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C.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D.N2、H2、NH3的浓度相等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H++NO═Cu2++NO↑+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N2B.HCl C.NaCl D.KOH
6.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
8.已知428℃时,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 (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
A.B.C.492 D.无法确定
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v1,逆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1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B.v(B)=0.3mol/(L•s)
C.v(C)=0.3mol/(L•s)D.v(D)=1mol/(L•s)
1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s)+Y(g)W(g)+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反应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情况相符的是()
A.增加了X的物质的量B.降低了温度
C.增大了压强 D.增大了Y的物质的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的摩尔质量为28g
B.17g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
C.18gH2O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是22.4l
D.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1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19.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B.C.
D.
20.将等物质的量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mX2(g)+2Y2(g)⇌pZ(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1mol/L,c(Y2)=0.9mol/L,c(Z)=0.8mol/L,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A.X2Y3B.XY3C.X2Y4D.X3Y
2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B.C.
D.
22.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2min内N2
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末N2的反应速率为()
A.1.2 mol/(L•min)B.1 mol/(L•min)
C.0.6 mol/(L•min)D.0.4 mol/(L•min)
2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1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则1/2 C6H12O6(s)+3O2(g)═3CO2(g)+3H2O (l );△H=﹣1400 kJ•mol﹣1
24.已知:CH4(g)+2O2(g)═CO2(g)+2H2O(1)△H1=﹣Q1 KJ/mol
2H2(g)+O2(g)═2H2O(g)△H2=﹣Q2 KJ/mol
2H2(g)+O2(g)═2H2O(1)△H3=﹣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KJ
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
C.△H2>△H3
D.△H2<△H3
25.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增大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 mol•L﹣1•min﹣1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0分)
26.(4分)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反应进行到min时达到平衡,图中对应的a的数值是.
27.(4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
NH3,放出92.2kJ热量.已知:
则1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kJ.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
N2(g)+2O2(g)═2NO2(g)△H=+67.7kJ/mol
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8.(6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12
(3)合成氨在农业和国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其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字母).
A.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C.采用较高温度(400℃~500℃)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9.(6分)实验室利用反应2H2O2═2H2O+O2↑可制备氧气.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
研究的是对22
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30.(8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浓度的CO与H2O,T℃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H2(g)△H<0
已知CO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从0~4min,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为了增大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反应物中CO的浓度b.降低反应温度c.将密闭容器体积压缩至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
(3)若不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中CO的起始浓度,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至少为.
31.(8分)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x之间的关系是.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
方向移动.
(3)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
(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2.(4分)已知: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是橙红色的,铬酸根离子(CrO42﹣)是黄色的,重铬酸钾溶于水发生反应:Cr2O72﹣+H2O⇌2CrO42﹣+2H+,溶液为橙黄色,向溶液中滴加少量6mol/L的硫酸,溶液呈色,原因
是.
33.(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图升高温度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υ(H2)=(用n B、t B表示).
(3)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
a.υ生成(CH3OH)=υ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
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
a.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34.(4分)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0 D.T℃时,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 35.(4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
C.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N2O4
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36.(12分)(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
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若有17g 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
为.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
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2
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
【解答】解:A、钠与水反应是金属与水反应,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A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物质燃烧,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铵盐和强碱反应,属于常见的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难度不大,掌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C.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D.N2、H2、NH3的浓度相等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A错误;
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的发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C错误;
D、N2、H2、NH3的浓度相等,而不是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为带一个负电荷的氟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Ne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H++NO═Cu2++NO↑+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电子、电荷不守恒;
B.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
C.电子、电荷不守恒;
D.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遵循电子、电荷守恒.
【解答】解: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A错误;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O2↑+H2O+Ca2+,故B错误;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C 错误;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电子、电荷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N2B.HCl C.NaCl D.KOH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部分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铵盐中都含有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氮气分子中N﹣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C.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
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
6.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C.D.
【考点】电子式.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分析所给微粒类型,根据化学键类型及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根据电子式书写的规则作答.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和“×”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首先判断物质的成键类型,是由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形成的物质.
1.原子的电子式:
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
2.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
金属原子在形成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已经失去,但电子式仅画出最外层电子,所以在画阳离子的电子式时,就不再画出原最外层电子,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以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
3.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
一般非金属原子在形成阴离子时,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这些电子都应画出,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电荷的表示方法同于离子符号;
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书写时将共用电子对画在两原子之间,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也应画出.因不同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而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
5.根离子的电子式:
根离子中,若不同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画法同共价化合物,因根离子带有电荷,所以应把符号用“[]”括起来,右上角标出电荷数.例如,铵根阳离子;氢氧根离子;6.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先根据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然后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解答】解:A、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带电荷并需用方括号括起来,钠离
子用离子符号表示,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得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
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Cl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钠离子电子式为Na+,
氢氧根离子电子式为,所以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注意:①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电荷,阳离子的电子式除铵离子外,一般与阳离子符号相同;②注意4类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分子的电子式;③做题时要特别注意看清要求是“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还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化学反应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必然有能量的变化;
B、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解答】解:A、化学反应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必然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
B、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
C、由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由于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不等,化学反应产生了能量变化,故C正确;
D、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间的关系.需正确理解放热吸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428℃时,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 (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
A.B.C.492 D.无法确定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平衡常数等于化学平衡时的生成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
【解答】解:448℃时反应H 2(g)+I2(g)⇌2HI(g),平衡常数
K==49;反应2HI(g)⇌H 2(g)+I2(g)的平衡常数
K==;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计算,数学表达式的正确书写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v1,逆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解: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无论是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故选:A.
【点评】温度对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遵循此规律.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2,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 AB,同时生成nmol 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AB,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 B2同时生成nmol B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
D、任何时间内生成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1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依据图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比较判断;
B、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
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图象中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 错误;
B、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
D、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催化剂的作用实质,图象识别和理解含义是解题关键.
1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光照时HClO分解,促进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H2+I2⇌2HI平衡中,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B正确;
C、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Fe(SCN)3溶液中存在Fe(SCN)3⇌Fe3++3SCN﹣,加入6mol/L NaOH溶液,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
1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B.v(B)=0.3mol/(L•s)
C.v(C)=0.3mol/(L•s)D.v(D)=1mol/(L•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
A.v(A)=0.3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2v(A)=0.6mol/(L•s);
B.v(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4v(B)=1.2mol/(L•s);
C.v(C)=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v(C)
=×0.3mol/(L•s)=0.4mol/(L•s);
D.v(D)=1 mol/(L•s),
故速率B>D>A>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