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速与四维空间理论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速与四维空间理论一000
图1:四维空间向时间轴弯曲后的子空间图本理论主要提到的理论还有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模型理论。
我们所身处的三维宇宙空间也会向第四维(时间轴)弯曲,就好像二维空间的平面向三维空间弯曲,而形成一个球面一样。
现在如果把我们所身处的宇宙想象成这样的一颗球,只不过是向时间轴弯曲,而不是向Z轴弯曲(如图1所示)。
那么,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就是球体的最表面(相对最表面)了。
而从表面往球中心(O)点进去,这就是所谓的"二度次空间"即子空间或亚空间,从广义角度讲"空间"是可以认为无限大的,所以也可以产生相对无限小的二度次空间,这就主要看磁场强度(可解释为重力场扭曲空间的强度)有多大了。
1、假设我们在如图球面的三维正常空间进行飞行,从A点到B点距离为9000万公里,飞船的飞行速度为10万公里/秒,那么所用时间则
为:9000/10=900(秒)。
2、假设我们能利用强磁场打开如图的二度次空间,从a 点到b点距离为1500万公里,那么飞船从a点到b点的所用的时间则
为:1500/10=150(秒),相对于三维空间就是速度提升基数比则
为:900/150=6(倍),那么相对速度则为:10*6=60(万公里/秒),这就是曲速中2倍光速。
也就是说,"曲速航行"的真实过程是这样的:(1)、飞船在A点起飞并开始加速;(2)、飞船利用强磁场所产生的力场,向子空间跳跃;(3)、飞船在子空间通道中飞行,从a点飞抵b点;(4)、飞船取消强磁场,跳跃回正常空间,来到B点。
名词解释:时间轴扭曲:时间轴的扭曲其实就是两点间的路程以时间为基准,以球面为延展的空间连续体。
Z轴扭曲:以"0"为中心点,瞬间向Z轴
方向扭曲达到如图"a"重力点,可以无限靠近"0",但是无法达到"0",假设达到了"0"点那么就意味着飞船可以在一个无限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无限长的路程,类似于"星际迷航"中的曲速10,或博格人的超曲速技术,可以达到银河系的任意一个点。
有了我这副子空间图,你完全可以理解我所要阐述的意思了。
从结果可以看出,虽然飞船一直以未超越光速的10万公里/秒飞行,但它从A点飞到B点的速度却从原来的10万公里/秒"提升"到60万公里/秒,这样就已经超越了光速。
这就是利用时空扭曲和时空跳跃达成的超光速飞行。
而进行时空跳跃则需要巨大的力场,目前的观点认为强磁场将提供这个力场。
我所阐述的观
点的着重趋向是"反物质"---》"强磁场"---》"子空间"---》"超光速"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曲速航行原理,我再提供一张,如图2,曲速推进空间图,这张图主
要表达的依靠非均匀曲速模型进行向前推进。
请不要与图1的子空间图混要,
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主要目的是依靠强磁场的重力效应打开子空间通道,然后用后者的非均匀曲速模型原理进行推进航行,虽然两者都是依靠空间扭曲,但是前者的效应就像放一个大理石球在一张铺开的橡胶膜上,大理石球就会往"下"沉(这里的下沉也只是形象上的表述,其实上浮还是下沉,或者其他什么方
向主要看强磁场的重力效应的方向),这个沉下去的幅度有多大,主要看强磁场的重力效应的强度了。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整个飞船向0中心点下沉,一直
沉到已设定好的a重力点,然后如图2所属,用非均匀空间效应进行向前或者
向后的运动,这个速度是很快的但是一般不超过光速的1/2,其实这里的运动
速度才是飞船绝对速度,而飞船从推入子空间到抛出子空间的所换算出来的效
应速度却变成了相对速度。
在子空间中一切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效应将被忽视掉,不可能再用常规动力作为推进的动力(比如作用力,反作用力,惯性等效应,甚至飞船以外的光线效应也会忽视,就是一片漆黑,所以子空间中是不可能看到
在同一通道中的其他飞船,也无法攻击,还有就是不会有其他的物质,比如行
星啊、恒星啊、空间物质啊)。
所以在飞船上必定会有局部的人造重力或反重力进行调节和补偿,也包括由于前后空间扭曲带来的空间效应,所以必然要用反
物质来补偿物质在子空间中的不平衡性。
图2:非均匀曲速推进空间图附录:关于现代科技完全可以大量制造反物质(正电子#)的科学依据正电子#即带着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正电子),而通常
世界上存在的都是带着负电荷的电子(电子,负电子)。
下面的论述中会提到这
么一句话"物质与反物质接触后会立即溃灭,转化为能量(伽马射线)",这种能量是能被吸收的纯能量,而原子弹爆发时能被吸收的只有3%。
而反电子(正电荷
电子)产生的伽马射线比反质子、反中子所产生的伽马射线要小400倍以上,这样就容易控制些。
美国科学家发现用激光照射推针(pushpin)头大小的金样品,可得到上千亿的反物质粒子。
这一在小型实验室中制备大量正电子的技术可为
数项新的反物质研究铺平道路,包括理解隐藏在黑洞、伽马射线爆这样的天体
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
这一成果将在11月17日至21日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会议上发表。
研究领导人、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究员HuiChen表示:"我们检测到的反物质比之前激光实验中检测到的都
要多得多,证明用短脉冲激光制备大量正电子是可行的。
"Chen与她的同事使用短脉冲、超强激光照射毫米厚度的金样本。
负责软件的研究人员ScottWilks 说:"先前我们致力于用像纸张一样厚的样本产生正电子,但最近的模拟表明毫米厚度的金能够制造更多的正电子。
看到这么多的正电子使我们非常激动。
"实验中激光电离并加速电子,使电子穿过金样本,这个过程中电子与金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制造正电子的催化剂。
电子失去能量,能量变为物质与反物质,这正是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所预言的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通过在空间和时间上集中能量,激光比之前实验室更快更多地制造出了正电子。
利弗莫尔实验室物理学家PeterBeiersdorfer和chen表示:"通过制造大量反物质,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研究反物质,也许能够得到更多线索来解释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比反物质更多。
"物质与反物质接触后会立即溃灭,转化为能量(伽马射线)。
科学家认为非常早期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数量相当,而现在只有非常少的反物质存在。
物理学家以前在理论中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但这一点直到1932年才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高能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层可产生反物质,物理学家用传统的粒子加速器也可以制造少量的反物质。
反物质也可能在银河系或其他星系中心这种会发生高能量事件的区域产生。
反物质与物质接触后溃灭产生的伽马射线是反物质存在的证据。
用激光产生反物质并不新鲜,利弗莫尔实验室研究人员约10年前在一次激光实验中发现了约100个反物质粒子。
不过现在有了更好的靶和更灵敏的探测器,今年的实验中直接检测到了多于100万的粒子,从这一样本值中科学家推断总共有大约1000亿正电子粒子产生。
溃灭前正电子与电子行为极其相似,只是电性与电子相反,这使得Chen和同事可以使用一般的电子探测器--分光计--来检测它们。