侵染人体其他正常细胞。

【答案】B
5.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细胞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A
6.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解析】动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除此之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D
7.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 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
【解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镜头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答案】A
8.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存在基因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而水绵细胞是真核细胞,在这两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因此A正确。

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只有裸露的DNA分子,而在真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因此B错误。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因此C正确。

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均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
9.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D.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解析】因为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合作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繁殖。

【答案】C
10. (2011年烟台质检)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解析】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答案】D
11.(2011 年潍坊测试)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SARS 病毒⑥噬菌体⑦支原体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①、②、③、④、⑤、⑥都属于原核生物
B.从细胞结构看,⑥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
C.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④都是自养生物
D.①、②、③、④、⑤、⑥的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与核酸
【解析】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和支原体为原核生物;SARS病毒和噬菌体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都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是异养生物,蓝藻是自养生物。

除了特殊的生物(朊病毒仅有蛋白质,拟病毒仅有核酸 ),其他生物的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与核酸。

【答案】D
12.下列为与显微镜操作相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解析】调节视野亮度的有反光镜和光圈;若光线弱、标本染色较深,在高倍镜下要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在显微镜中观察的细胞是倒像,细胞在显微镜下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所以应向右上方移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直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需要先升镜筒。

【答案】C
1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正确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层次的是( )
①核酸②神经元③呼吸道的上皮④病毒⑤胃⑥一只野兔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兔
⑧一片草地中所有的昆虫⑨一片果园
A.①④②③⑤⑥⑧⑨ B.②③④⑦⑧⑥⑨
C.②④③⑤⑧⑥⑨ D.②③⑤⑥⑦⑨
【解析】首先排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选项,即①④⑧,⑧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其范围比种群大,比群落小。

②神经元是细胞层次,③呼吸道的上皮是组织层次,⑤胃是器官层次,⑥一只野兔是个体层次,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兔是种群层次,⑨一片果园是生态系统层次。

【答案】D
1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一个原核细胞只有一条DNA分子,一个真核细胞的DNA数米与染色体数目一致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真核细胞具有双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不能形成像真核细胞那样的染色体
D.原核细胞的部分遗传信息储存于RNA中,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全部储存于DNA中
【解析】细胞型生物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双链的DNA分子中。

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核中,原核细胞的DNA存在于拟核及质粒中,真核细胞DNA可存在于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C
15. 2011年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国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可以利用人体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B.该菌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C.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用甲基绿对该菌进行染色,可显示DNA的分布
【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其遗传物质只有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答案】D
16.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统一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都相同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B
17. (2011·湖南模拟)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
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甲为低倍镜下观察的图形情况,乙为高倍镜下观察的图形情况。

低倍镜下观察结束后,首先要将位于右上方的图形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故第1步为⑤。

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C
18. 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b、c分别表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的DNA和蛋白质不结合,没有染色体;细菌的细胞也含有细胞壁;细菌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C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D.SARS、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质
【解析】原核生物中有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

【答案】C
20.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没调节好
B.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没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解析】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说明显微镜镜头未损坏,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调节得很好。

另一部分细胞模糊,可能是由于切片厚薄不均匀。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 (2012惠州实验中学月考)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

(2)HIV进入细胞后,能以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并整合到被感染细胞的染色体上。

(3)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找出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依据。

(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为什么?
(5)由于HIV变异有等特点,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解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寄主细胞为T淋巴细胞。

(2)HIV侵入T淋巴细胞,将病毒RNA注入T淋巴细胞,其遗传物质的表达过程是:病毒RNA DNA RNA蛋白质。

(3)HIV本身缺乏增殖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必须在胞内寄生才能增殖,当艾滋病的病原体处于细胞外时,该病原体不能增殖。

(4)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而病毒中并没有肽聚糖。

(5)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
是单链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异,即变异频率高,且变异是不定向的,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答案】(1)T淋巴 (2)RNA 逆转录HIV(自身)DNA (3)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故应先有细胞后出现病毒
(4)不能;病毒的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5)突变频率高、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22.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和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1)由图分析,甲图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只有拟核和核糖体,因而属于原核细胞。

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

(2)比较甲、乙两图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有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壁,其中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但二者的成分不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在乙图所示的植物细胞中,还具有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11)、内质网(10)、高尔基体(12)。

此外,线粒体(8)还为此过程提供能量。

这四种细胞器缺一不可。

【答案】(1)原核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
(3)纤维素8、10、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