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利辛县联考2025年初三协作体联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亳州利辛县联考2025年初三协作体联考(一模)生物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存时间,主要原因
A.防止了水分散失B.减弱了呼吸作用
C.减少了果皮损伤D.保持了适宜的温度
2、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都是相互关联的B.有些是相互关联的
C.各自独立的D.生物成分之间没有联系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下列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干旱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4、下列疾病与其病因对应不正确的是()
A.贫血--缺钙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D.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
5、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鸟和最小的鸟分别是()
A.啄木鸟、金丝燕B.鸵鸟、蜂鸟C.大山雀、翠鸟D.丹顶鹤、黄鹂
6、现在倡导“文明清明、绿色清明”。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倡议的是( )
A.把垃圾放到相应地方处理B.放鞭炮,大量烧纸钱
C.大声喧哗,随手扔烟蒂D.砍光墓地周围的树木
7、下列实例中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A.雷鸟的保护色B.转基因超级鼠
C.家养的马比较肥大D.人类历来喜欢吃鱼
8、番茄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
9、下列农产品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是
A.花生B.莲藕C.荸荠D.白萝卜
10、对如图中的①~④以及显微镜使用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②没有细胞壁,①③④都有细胞壁
B.观察①②③时,可以滴加碘液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
C.在制作①②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生理盐水
D.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1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都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
C.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D.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2、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单细胞生物B.能分裂生殖C.没有遗传物质D.营寄生生活
1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4、下图所示四种动物中,身体分部且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相同的
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
16、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已被全世界广泛关注.下面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不安全性行为、毒品注射、输血或输入不洁的血液制品和使用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C.目前预防艾滋病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
D.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要避而远之,不能和他们说话,更不能和他们握手
17、根据下图豆目部分植物的分类图解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菜豆和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C.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与紫檀的共同点多
D.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近
18、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昆虫。
该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特别多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19、下列各选项中四个术语分别表示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抗生素B.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细胞
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D.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
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A.螳螂的翅﹣﹣跳跃B.鱼的鳍﹣﹣游泳
C.马的四肢﹣﹣奔跑D.鸟的翼﹣﹣飞行
21、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和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数据,请据图回答:
编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第1组5×10×
第2组5×40×
第3组10×40×
(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______。
(2)若在视野内看到了“N”,则玻片标本上的原图是______。
(3)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_______(平面镜/凹面镜)来对光。
(4)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 ]_____,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22、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均构成严重威胁。
不久前,婷婷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早日康复,她在网上査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奋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其实可靠,于是她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
(2)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1头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3天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②接下来连续10天每天对该狗进行与步骤(1)同时间等量普通饲料加适量__________混合饲喂,并每天与步骤(1)同时间进行空股血糖测定和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该狗血糖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__________(写出激素名称)的作用。
②若该狗血糖__________,说明苦瓜对血糖升降没有作用。
③若该狗血糖__________,说明苦瓜具升高血糖作用。
实验结果果然是该狗血糖明显下降,婷婷非常兴奋,可是兴趣小组成员凯凯认为:根据一头狗的实验数据,并不能得出可靠结论,大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水果保鲜除了保持水分外,主要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以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详解】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来保鲜水果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和降低氧气的含量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完好无损的新鲜水果常用保鲜袋包裹后,除了保持水分外,主要是通过降低氧气含量使其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就达到了保鲜的目的。
所以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
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应用,是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
2、A
【解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详解】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
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故选A。
必须明确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并不是独立的。
3、A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
B、C、D中,青蛙、杂草、田鼠,都是生物,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属于非生物因素。
故选A。
4、A
【解析】
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A错误;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B正确;
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C正确;
缺乏维生素D和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成人会得骨质疏松症等,D正确。
5、B
【解析】
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详解】
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一只鸵鸟的体重约是120千克。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一只蜂鸟的体重约2克。
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鸟类之最即可解答。
6、A
【解析】
试题分析:把垃圾放到相关地方处理,符合环保理念,A符合题意;放鞭炮,大量烧纸钱,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B不符合题意;大声喧哗,随意扔烟蒂,影响了居民的休息,形成了噪声污染,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砍光墓地周围树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不符合环保理念,D不符合题意。
考点: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7、A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雷鸟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形成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转基因超级鼠、家养的马比较肥大、人类历来喜欢吃鱼都与自然选择无关。
8、C
【解析】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解答即可。
【详解】
维生素A对维持人体的正常视觉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体缺乏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和脱屑等病症,故A不符合题意;维生素B1有促进生长和消化,改善神经组织的功能,缺少了人体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等症状,故B不符合题意;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乏易患坏血病和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所以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起主要作用的是维生素C,故C符合题意;维生素D能够促进鈣、磷的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9、A
【解析】
试题分析:(1)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2)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从图中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
A、花生是果实;
B、莲藕是茎;
C、荸荠是鳞茎;
D、萝卜是根.
所以,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是花生.
故选A.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0、D
【解析】
观图可知:①是植物细胞、②是动物细胞、③是酵母菌、④是细菌。
【详解】
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植物细胞、③酵母菌和④细菌都有细胞壁,A正确;观察①②③时,可以滴加碘液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B正确;在制作①②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C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着物镜,避免压碎玻片,D错误。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
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护显微镜,培养学
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1、A
【解析】
光合作用必需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B正确;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C正确;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D正确。
12、D
【解析】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B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错误;
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13、A
【解析】
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详解】
解:A、成熟区,也称根毛区。
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
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
B、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
一般长约2~5毫米。
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B不符合题意;
C、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
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C不符合题意;
D、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D不
符合题意。
故选:A。
根尖结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
14、D
【解析】
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胎生哺乳,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A、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内部骨骼,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有黏液.B错误;
C、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表有毛,保温.C错误.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D
考点:动物的分类.
15、B
【解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彼此分开再重新组合。
【详解】
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A正确;
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成单存在。
因此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B错误;
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遗传有关,C正确;
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
因此生男生女是由精子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D正确;故选B。
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并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6、D
【解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A正确;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B正确;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C正确;说话、握手、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全社会都应关心艾滋病病人,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D错误。
17、C
【解析】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点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点越多。
【详解】
A、由分类索引可知,菜豆和紫檀同科,菜豆与合欢同目,科比目小,因此菜豆和紫檀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故A正确;
B、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绿豆和菜豆同属,亲缘关系最近,故B正确;
C、合欢与紫檀同目,绿豆与紫檀同科,合欢与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与紫檀的共同点少,故C错误;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故D 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类。
理解掌握生物的分类等级,明确各等级之间的大小及亲缘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A
【解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
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
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是过度繁殖的结果,不是定向变异的结果,也不是人工选择形成的,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环境对这些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
下来,否则就被淘汰。
19、C
【解析】
抗生素不属于激素,A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没有血细胞,B错误;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C正确;染色体包括蛋白质和DNA,基因存在于DNA上,不是并列关系,D错误。
20、A
【解析】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同。
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跑等,分析作答。
【详解】
螳螂的翅适于飞行,后肢发达适于跳跃,A错误;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正确;马的四肢用于奔跑,C正确;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D正确。
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21、第一组N 凹面镜④转换器
【解析】
观图可知: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目镜、④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解答即可。
【详解】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在第1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第2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40═200倍;第3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
只有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才最多。
第1组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N”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N”。
所以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N”字,玻片上实际写的字是“N”。
(3)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
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所以当光线较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4)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应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应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
22、苦瓜汁胰岛素没有明显下降明显上升增加实验对象,进行重复实验
【解析】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
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苦瓜是否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实验变量是苦瓜汁。
所以实验过程:①取1头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3天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②接下来连续10天每天对该狗进行与步骤(1)同时间等量普通饲料加适量苦瓜汁混合饲喂,并每天与步骤(1)同时间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3)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若该狗血糖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作用;②若该狗血糖没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对血糖升降没有作用;③若该狗血糖明显上升,说明苦瓜具升高血糖作用。
(4)在该实验中狗的数目过少,这样实验会存在偶然性。
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
点睛: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