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新疆哈密东南山口
50Mwp光伏电站设计
专业电力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5 年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课题来源:由于本人家乡新疆哈密地区光照条件十分优越,故拟在哈密东南山口地区建一个容量为50Mwp的并网光伏电站,经在网上查阅相应的资料后,已搜到相关设计标准和设计流程,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类型:理论研究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将设计一个容量为50Mwp的并网光伏电站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很有实际意义。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3.1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
3.1.1国内光伏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内很少,绝大多数的产业都在国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单一的依靠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不大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是个很不乐观的事。我国有108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一平方公里就可以安装100兆瓦的光伏列阵,可发1.2 亿度电,我们仅仅只要开发2%,发电量就能超过2004年的总消耗量。在沿海,北方等日照充足的地方,日照每年都能达到2000小时,在海南更是上了2400小时。所以我国日照充足,发展光伏产业非常有前景。
近来,为发展新型能源,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这个政策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重点支持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等示范项目建设,以及硅材料提纯、并网运行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并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光伏产业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示范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
这一政策的出台,给了光伏产业机遇,也给了同行竞争压力。企业必须
努力的研究技术、注重产品质量、打通国内国际市场,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保持企业在市场中不被淘汰。
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包括多晶体、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中,生产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但是,这样的小公司分布的也很广。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产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
在我国,多晶硅的生产盈利是光伏电池组各产业中最高的,约占总额的52%。而目前,多晶硅的价格下跌的比较厉。
2010年5月,由22个国家骨干企业,企业协会和研究协会组成的中国光伏同盟成立了。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以引导行业联合创新、推动应用、规范发展为核心研究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将致力于整合产业资源、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行业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3.1.2外光伏产业的发展
最早发展光伏产业的是欧美国家和日本。1969年,第一座太阳能核电站在法国建立了。光伏发电在欧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总发电量中光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08年,欧盟的光伏发电量占了世界总光伏发电量的80%,其中又主要以德国和西班牙为主。几乎占了整个欧盟光伏发电量的85%。预计到2020年,欧盟光伏发电量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12%。
美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早,但是因为以前的政府不重视,所以技术方面和发电产量都比不上欧盟和日本。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新能
源的政策。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逐渐变为后来者居上。近几年美国大多数州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准则》。以加州为例,凡在住屋、商业建筑屋顶上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或企业,都可以获得州政府的多项补助,包括享受30%的减税优惠,减少30%的安装成本。
日本的光副产业也很先进,而且走进了千家万户。政府鼓励民众使用一些光伏供电的电器产品,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政府。既环保,清洁,节能,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掌握光伏发电的原理,了解光伏电站的设计标准和流程;对光伏电站的构成,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合理布局
(2)根据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光照辐射量进行选址
(3)根据拟设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所选太阳能电池的单板发电量算出所需太阳能板的数量。
(4)计算出电池组件之间最优的间距和倾斜角度。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各阶段预期达到的目标:
七、参考文献
1.王革华.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3.
2.冯垛生.太阳能发电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7-92.
3.刘荣主.自然能供电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53-66.
4.林安中,王斯成.国内外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的进展与前景[J],太阳能学报,1999
(特刊),68-74.
5.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195.
6.崔容强,赵春江,吴达成.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7,26-75.
7.刘宏,吴达成,杨志刚,翟永辉.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7,15-90.
8.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2-169.
9.陈道炼.DC-A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69-284.
10.张荣.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
11.刘凤君.现代逆变技术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周志敏、周纪海等.逆变电源实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3.黄瑶.基于TMS320F2812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八、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九、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