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从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入手,着重分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贸易政策,得出了美国贸易政策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标签:美国;贸易政策;关税;WTO;自由贸易;贸易保护
1 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
1.1 1776-1934年贸易保护时期
1789年,美国制订了第一个关税税则。

1860年南北战争爆发后,为了筹措战争经费,进口关税被提高了,平均税率达到了47.06%,名正言顺地确立了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地位,维护了当时主要的利益集团——北方的产业资产阶级。

关税政策一直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争持的一个重大问题,共和党一向坚持高关税政策,民主党则主张贸易开放或降低关税。

1889年哈里逊当选总统,共和党执政,就在1890年制订并通过了《麦金莱税则》。

这个以众议院税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士麦金莱命名的税则使进口税率全面提高,平均税率为49%,达到了美国历史从未有的高度。

1897年,麦金莱当选共和党总统,继续坚持高关税政策。

那一年所通过的《丁利税则》使进口税率平均达到了57%,创历史新高。

1912年,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当选总统。

这位新任总统举起“新自由”大旗,提出了一连串的改良措施,如限制托拉斯、改革银行制度、办理农业贷款、改订关税税则。

1913年,美国通过了《安德伍德税则》,使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26.67%。

《安德伍德税则》在美国关税史上做出了重大更改。

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于1917年也参战,美国参战很迟,损失最小而收益最大。

那时美国的工农业都很发达,但并不放弃高关税政策,将进口税率订得很高,1922年的《福德尼-麦肯伯税则》对工业品与农产品都征很高的进口税。

1929年10月,出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为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各国变本加厉地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及外汇管制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手段,美国在1930年制订出台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目的在保护本国工农业,使美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达到55%以上。

1.2 1934-1947年互惠贸易时期
1934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此时,美国的经济危机正达到顶点,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1934年颁布了《互惠贸易协定法》,美国关税从此逐渐降低,并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

二战尚未结束时美国开始“反思”,认为以邻为壑最终只能使矛盾激化、自身利益受损,美国及时调整了贸易政策,坚定的放弃贸易
保护政策,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如果说美国战前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是出于国内经济需要的话,那么,在战后美国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则是从世界经济和政治需要出发的。

在美国的努力下,1946年2月召开了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成立了国际贸易组织(ITO)筹委会,但由于利益的分歧使《哈瓦那宪章》没被批准,组建ITO的努力也无功而返。

1947年4-10月筹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日内瓦召开,23个国家进行了关税减让谈判,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

关税谈判后,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GATT作为一项过渡性的临时协定来处理战后急需解决的各国在关税与贸易方面的问题。

GATT成立初期,美国占据霸主地位。

1.3 1947-1974年自由贸易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主线,贸易政策主要依托多边框架进行。

当然,这种自由贸易是对盟国的自由贸易,而对社会主义阵营则采取了禁运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服务于冷战的需要。

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战后半个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基石,1947年到1962年,美国分别同西欧、拉美、东南亚各国签订关税减让协定157项,并于1949年起在GATT的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多边关税减让谈判,推进了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多边主义、非歧视、以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实现;20世纪60年代欧、日的经济力量复兴,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发展,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出现一定恶化,但美国政府仍坚持贸易自由化的大方向。

1962年,制定了《扩大贸易法》,授予总统减税和同欧共体谈判的权力。

在该阶段内,美国对外关税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品进口平均关税率43.6%,40年代下降至24.1%,50年代又下降了一半,低至12%,70年代降为7.4%。

该阶段内也有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高涨之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会修订了1934年以自由贸易为精神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增列了用以保护农产品的国家安全条款和可以因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而提起申诉的免责条款等,且禁止总统将关税税率减至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和生产的程度,这一修改导致GATT第3轮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4 1974-1985年贸易政策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贸易政策出现由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的转变。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严峻形势。

一方面,1973-1975年和1980年的两度石油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

1979-1980年,美国失业率由5.8%猛升至7.0%,通货膨胀率由11.3%猛升至13.5%。

另一方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相继崛起,美国同日、欧之间的贸易冲突有所上升,浮动汇率制度加大了贸易摩擦和国际间协调的难度,美国的贸易政策开始日趋保守。

1974年国会通过《贸易改革法》,成为美国对外贸政策的一个分水岭,该条款使得贸易代表能够针对其他国家所谓不公正、不合理或歧视性的贸易做法进行反击,保证实现美国各项贸易协定下的权利。

1978年,卡特总统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从而使“公平贸易”成为贸易政策的基调之一。

1979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贸易法案。

该法案除批准政府在“东京回合”谈判中的协定和就若干技术问题做出修
订外,引人注目的是,该法案声称美国坚持的是“自由而公正”的贸易原则。

1.5 1985年以来美国各届政府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1.5.1 里根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985年里根政府宣布“贸易政策行动计划”,开始了外贸政策的全面调整,正式提出“自由和公平贸易”的概念,并设立了“产业竞争委员会”,实施产业导向。

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简称《1988年综合贸易法》,在该法案中订立了大量推动出口的条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立推动出口机构;对等援助;扶植小企业,扩大出口;出口刺激。

1.5.2 布什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989年3月1日布什公布了“美国贸易法修正案”。

他将美国的战略目标订为“开放市场,建立一个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体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建立能够发挥美国竞争优势的世界贸易新格局;二是促进双边贸易谈判,消除市场进入障碍;三是根据美国法律程序推动全面贸易自由化进程。

除此之外,布什政府在外贸政策上最值得夸耀的就是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5.3 克林顿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克林顿执政以后,将“经济安全”列为其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把外贸视为“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提出要把“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放在首位”。

克林顿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第一,推出系统的综合贸易改革措施,即“国家出口战略”,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采取多元化的贸易策略,利用多边贸易谈判、区域贸易机制和双边贸易谈判,积极拓展美国对外贸易的空间。

第三,增加政府对教育和科技开发的投资,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人力资本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政策。

第四,政府对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给予支持和扶助。

1.5.4 小布什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后,推出了所谓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希望能够“通过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开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强化“管理贸易”的同时,提倡更为实用的“公平贸易”政策。

第二,推出“竞争性自由化”战略。

在该战略中,布什政府采取了主导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推动地区贸易谈判→参与世界多边贸易谈判的方式,为美国企业创造了一个“竞争性自由化”的环境,为美国的商品和服务打开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第三,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

为了保护本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阻挡价廉物美的外国商品的进入,布什政府开始更加密集和频繁地采取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第四,
将多边、区域、双边贸易自由化同时并举。

为了大力扩展全球市场,布什政府在继续积极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同时,也将区域和双边贸易自由化作为在全球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次优”选择。

1.5.5 奥巴马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2009年1月20日,美国新一任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宣誓就职。

这位民主党总统同其所属党派所持的观点一致:反对自由贸易。

一方面,奥巴马坚持捍卫民主党所坚持的“公平贸易”理念。

他不止一次宣称,他将努力推行强硬的贸易政策,促使其他国家向美国敞开市场以增进美国就业。

他还暗示,美国将向WTO施压,促使其对贸易协定的规定朝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使国外政府停止不公平的出口补贴行为和设置非关税壁垒。

另一方面,为了能帮助广大劳工阶层适应迅速变革的经济形势,奥巴马及其内阁要将现存的贸易调整援助TAA计划升级为战略性援助与培训工人(SWAT)计划,还着重于创造或保留本国工作岗位,希望未来形成一种社会契约,对那些有助于吸纳就业的企业进行奖励,对那些把岗位送出国门的企业进行惩罚(停止税收减免)。

当前美国面临着巨额贸易逆差,这一切都预示着奥巴马内阁持有折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即不会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同时也不会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2 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加入了WTO 后,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步确立了贸易大国的地位。

但是,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其他国家不断设置的各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令我们的企业措手不及。

我们产品的出口量在大踏步增加,但所创造的利润却微乎其微,并且不断受到进口国的种种刁难。

我们的汽车产业、纺织品、农产品等并没有在开放的市场中获得理想的收益。

通过对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积极启示:
第一,发挥政府在对外经济中的作用。

美国重视运用政府的力量,直接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干预。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在美政府领导下推出的。

对于我国政府来说,为抬升产业竞争力提供高级平台也是政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通过竞争方式,提供充足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向技术高端产业发展。

第二,鼓励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

如允许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进入成本,减免税收;对企业用于技术中心及试验设施建设的投资给予贴息贷款;对企业关键技术等开发项目给予低息贷款,解决企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高校密集地区开创或继续发展某些战略技术产业的“发展极”或“增长极”,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外部经济效益的作用,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领先
地位,并最大限度地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

第三,贸易政策实施必须注重合作与磋商。

竞争是国际贸易的现实存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

但是,国家间更有意义的行动,也许不在于过分强调冲突,而在于强调贸易国之间的合作与磋商。

这正是国际贸易的前途所在。

第四,选择与实施贸易政策必须要讲策略性。

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所能使用的重要策略性工具。

从WTO的规则出发,效仿美国的有益做法:一方面要把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积极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一方面要十分关注反倾销和反补贴领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维护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以及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林珏.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